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鄉鎮長補選探2026縣市長選情│林松青

從鄉鎮長補選探2026縣市長選情│林松青

民進黨主席賴清德接大位後,台灣有三鄉鎮辦理首長補選,去年7月屏東縣長治鄉長補選國民黨勝;今年1月屏東縣新埤鄉長補選,國民黨力挺的無黨籍鄉民代表曾明輝勝,民進黨大力助選的候選人敗。南投草屯鎮長補選18日投票,國民黨贏面亦大。

新竹市、嘉義市、宜蘭縣

國民黨、民進黨、民眾黨三黨都在積極部署2026地方公職選舉。六都之外,民眾黨最有勝算的是新竹市,停職中的市長高虹安,因官司停審釋憲,可再選連任;上屆選舉時,國民黨移轉給她不少票,加上柯文哲在老家的認同票,潛力雄厚。

其次是嘉義縣市和宜蘭縣,民眾不分區立委張啟楷出身嘉義縣,曾在媒體工作,有一定的知名度。嘉義縣、市長都已兩任,是新人出頭的機會。宜蘭縣因縣長林姿妙遭判刑停職,民眾黨陳琬惠待機已久,面對的是國民黨籍議長張勝德、不分區立委吳宗憲,和民進黨信賴之友會理事長林國漳。民進黨在宜蘭想召喚清廉與貪腐的對比,可是,林姿妙的案子相較於民進黨巨貪爭議,反獲得同情。國、眾兩黨若協調成功,有可能先馳得點。

國民黨籍新竹縣長楊文科兩任屆滿,去年初因竹北天坑案遭起訴圖利建設公司,還另偵辦財產來源不明案。但楊文科任公職近50年,從竹科徵地到擔任中部科學園區管理局長,一直處理土地增值和補償業務,從未逾矩。地方認為兩次選縣長順風順水的他,是謹小慎微的老吏,求政績評價,而非圖利個人;為了建築工地塌陷損鄰遭偵辦,民情仍多「信楊」,視其是看顏色成案。加上國民黨內欲選縣長者蓄勢已久,民進黨竹北市長鄭朝方家族也有規劃,民眾黨人才、人脈難及兩大黨。

彰化縣、花蓮縣、台東縣

六都之外彰化縣選民數最多,柯文哲選總統,在彰化得票率近二成九;民眾黨原打算在此區推議員張雪如選縣長,但過去一年政情變化大,彰化縣派系又複雜,民眾黨恐難再獨行於江湖。

現任國民黨籍縣長王惠美將卸任,國民黨現任立委謝衣鳳和縣府工策會總幹事洪榮章較被看好;民進黨則有立委陳素月、彰化市長林世賢及前市長邱建富備戰。三黨相互競合,二合一者勝算大。

花、東二位國民黨籍縣長徐榛蔚、饒慶鈴都已兩屆任滿,兩地各有魏嘉賢(前花蓮市長)和吳秀華(現任台東議長)能上陣。民進黨有心強攻花蓮,黨秘書長林右昌和立委沈伯洋都被點名,若如是,傅崐萁也可能回鍋再選縣長。民進黨台東縣黨部主委張鈺晨的活動力強,為部署2026地方選舉走訪鄉里,積極參與原住民年祭等活動。

花、東選局的關鍵是賴以振興民生經濟的觀光旅遊業,因民進黨政府意識形態作祟,刁難大陸旅客入台,旅宿住房率低時一成,春節連假訂房率跌破四成,已難開門營生。

南投縣、雲林縣、屏東縣

國民黨籍南投縣長許淑華民調滿意度優,神力女超人的形象深入民心,帶給南投人榮譽感,國民黨力挺她連任。去年民進黨探尋南投縣長選將,被點名的羅美玲、蔡培慧、林靜儀竟都未正面表態。

雲林縣長選舉,國民黨立委張嘉郡是現任縣長張麗善的侄女,立委許宇甄當過縣黨部主委,輔選時深入基層人脈廣。民進黨立委劉建國早已備戰,前縣長蘇治芬獲安排任畜產會董事長後,劉選縣長的態勢更加明朗。

屏東縣長選舉,民進黨縣長周春米是前縣長潘孟安力挺的接班人,勢必尋求連任。國民黨立委蘇清泉選過縣長,僅輸周春米11,000餘票,二人得票率相差不到3%;去年3月蘇清泉已接任屏東縣黨部主委,積極部署再選縣長。今年新埤鄉、長治鄉補選鄉長,民進黨政要大力輔選。

引外患不能再吸引選票

綜合觀察2026縣市長選舉,民進黨將續打「抗中保台」牌,但「邊際報酬」(marginal returns)會轉成負數。因為美國川普總統不會涉險保台,大陸的戰爭邊緣灰色行動則會困擾台灣經濟生活。

人有趨吉避凶的天性,當危險升高到可能毀滅,就會以走避為上策,抱持引外患能吸選票的政黨必然將被選民唾棄。其次,台灣政治史上從未有新總統上位僅八個月,就在法理有爭議的情況下,率爾判兩名在野黨縣市長有罪停職,更將得過逾二成六選票的第三大黨主席,因近似推理演繹成的貪汙圖利案,押進看守所四個月待審。

1月11日司法節,十餘萬人冒著寒風細雨走進自由廣場,抗議司法不公,劍指賴清德威權政府不義,召喚政黨再輪替。現實民情已反映用司法鬥爭,藉外患恐嚇,只會推高社會仇恨值和怨氣。社會不平之氣愈漲,人民愈會用選票尋找出口。2026縣市長選舉,傳統左右選情的因素,如人緣、地緣、組織、經費等依舊在;但邦危、內疑、上班族低薪、社會瀰漫怨忿,朝野勝負對比已見端倪。

(作者係資深媒體人)

 

附加資訊

  • 作者: 林松青
  • pages: 12
  • 標題: 從鄉鎮長補選探2026縣市長選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