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罷免激化國民黨主席選情│朱駿
面對大罷免,朱立倫領導無方,局面迅速惡化,藍營譁然,連趙少康都重砲轟擊,明言該換主席。朱又試圖以「反廢死」與「反戒嚴」兩項公投,扳回局面,必將枉然。黃國昌選上主席後主動拜訪盧秀燕,迄今未見朱,一葉知秋,新藍白合沒有朱的角色。
「大罷免」在賴清德與民進黨府院黨的搧風下,如火如荼展開,各家民調結果不一,頗有差距,折射出罷免與反罷免角力極為混沌的實況,但有一情況是確定的,即綠熱藍冷。國民黨在朱立倫領導下怯懦畏葸,搖擺不定,激起支持者大反彈,必將對該黨主席選舉與藍白合產生關鍵效應。
朱立倫放空領導慘不忍睹
大罷免是賴清德與同志早就規劃好的,罷免謝國樑只是暖身操,綠營群眾也在去年就開始部署連署。藍營立委不敢對戰,國民黨桃園市議員黃敬平說得明白,「國民黨當事人立委認為自顧不瑕,所以並不贊成以罷制罷。而國民黨的問題就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立委當事人也都不想投入反罷免大戰」。朱立倫原本想討好立委,以便連任主席,放話黨資源不足,不准黨工積極動員應戰,幫忙罷免綠委連署。朱不想與賴對著幹,怕稍有閃失,主席連任路斷。朱只想自己的私人利益,不想大局。
結果,藍綠兩黨立委罷免一階成案數「32:0」,比數懸殊,藍營譁然,名嘴趙少康痛罵「沒有看過這麼弱的在野黨」,並算了一筆帳,侯友宜競選總統的補助款 1.4 億元已捐給國民黨,加上 40 多席區域立委的政黨補助款,每年超過 2 億元,4年累積近 10 億元,「這些資金都去那裡了?如果都付黨工薪資了,那黨工的動員力在那裡?」這話頗難聽,質疑這些錢都不知怎麼花的,跑到哪兒去了?
3月5日國民黨中常會,很少出席的新北市議長蔣根煌特地到場興師問罪,會中提及基層很焦慮,黨內開始將矛頭指向朱立倫,合理懷疑其自私、擺爛、無作為。朱對瞎整黨內同志能力高超,但在大罷免與反擊民進黨論述上一直搖擺怠惰,無明確一致的立場,難怪《中時》記者周毓祥質疑,朱「是假無能還是真擺爛?」
這次朱的昏庸與顢頇像極了「不戰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的前清兩廣總督葉名琛,沒有絲毫可以推諉的餘地,不得不公開承認「責任在我」,那就應該有負責任的相應表示,這麼嚴重的錯誤,恐怕只能如沈富雄所要求的辭職下台,避賢者路吧?今年連任恐怕多艱難成。
國民黨抓不到關鍵焦點
面對黨內排山倒海的不滿聲量,朱立倫不得不態度丕變,改弦更張,由軟變硬,發動黨機器積極應戰,更坐實了國民黨缺乏資源是一句騙自己人的謊言。
朱對反擊大罷免一直按兵不動,還禁止黨工支援藍營公民團體罷綠委連署,幻想老百姓會自動看穿民進黨的惡行而使罷免自動失敗,無制敵機先的眼光與勇氣,是造成迄今綠熱、藍冷的最大禍首,已引起黨內多方大力撻伐,被迫調頭。原訂於4月才要舉辦政策說明會,已改成3月20日起提前開辦,但還是慢了民進黨巡迴演講一大步。
幾經折騰,「以罷制罷」錯過最佳勢頭,朱立倫於是提出以公投反制,幻想再創類似2018地方選戰的佳績。朱3月17日在立法院誓師,決定提出「反戒嚴」與「反廢死」公投,當日稍後在臉書表示:推動反廢死、反戰爭、反戒嚴公投「還命於民」、「還權於民」、「還錢於民」、守護台灣民主。…必須利用,「公投」實現「更大的民主」、保護台灣的民主。突然又多出個「反戰爭」公投,簡直亂了套。
反廢死是要殺已被宣判死刑之人的,怎麼算「還命於民」,豈不是搞反了嗎?何況,賴政府未真廢死。至於恢復軍事審判,為國民黨贊成之事,與戒嚴差距頗大,與「還權於民」有何干係?在立法院誓師時,並未提到「反戰爭」與「還錢於民」,根本一團亂,可能恰恰授人狠狠倒打一耙的好題材。這已經映射出朱方寸已亂,以致胡言亂語,國民黨立委陣腳亦亂,不是好兆頭。此外,議題設定偏離事實,能否激出反罷免的投票動能,還是落入對手的陷阱,以及公投與罷免日很難同日舉行,許多藍營評論者對這兩項公投的質疑頗深。
