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對華政策的困境和出路│張林剛

加拿大對華政策的困境和出路│張林剛

加拿大與美國有著8,891公里的邊界線,兩國在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等各個層面聯繫密切。二戰和冷戰期間,加拿大的國家安全和經濟發展受惠於美國的經濟和科技發展,加拿大成為美國最忠實的盟友和鄰國之一。在對華政策上,加拿大長期追隨美國,塑造出加拿大外交政策的依附性和機械性,這是加拿大對華政策困境的根源所在。

加拿大的依附型外交政策

加拿大與美國的漫長邊界線常年不設防,每天有40萬人和2億美元的商品和服務在美加邊界自由流通,兩國的經濟貿易高度一體化。同時,兩國長期共用高速公路、鐵路、橋樑、管道和通信等能源網路和運輸系統,並成立聯合機構,分享資料,共同執法,維護和保障經濟秩序和社會穩定。「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和後續的「美加墨協定」(USMCA)更加速和鞏固了經濟一體化。加拿大約有75%的出口流向美國,乃至於每8份工作就有一份與美國相關,其中油砂開採、汽車製造和汽車金屬部件對美國的依賴程度,分別達到87.2%、82.5%和85.1%,這令加拿大對美國產生不對稱的依賴,在兩國關係中處於從屬和依附的位置。

根據英國政治學家斯特蘭奇(Susan Strange)的結構性權力理論,加拿大對美國的結構性依賴,使得加拿大的外交政策必須在美國制定的遊戲規則內運作,塑造和強化了加拿大的依附外交。例如,1970年代中美關係一解凍,加拿大立即選擇與中國建交;中美關係融洽時,中加關係就順遂,近年來美國把中國界定為最大的戰略對手、最重大的地緣政治挑戰,美國對中政策由接觸轉向遏制,加拿大就全力配合美國的對華圍剿。2018年爆發的「孟晚舟事件」就是加拿大依附外交的典型案例。

楓葉凋零:忠誠的代價

川普一上任就把別國對美國市場的依賴武器化。2月4日簽署行政命令,對墨西哥和加拿大的鋼鋁製品加徵25%關稅,當晚時任加拿大總理杜魯多就表態加拿大將做出對等反擊。白宮新聞秘書李維特(Karoline Leavitt)則表示,加徵關稅是因為加拿大幾十年來一直在詐騙美國和美國人民,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甚至把加拿大列為「骯髒15國」之一。後經雙方元首會晤,加拿大承諾加強邊境管控後,川普決定把關稅推遲一個月,3月4日25%關稅正式生效。次日,加拿大宣布對美國進口的電腦、機械和電子產品等,總計298億加元的產品加徵報復性關稅,並向世貿組織提出申訴;安大略省則暫停對美出口電力並加徵25%的附加費。

川普立即威脅要把加拿大鋼鐵和鋁製品的關稅提高到50%,在安大略省長退讓後,川普才撤回25%關稅翻倍的決定。4月2日,川普對所有交易夥伴加徵全面的對等關稅,新任加拿大總理馬克卡尼(Mark Carney)針鋒相對:加拿大政府將維持關稅,直到美國恢復自由貿易為止;並向國民保證「加拿大永遠不會成為美國的一部分」。4月8日,加拿大對美國汽車加徵25%的對等關稅。

此外,3月8日,中國對加拿大的菜籽油、豌豆與豬肉、水產品分別加徵100%和25%的關稅,以報復2024年10月加拿大對華鋼鋁和電動汽車25%和100%的特別關稅。其實,加拿大對中國電動車和鋼鋁加徵關稅,完全是當時的杜魯道政府討好美國的結果。2024年12月底,時任加拿大副總理的方慧蘭曾豪言:「加拿大是當今世界唯一在對華經濟政策上,與美國完全一致的國家」。2025年2月,加拿大高官訪美,遊說川普政府放棄對加徵收關稅時說:「中國是美國和加拿大的共同經濟敵人,加拿大可以幫助美國與中國競爭」,可惜這種自我貶低並未換來川普的特別關照,川普政權不僅加徵關稅,而且還提出主權要求,讓其成為美國第51州,並輕蔑地稱呼時任總理的杜魯道為「州長」。

近年來中、加在經濟、貿易、北極地區和人權等問題上齟齬不斷。2018年加拿大政府非法拘押孟晚舟後,兩國關係跌至谷底。在中、美大國博弈的地緣政治環境下,加拿大成為全球最大的受氣包。在嚴峻的關稅戰和貿易戰下,加拿大中央銀行不得不連續7次降息,關鍵利率已下調至2.75%。4月4日,加拿大統計局的資料顯示,加拿大3月的就業率下滑,較上月減少3.3萬人。

加拿大以為追隨美國,實施依附外交,就會被美國政府當作自己人。殊不知,這種自我貶低的依附外交,換來的只會是無窮無盡的羞辱和背叛,這是加拿大對美依附外交的戰略性失敗。從盟友到棋子,再到棄子,加拿大成為美國對華政策的犧牲品,付出慘痛的經濟和政治代價。

加拿大對華政策未來走向

川普一上台就高調退出《巴黎氣候協議》、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和世界衛生組織,對加拿大和墨西哥徵收高額關稅,顛覆了基於自由主義的契約型秩序或規則型秩序,以權力取代規則,以霸道取代王道,重塑全球制度框架,標誌著全球政治正式進入零和博弈時代。中國作為加拿大的第二大交易夥伴,兩國並不存在根深蒂固的地緣政治衝突,甚至兩國的經濟結構高度互補。3月10日,加拿大卑斯省省長大衛伊比(David Eby)就呼籲,加拿大應放棄對華的關稅戰,重新審視對華政策。

加拿大應該重新檢視不對稱的美加關係,從自身國家利益出發,在中美之間實施等距外交,提升外交政策的靈活性和自主性,如此,既能最大化國家利益和國際影響力,又能避免被中美大國博弈所裹挾,堪稱中等國家可行的優良路徑和策略之一。

(作者係浙江大學青年學者)

附加資訊

  • 作者: 張林剛
  • pages: 30
  • 標題: 加拿大對華政策的困境和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