橫琴+文旅 澳門更加繽紛耀眼│陳淑英

橫琴+文旅 澳門更加繽紛耀眼│陳淑英

為慶祝澳門特別行政區成立25周年,澳門新聞工作者協會於10月28-31日舉辦「澳台一家親 媒體看發展」新聞媒體交流活動,邀請台灣傳媒、本刊記者及自媒體人赴澳門參訪。一連四天的觀察,令人感受到今日澳門與昔日截然不同。

202203015840834769 150418

說到澳門,多數人第一個想到的是豪華賭場、吃過還想再吃的葡式蛋塔,以及在蜿蜒曲折、極其狹窄山路上競逐的格蘭披治大賽車,還有中西文化交融的大三巴牌坊、崗頂劇院、鄭家大屋等世遺古蹟。不論白天還是夜晚,澳門就是一座「小城故事多,充滿喜和樂」的城市。

此次媒體團拜會了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澳門博物館、中葡商貿合作服務平台展示館、格蘭披治大賽車博物館、澳門大學智慧城市物聯網國家重點實驗室等處,原來澳門這個面積33.3平方公里,只比台北市文山區31.5平方公里大一點的城市,25年來發展得令人刮目相看,其中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更是重中之重。

橫琴深合區發展四新產業

橫琴位於廣東省珠海市南部,從澳門跨過蓮花大橋就能抵達。2009年起大陸重點開發橫琴島,隨後規劃打造「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成為促進澳門經濟多元發展的新平台。橫琴深合區由澳門與廣東省共同管理,全新營運模式創中國大陸首例。

深合區民生事務局副局長馮方丹告訴我們:橫琴深合區是一個「四共」的模式,就是「共商共建共管共享」模式。聚焦且有序地推動中醫藥大健康、現代金融、高新技術、會展商貿及文化體育等「四新」產業。除了歡迎港澳民眾來工作居住,也歡迎台灣青年來深合區生活、創業、就業。她指出,深合區提供許多孵化服務,協助港澳台青年對接融資、開拓市場、招聘人才,讓不熟悉政策的創業青年及早熟悉環境。為吸引年輕人來創業,推出多項優惠政策,台灣青年最長可減免三年的創業租金。

台青創業免擔心適應問題

目前深合區的生活機能漸次完備,有公辦及民營的幼稚園、小學,還有國際學校供選擇;通勤方面,澳門新街坊設於口岸的穿梭巴士也加開班次及加長服務時間,協助居民往來。其他日常會去的超級市場、奶茶店、咖啡店、便利店、快遞物流及銀行等都一應俱全,未來還會推出更多餐飲零售,滿足生活所需。

又考量很多人第一次到深合區居住,不熟悉社區的服務及行政手續流程,深合區特別設立了「澳門新街坊業主尊享服務中心」,協助住戶解決居家疑難,例如電表過戶、開通天然氣、申請水表及住家網絡、家具搬運報關等多項服務。馮方丹很有信心地說,「在深合區生活、創業、就業,完全不必擔心環境適應問題,相信台灣青年會喜歡深合區的一切。」橫琴深合區鼓勵港澳台青年融入橫琴、扎根橫琴、圓夢橫琴。

澳門致力發展非博彩文旅

五光十色的博彩產業也積極地在既有資源上,創造跨界結合機會,充實旅遊內涵,讓澳門成為世界旅遊休閒中心。

博弈產業是澳門經濟的重要支柱,光是2023年總收入就近2千億澳幣,占澳門GDP的三成以上。但為了不讓經濟來源過於單一化,澳門近年積極推廣「旅遊+」概念,以豐富旅遊行程,例如舉辦世界桌球大賽、文化藝術、健康養生、海上旅遊等,為城市經濟注入新動力。

