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稀土礦可成其「護國神山」│魏國彥

烏克蘭稀土礦可成其「護國神山」│魏國彥

從2月中旬開始,美國及烏克蘭都放出消息,兩方將簽訂「礦產協定」。川普在白宮與福斯新聞(Fox News)的訪談中都說道:「我們將從烏克蘭得到價值5000億元的稀土礦」、「他們有很棒的稀土,我想確保這些稀土,我們會投入幾千億美金」。

2月28日,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在白宮和川普總統、范斯副總統不歡而散,牽動著俄烏戰局如何終結。世人有著「美國是否會放棄烏克蘭」的懸念,其中的關鍵在於烏克蘭到底有多少稀土礦?分布於何處?有多少在俄羅斯占領區?稀土礦的品位如何?好開採嗎?

烏克蘭的稀土成為爭議

烏克蘭到底有沒有潛力成為稀土大國?人言言殊,答案飄在風中,但仍引起川普的興趣。3月11日,美、烏官員於沙烏地阿拉伯第二大城吉達的會談上,基輔同意簽署30天停火協議提案,川普表示「球現在落入俄國的場子」。看來,在川普眼中,烏克蘭的稀土礦金光閃閃,棄之可惜,因此唾面自乾,馬上回頭是岸!

狹義的「稀土」元素(Rare Earth Element, REE)指的是,化學週期表第6排的鑭(La)系15個元素,又分為輕重兩群。元素名稱詰屈聱牙,一般人甚少耳聞。REE原先也只在研究岩漿分化上具有學術意義,岩石學家津津樂道。此外,廣義上的稀土元素,也將過渡元素第三族的鈧(Sc)包進來了。近年這些稀土元素因其特有的磁性與光學特性,在電池、電磁鐵、發光二極體等製造方面大有用途,成為綠色能源轉型的關鍵元素,聲名大噪,價格鵲起,但主要產地在中國大陸,掌握了全球95%的供應量,使得美國與歐盟諸國大感不安,也使得作為戰略關鍵材料稀土的蘊藏地、命懸一線的烏克蘭有了各方垂涎寶愛的新生機。

3月7日,總部在紐約的「電機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所發行的機關旗艦雜誌IEEE Spectrum上,有一篇長文質疑烏克蘭稀土礦的真實性,標題為Rare Earths Reality Check: Ukraine Doesn't Have Minable Deposits.  Experts say proposed deal with U.S. makes no sense,由該刊總主筆Glenn Zorpette 執筆。該文強調烏克蘭根本沒有聲稱的稀土礦,認為烏美協議根本不具意義。但文章下方的讀者留言很不以為然,訕笑「電機電子工程師」憑什麼在這個地質礦產問題上比手畫腳。

總主筆Zorpette依據的是瑞典資深地質學者Erik Jonsson的意見,主要根據有二:(一)烏克蘭稀土礦固然有些數據,但都是蘇聯學者在1960年代的文獻報導,缺乏現代科技認證;(二)烏克蘭稀土礦有四大區,但其中三區都在東部,正處於俄羅斯軍事占領區之中或鄰近地帶,兵凶戰危。

另一位專家是「關鍵礦物研究所」的執行主席Jack Lifton,他認為目前美國的想法出於幻想,毫不實際,任何大規模的礦產開至少需要15年。因此,他認為目前的簽約都是川普總統作為生意人的操作,一是企圖改變拜登總統在澳洲與德國的稀土開發投資,另一個是把它當作拿不到格陵蘭(有稀土)備案的下台階。

烏礦產是扎實的「不動產」

為釐清問題,筆者特地搜尋相關學術論文,最新的一篇是任職於地質調查所的烏克蘭三位學者與法國合作撰寫的文章,去年11月發表在烏克蘭自然科學博物館出版的GEO&BIO學術期刊。所謂稀土礦其實是與烏克蘭境內的鈦鐵礦伴生的礦物或元素,是鈦鐵礦的「雜質」,平均每公噸有64公克。烏克蘭的鈦鐵礦生成於古老的烏克蘭地盾的輝長岩之中,並常與磷灰石共生,後者還含有釩,可用來鍛鍊「釩鋼」,是品質和價格都較好的鋼。

更重要的是,原來的鈦鐵礦歷經長久地質時代的風化,逐次沈積於各地質時代的古河流沈積地層之中,其中又有部分富集成重砂礦(placers);如此一來,因沈積型態的鈦鐵礦/稀土分布十分廣泛,廣布於烏克蘭南部、中部與東北部,幾乎占了烏克蘭的半壁河山,大有潛力。俄烏戰爭發生前,鈦鐵礦每年產值曾高達6億多美元,目前仍維持在3億美元上下。

不同於「護國神山」台積電,烏克蘭的礦產蘊藏於地殼中,是扎扎實實的「不動產」,不可能被美國用遷廠的辦法掠奪到美國。烏克蘭人只要好好研究、保護與利用,開發出更多既環保又豐產的礦場,就有可能成為真正的「護國神山」。

(作者係台灣大學地質科學系退休教授,現任教逢甲大學)

附加資訊

  • 作者: 魏國彥
  • pages: 28
  • 標題: 烏克蘭稀土礦可成其「護國神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