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17項策略使兩岸敵意上升│曲兆祥

賴17項策略使兩岸敵意上升│曲兆祥

3月13日,賴清德主持國安高層會議後親自出席記者會首次明確稱,「中國為《反滲透法》中所定義的境外敵對勢力」,並且發布17項具體措施以維持國家安全。此舉立刻引發高度關注。16日晚,總統府發布新聞稿表示,由於對岸最近連續採取敵對行動,賴才會依據《反滲透法》,將對岸定義成「境外敵對勢力」,這是正當且合法之行為。

賴17項策略是有備而來         

其實16日的這份具補充性質的新聞稿正說明了,賴清德13日做出那個舉動後,美中台三方在檯面下有一番交鋒,不過,賴這一方非常堅持他的主張,因此兩岸關係的緊張程度應該往上提升了一個等級。行政院卓榮泰團隊立即在當周周末,以大罷免行動的下鄉說明會為名,開始宣講17項國安措施的合理性,並以陸配「亞亞」的個案為例,表明在公共平台發表「武統」言論者,即將面臨法規的懲處。由此,大概可判斷出,13日那天的會議和會後宣示,其實早已討論定案,會議流程只是一個程序。因此,我們可認定,這項最新政策聲明,是賴清德政府經過深思熟慮後的最新中國(大陸)政策。

這個政策內涵最具突破性的一點,當然是將對岸定義成了《反滲透法》第2條所謂的「境外敵對勢力」,依據該法條第一項規定,「境外敵對勢力指與我國交戰或武力對峙之國家、政治實體或團體。主張採取非和平手段危害我國主權之國家、政治實體或團體,亦同」。此條文實質上是在定義所謂的敵人,不過,在2020年制定該法時,為了維持法律的中立性,避免過度刺激中國大陸,才創造出「境外敵對勢力」這個模糊的概念。

13日賴清德的聲明,等於移除了原有的模糊外衣,明明白白地指出,對岸是所謂的「境外敵對勢力」,是屬於「敵人」的概念。既然屬敵人,而且條文又將「武力交戰」與「政治主張」這兩種不同層次的政治行為混在一塊,那麼兩岸目前是不是又回到1979年,中共宣布停止砲擊外島地區的「準交戰狀態」?

兩岸將重返「準交戰狀態」?

1978年12月26日,大陸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告台灣同胞書》,宣布自1979年1月1日起,停止炮擊金門等島嶼的軍事行動,兩岸關係開始進入非交戰狀態。1987年7月15日,台灣宣布解除已實施達38年之久的戒嚴令。至此兩岸關係回歸正常時期,雖仍屬對峙局面,但透過雙方在法制層面的設計、行政部門的良性互動,兩岸關係基本上維持和平交流狀態,國際社會也對台海的和平穩定抱持肯定、鼓勵態度,甚至認定台海現狀為和平狀態。

台灣1996年將總統選舉方式改為人民直選,此前也一度發生飛彈危機(或稱第三次台海危機),兩岸關係再度陷入緊張,但兩岸都未發布聲明將對岸定義成敵對勢力。1999年「兩國論」事件爆發,兩岸首度因政治定位問題發生齟齬,對岸表達強烈不滿,甚至武力相逼,但雙方還是沒有以敵對勢力相互定位對方。

此後歷經政黨輪替,尤其經歷兩次民進黨執政,長達16年之久,兩岸關係雖時有倒退、緊張,尤其近年來因中美關係發生結構性轉變,以致兩岸關係益趨緊張,對岸時有軍事演習行動。

2022年8月,時任美國眾議院議長的裴洛西來台訪問,結果引發中國再度軍演,同時藉此機會將航艦,軍機巡弋範圍擴大到台灣周邊,冷戰時期兩岸形成的所謂「海峽中線」默契完全被打破。可是情勢雖已惡劣至此,雙方也沒有把對方在法律層次定位成「敵對勢力」。

現在賴清德就任總統還未滿一年,就將對岸定義成「境外敵對勢力」,兩岸之間實已失去模糊空間,雙方是否真要再走回1979年之前的狀態?

美國打台灣牌的時機未到

接下來就要看北京的回應了。13日台灣發布新聞後,對岸的反應基本上是保持低調,透過涉台機構和官宣媒體做出基本表態,但並未對所謂的「境外敵對勢力」一說提出正式回應。

以過去對岸處理兩岸危機事件的軌跡來看,中共中央的「對台工作小組」應正在蒐集各方的反應、情資和建議,特別是對美工作系統應該正與美國白宮工作人員積極商談中,短時間內即可能會做出正式回應。而美國川普2.0政府目前可謂是內外交煎的局面,一方面要處理俄烏停戰問題,又要處理葉門胡賽武裝問題,歐盟方面的反彈,加、墨關稅問題,這些都讓川普政府忙於應對,而內部問題也頗棘手。此時台灣若又主動把台灣議題提上中美談判桌,其後續會如何發展,還真叫人拿捏不了。但可以想像的是,台灣作為中美台三邊關係裡最小的一邊,要如願上餐桌的機會實在不大,但成為菜單的可能性卻不小。

理性地說,川普政府現在處理地緣政治問題的優先順序,台灣問題應該是靠後的,也就是說,川普團隊希望先擺平俄烏戰爭,接著整頓包括烏克蘭在內的歐盟和北約問題,他勢必要取得歐洲問題的主導權,不願意看到一個不受控制的歐洲局面出現。同時他還要先打掉威脅紅海航行安全的葉門胡賽武裝,再擺平加薩衝突,調整與俄羅斯的關係,最後才會跟中國擺龍門陣,所以,川普不是不敢跟中國搞矛盾,只是時機還沒到。

如今賴清德自己跑進賽道裡,對台灣來說,這會是上上策嗎,真令人懷疑。

(作者係中國文化大學國發大陸所兼任教授)

附加資訊

  • 作者: 曲兆祥
  • pages: 20
  • 標題: 賴17項策略使兩岸敵意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