細數澳門今年辦過的巨星演唱會,就有黎明、周慧敏、楊丞琳。以韓劇《淚之女王》爆紅的韓國女星金智媛,也來澳門舉行個人粉絲見面會。永利澳門公司總裁陳志玲指出,「提高非博彩元素的文旅行程,不是希望博彩不存在,反而是為了更健康發展博彩產業。改善博彩業一家獨大的情況,可以讓年輕人有更多就業選擇,挖掘更多的澳門旅遊可能性。」陳總裁坦承,「疫情期間各國遊客無法來澳門,澳門經濟差點被打趴,但也因疫情,讓業者依據自身的條件重整體質,疫情結束再出發時更有優勢、更具競爭力。」

202203015840834769 150419

建議「一程多站玩法」

據陳志玲分析,近年來澳門的遊客趨向家庭化,既是親子同行,自然減低了博彩的占比,「我們將加強開發國際旅客市場,希望遊客來源能更加國際化、多元化,也讓旅客感受到澳門的歷史文化底蘊。」陳志玲認為「有文化的旅遊才是有靈魂的旅遊」,大家都希望從旅遊中找到文化,所以她推荐遊客可將澳門作為旅遊的起始點,然後多加一站,「先來澳門玩幾天,再從澳門轉到大灣區或上海、北京、山東、四川等城市玩,創造體驗一程多站的玩法。」

陳志玲出生於台灣,後來到美國留學工作,雖然離台幾十年了,但對台灣感情特別深,「澳門和台灣很近,語言文化相通,希望更多台灣朋友到澳門遊玩,尤其是年輕人全家來。」陳志玲同感粵港澳大灣區有很多機會,尤其「台灣年輕人勇於表達,特別有創意,若能跟澳門青年結合,以澳門為起點,以深合區為國際窗口擴大市場,走進東南亞,吸引葡語系國家,一定可把旅遊市場拉得更深更廣。」

202203015840834769 150420

澳門大學培育高端人才

英雄就怕無用武之地。澳門博彩集團拚翻新面貌,橫琴深合區拚展現寬闊的市場前景,現在的澳門有許多可用武的平台,澳門大學肩負培育優秀人才的責任,自是十分重要。

澳門大學創立於1981年,是一所國際化綜合性公立大學,以培養澳門發展所需的高端人才為目標。為讓學校有更好的發展,原位於氹仔的澳大,於2014年遷至橫琴新校區,面積約一平方公里,是舊校園的20倍。目前學生人數超過1.5萬人,其中有39名台灣學生,分別是本科生30人、碩士生7人、博士生2人,分布在不同學院。

澳門大學校長宋永華表示,澳門大學近年的國際排名不斷向前,很多非本地學生選擇來澳門升學,是看中澳大具有多元文化共存的特色、卓越的師資及國際聲譽。目前澳大設有三個大陸國家重點實驗室:中藥質量研究、模擬與混合信號超大規模集成電路、智慧城市物聯網,持續提升國際競爭力。在離開澳門大學時,我特別請宋校長對台灣學子說幾句話,他說,「要對未來有信心,要用更大的胸懷、更積極的心態為前途奮鬥。」

尊重民情、在變中有不變

回顧過去 25年的變化,澳門正逐漸將經濟重心開展到文旅產業上,新腹地橫琴深合區積極推動四大重點產業,但澳門尊重民情,在變中仍有所不變,例如「婦女聯合總會」數十年如一日地從事社團婦幼服務工作,「青年發展服務中心」及「街坊總會」隨著社經脈動,盡責地關懷青年工作發展、解決青年住房等問題。

「澳門台商聯誼會」副會長朱鍾真語重心長地表示,要把澳門、橫琴當作一個橋梁,他們是連結大陸與大灣區的機會,「橫琴還會繼續擴大開放,台灣青年會更容易找到發展機會,何況港澳台各有不同專長,都能在此發揮各自優勢。」

澳門這幾年的發展被形容是「在小桌子上,唱出精彩的大戲」。這真是一個貼切的說法,因此,從來沒去過或久未去澳門的台灣朋友,應該去走走了!

附加資訊

  • 作者: 陳淑英
  • pages: 83
  • 標題: 橫琴+文旅 澳門更加繽紛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