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英三年憶往》閱讀報告│姜新立
元月初接到戴瑞明大使寄贈新著《使英三年憶往》,這一篇是我的閱讀報告。我認識戴先生是20年前在澳門大學參加「孫中山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會上,那時他剛從駐梵蒂岡教廷大使卸任下來,他是「全球和平志工」,也是孫中山先生「和平、奮鬥、救中國」的信仰實踐者。
五年前,戴老送我他的《愛與和平-從台海兩岸和好開始:一位退休大使的心願》大作,讓我認識到他是忠於國家、熱愛民族,關切台海兩岸和平的知識分子,這次讀了《使英三年憶往》,讓我對他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
《使英三年憶往》其實是著者的人生回憶錄。它的特點在於以大時代的歷史時空為座標,以自己的知識經驗與政治智慧為經緯,對國家困境與民族命運盡最大努力的著作。
該書正文第一節「回首萬里」是戴的小傳。戴1934年生於浙江嵊縣,在抗日戰爭中成長。他說「自幼立志從軍報國,抵禦外侮」,說明他是一個愛國民族主義者。他小學畢業後無法升學,先隨浙江省府撤退定海,後又隨駐守舟山國軍退守台灣。他在軍中當過無線電報官,半工半讀,以同等學歷先考入淡江大學英文系,再考進台大外文系。在台大,他是趙麗蓮教授的高足,畢業後考取美國政府獎學金,前往夏威夷東西文化中心進修,後又進入明尼蘇達大學及哥倫比亞大學攻讀外交與國際關係,在夏威夷大學取得美國研究碩士後返國服務。
他說他是「埋頭做事的人」,在黨政機構各個部門表現傑出。出使英國,打開台北-倫敦直航;出使梵蒂岡,鞏固我與教廷的外交關係。他的公職生涯「對得起全體納稅國人」,確然,令人崇敬。
戴老在書中說,「我常在想,人在漫長的人生道路上,會發生許多不由自主的事,諸如一個浙江鄉下人怎會到寶島台灣來?一個沒有受過完整中學教育的人,怎麼有機會作個『來來來台大、去去去美國』的幸運青年?又一個從小長輩想培植留英報國未成,却在1990年…特派為中華民國駐英國的『代表』?這是命運的安排?還是一種緣份?」我的閱讀理解是,因國共內戰而逃難到台灣,是歷史律動中的中國近現代史之必然,但作者由不完整中學教育到考入台大,後又留學美國刻苦自勵值得欽佩:由小軍官到駐外大使,自立自強允為楷模。一句話,戴老是黑格爾所說的,在「客觀歷史精神」(不由自主)中以「主觀絕對精神」(自立自強),去完成自己生涯中的「絕對精神」道路。由此,戴代表的使英三年就是在這種世界歷史律動中,竭盡全力與心智,為國家與人民去完成難度頗高的政治與外交任務。這是後輩年輕人應該學習之處。
《使英三年憶往》正文與附錄各半。正文可讀性高,附錄史料性強,不看附錄不知正文是真話實說;讀了正文還須參閱附錄,才能完整理解作者如何努力為國為民打拼的心志。
在閱讀中,除了對戴先生個人身世有進一步的認識外,也更加理解他對國家、民族、政治外交、社會文化層面所具有的理念與努力:
他強調「國家統一」。在服務公職時,他便關注孫運璿院長發表的〈中國問題與中國統一〉,以及蔣經國總統所提「中國統一與世界和平」。在總統府任職時,戴先生曾上簽建議政府制定「一個有目標、有計畫、有策略的前瞻性國家統一政策」,不久後,總統府即下設「國家統一委員會」、行政院下設「大陸事務委員會」。他還上簽明定「台北市為中國統一之前中華民國的陪都」,此即「中華台北」,而非「台灣台北」。1990年10月,戴先生在英倫親眼見到東西德統一,從此更加堅定相信並強調兩岸要和平、中國要統一。
他是民族主義者。1984年底《中英有關香港問題聯合聲明》發表,決定1997年7月1日英國將香港主權正式歸還中國,戴大使在書中以「英相正式將香港主權歸還中國」列為一節,表示問題重要。1992年8月30日,英前首相柴契爾夫人訪問台北,在座談會上她公開強調:「台灣應該繼續維持現在的改革,繼續發展經濟,但在政治上應該與大陸維持適度連接,鄧小平致力大陸經濟改革之時,台灣與大陸人民『都是中國人』…」。在宴會席上,她發表「更寬闊的視野」專題演講,強調要「看好大中華經濟圈的未來」,深信「下個世紀亞太地區仍是世界經濟重心」。
戴老特在書中標上「台海兩岸人民都是中國人」小標題,表示兩岸同胞同為炎黃子孫,都是一家人。他重視柴契爾夫人說的「下世紀亞太是世界經濟重心」,預示他知曉中華民族正在復興,此讓我想起湯恩比所說的「21世紀是中國人的世紀」。
1992年4月15日,駐英「自由中國中心」更名為「台北駐英代表處」,這是戴先生使英期間努力克服國際困境,以務實外交完成的政治任務,自此我駐全世界「非邦交國家」外館均以此模式更名。
他重視中華文化、不忘先賢。他甫到英國,便協助完成「當代傳奇劇場」赴英,以「國劇」演出莎翁名劇改編的《慾望城國》,轟動英倫。此外,他曾在英倫努力尋找孫中山先生恩師康德黎爵士的後裔,終於找到康德黎孫女史蒂華和曾孫查理斯,並將中山先生1906年致康德黎的信函原件攜回,送藏國父紀念館。知恩圖報與不忘先賢,說明戴先生是真正的「士」。
總之,戴大使對國家與人民的努力與付出,讓我敬佩。
(作者係中山大學名譽教授)
附加資訊
- 作者: 姜新立
- pages: 66
- 標題: 《使英三年憶往》閱讀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