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瑞明是台英通航的幕後功臣│高靖

戴瑞明是台英通航的幕後功臣│高靖

現在台灣旅客前往英國旅行十分便利,但大多數人恐怕都不曉得,30多年前促成台灣通航英國的功臣是當時的駐英代表戴瑞明。戴瑞明2024年底出版了回憶錄,揭露當年與英國談判通航的秘辛。

202203015840834769 150411

1980年代台灣經濟實力漸增,台灣與英國的貿易量超過香港、大陸之和,台灣赴英留學與旅遊的人數大增,英航認為有利可圖,透過英國國會議員遊說駐英代表處介入協調。1991年華航及長榮航空與英航談判,但始終沒有進展。

高齡近90的戴瑞明說,英國運輸部1990年4月同意英航及維金航空載運客貨班機自香港延伸到台北。華航早在1988年即與英航取得飛航協議,但大陸反對漆有國旗的華航飛倫敦,華航不肯讓,長榮也難有著力點。

台英通航事涉政治敏感

戴瑞明回憶,英方顧慮1997年香港回歸前開闢倫敦-台北直航會橫生枝節。他在1991年5月與華航、長榮代表和英航談判時,華航主張英航先與華航交換航權,長榮與英國交通部及英航談判時也持同樣論點。戴瑞明隨後拜託英國國會議員及執政的保守黨兩位副主席議員艾諾德爵士(Sir Thomas Arnold MP)與史佩綬爵士(Sir James Spicer MP),遊說英國運輸部、外務部及貿工部採取行動。保守黨議員穆爾(The RT. Hon John Moore MP)曾任運輸部長,在幕後幫了大忙,他曾訪問台灣,知道台灣的經貿實力,認為台英通航有利可圖。

戴瑞明與英國交通部、貿易工業部、英航溝通後,發現英方想法與華航南轅北轍。英方主張法、德兩大國先與台灣通航,大陸或許會勉強同意英航經香港飛台北,這代表英國十分顧忌北京的壓力。戴瑞明判斷英航迫切希望通航,只是有所顧忌,就改弦更張,建議英方與北京溝通後再來與台灣談判。不久後,英國外務部遠東司司長戴維斯親訪北京,與大陸當局就此事溝通。

戴瑞明隨即與時任交通部長的簡又新溝通,二人都認為台灣飛英航線應保留多家指定,這可以使華航有營運機會;先設法達成我方與英國的協議,再決定何時直航,至於如何對外宣布由駐英代表處與英國交通部、外務部等部會磋商。

爭取業者權益多家指定

戴瑞明表示,戴維斯訪問北京後,北京向英方表明,不得由英航和華航交換航權。由於當時與英、法航權談判,是以爭取多家指定為原則,受班次與容量的限制,通航初期採分配航線方式,長榮選擇了英國,華航則選擇法國。後為顧及英國立場,由長榮直接與英航就航權談判,英航則設立子公司「英亞航」(British Asia Airways),推動雙方交換航權,至此台英航線終於出現曙光。

1991年12月6日,戴瑞明與英國運輸部國際航空署司長費爾德(Michael Fielder)及主管科長布萊步女士(MS Frances Blaber)餐敘晤談通航。費爾德告訴戴瑞明,談判航權由英航與外國航空公司談判,取得協議後,雙方航空公司會向對方民航局申請飛航營運許可,獲准後即可開航,當時外務部受香港問題困擾,希望我方低調處理。英方同意我方多家指定,但不同意有官方色彩。

1992年1月26日,長榮航空與英航再次就技術問題交換意見。為避免引起大陸關切,4月15日的第二次會談在維也納舉行。我方由交通部民航局企畫組組長沈運曾與航政司、外交部條法司、長榮航空組成代表團,與英航會談。

保持彈性確保簽約順利

戴瑞明指出,沈運曾代表台北市航空運輸商業同業公會(下稱航空公會),與英航政府暨商務部門主管艾勃頓簽署會談紀錄,完成通航協定草簽。雙方同意多家航空公司營運航線。每周由倫敦或曼徹斯特飛至台北或高雄,各飛三個班次。通航草約簽訂後,英方發現航空公會有政府機構的性質,不同意英航與公會簽約。我方被迫撤回有關政府以公會名義談判航約的記錄文字,改以公會「會員」授權公會代表「全體會員」與英航簽約,以符合公會為民間機構的性質。

1992年7月13日,航空公會理事長烏鉞與英航代表艾勃頓簽署通航協定,同英航準備10月26日開航,長榮12月2日開航。不料,好事多磨,就在此時韓國與台斷交,台韓自同年9月15日斷航。北京表示台英通航牽涉國家主權,絕非單純商業關係的民間交易行為。同年10月27日,戴瑞明找長榮研商,決定先由長榮直飛英國。他再找費爾德商量,費爾德告訴他,英國政府會在短期內核發營運許可,並決定由「英亞航」從倫敦經香港飛台北。

避免政治話題低調通航

1992年底台灣正舉行第二屆立委選舉,為避免成為政治話題,影響通航,戴瑞明希望英方在選後宣布通航。1993年1月22日下午3點(台北為當天晚間11點),英方宣布英亞航與長榮航空1993年3月通航。英國政府聲明,該航線是由英亞航與航空公會簽定,英亞航與長榮飛機都不會有國旗及戴有官方意涵的標幟。為了降低敏感,台灣外交部1月27日才發表通航聲明。戴瑞明說,台英通航為台灣與法國、德國通航起了示範作用,之後不到一年時間,台灣完成打通西歐大國的航線。

1993年3月29日下午6點30分,長榮航空第061次班機搭載179位旅客,經曼谷、維也納首航倫敦,3月30日上午抵達倫敦蓋威克機場。3月29日晚上10點,英亞航班機搭載239位旅客經香港首航台北,於30日下午1點25分抵達桃園機場,完成台英首航互飛。

(作者係資深媒體人)

附加資訊

  • 作者: 高靖
  • pages: 58
  • 標題: 戴瑞明是台英通航的幕後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