潛在逐鹿者蠢蠢欲動
經過一段時間藍營荒腔走板的表現,媒體不約而同有類似的報導分析,國民黨內長期對朱立倫不滿的力量早已存在,盧秀燕已於2月下旬受訪時改口說,對主席之位「正在考慮中」,大樁腳傅崑萁家中與職工宿舍被搜索,更令朱被看衰。如今大罷免情勢惡化,趙少康大聲量放砲,又公開點名盧秀燕、韓國瑜、謝龍介等人出任黨主席,這無疑是對朱繼續領導國民黨最大的否定。由於趙所提之人在客觀上都有難於參選的障礙,不能排除趙自己可能有意參選,先提一些人試探民意風向,再定行止。
由於目前國民黨內擁朱派似乎已成少數,大多數已有共識,若朱續任主席,2028必再嚐總統敗績,立委也可能難保多數,2026也許亦受拖累,前景極為黯淡。黨內幕後抬面下一定有多組人馬,已展開對其心中的主席人選進行遊說,隨時準備依情勢發展將力量集中到特定人身上,扳倒朱立倫。無論最後整合出誰來,都要與打死不退的張亞中、孫健萍對陣競選,屆時必須拿出論述能力,否則勝算不能樂觀,反而可能讓朱坐收漁翁之利。
兩項公投都是打空拳
原本能畢其功於一役、化解大罷免的辦法是倒閣重選,但白營極可能反對,一團亂的國民黨上下也無能怕賭,卻橫生枝節搞公投。
去年憲法法庭判決死刑合憲後,今年1月16賴政府執行死刑犯黃麟凱槍決,如果在投票前,賴政府再執行幾次槍決,或在「各級法院合議庭法官一致決之下」判個死刑案例,反廢死公投有變成笑話的風險,會對誰有利?
在反戒嚴公投提案主文擬為,「賴清德總統定位對岸為境外敵對勢力,人民擔心兩岸進入準戰爭狀態。你是否同意政府應避免戰爭,不讓台灣變成實施軍事戒嚴、青年喪命且家園被毀的烏克蘭?」賴清德說的是「中國為境外敵對勢力」,不是「對岸為境外敵對勢力」,兩岸自1949年迄今處於敵對狀態應為事實。其次,什麼是「準戰爭狀態」?國民黨自己都說不清楚,「實施軍事戒嚴」並未發生,同時,憲法准許在滿足一定的法定構成要件下實施戒嚴,也有解除戒嚴的機制。提案主文只會擴大國民黨的受攻擊面。
為避免勞師動眾連署的麻煩,國民黨想要利用立法院決議交付公投,那怎麼能帶動社會人氣?白營願意支持嗎?兩項公投能有多少有助於反大罷免的外溢效果,真難樂觀。顯然,朱立倫始終活在一廂情願的假想中,抓不住現實中的關鍵要害,可能只想利用公投綁架黨員,啟動主席選戰有利於己吧?
應瞄準議題建立論述
3月13日,賴清德拋出「中國是境外敵對勢力」的命題與17條反制對策,國民黨的回應軟弱無力,已可看出長期論述能力貧弱的積病。
這次大罷免的議題,無非是圍繞在立法院發生爭議的法案與預算案刪凍及抗中保台,國民黨應該聚焦於民進黨在這些具體明確的項目上的攻擊點或主張,根據事實,全黨統一提出有力有效的系統性反擊與批駁論述,並補足攻擊者不敢提及的部分,眾口一聲,增強火力,實在不宜再以公投轉移焦點,令火力分散,又擴大自身的受攻擊面。朱沒有基本概念,且無有效領導能力,這是國民黨幾年來最大的悲哀。
新階段藍白合已在醞釀
黃國昌當選主席後先拜訪盧秀燕,迄今未見朱立倫,再三強調「台中的事就是民眾黨的事」,這說明黃根本不把朱放在心上。在民眾黨眼裡,朱是曾經在2023年陰謀耍弄且公開侮辱柯文哲的罪魁禍首,此仇不報何以對得起猶被奉為神主牌的柯文哲?
「盧黃會」成為新階段藍白合的起點,政治影響必然已在國民黨內外發酵。民眾黨這回幫國民黨,當然不會是好心純幫忙,應該是為2026與2028的討價還價預埋伏筆,屆時,未必不會出現負面效果,但今年一定對朱不利。
(作者係政治評論員)
附加資訊
- 作者: 朱駿
- pages: 10
- 標題: 大罷免激化國民黨主席選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