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由關稅進入金融戰│李沃牆
川普挑起美中之間的關稅大戰後,目前已正式進行金融戰,舉凡限制投資、中概股下市、拋售美債等。若與貿易爭端相比,大國之間的金融戰,對全球金融體系造成的衝擊尤其非同小可。
川普蠻橫無理的「對等關稅」確實讓全球許多國家(包括台灣在內)無奈「求饒」。而中國大陸是唯一在川普政府關稅政策下,進行報復升級的國家。誠如中國外交部所強調,中方不願意打貿易戰、關稅戰,「但也不怕打」,如果美國執意要戰,「中方必將奉陪到底」。這一連串的發展顯示,美中正由關稅大戰進入金融戰,而與貿易爭端相比,兩大國之間的金融戰,對全球金融體系造成的衝擊更加嚴重,實不容小覷。
川普首任即發動金融戰
長期以來,美中兩國之間一直是「談談打打」,既合作又競爭.因而金融緊密度也逐漸升高。川普在第一任期內發動美中貿易戰伊始,即不斷地指控中國大陸及歐盟「操縱匯率,並壓低利率」。他曾形容「人民幣像石頭一樣墜落,而聯準會(Fed)升息,美元升值,結果卻失去競爭優勢」。當時的美國財政部長梅努欽(Steven Mnuchin)亦附和表示,「人民幣貶值為中國創造不公平的優勢,美國正密切觀察中國人行是否操縱匯率」。除此,還限制美國對中國大陸的金融投資,包括要求在美國上市的中資公司下市,限制將人民幣資產,納入美國公司管理的投資基準中;又限制45億美元聯邦僱員和軍人退休金的基金公司,停止投資中國股票的計畫。
美債危機意涵深遠
川普於4月2日宣布的對等關稅其實背後另有陰謀,即試圖造成市場恐慌,股市崩跌,進而讓投資人買美債避險,以降低美債殖利率、減少美債的利息支出,藉此紓解美債危機的壓力。據悉,今年美國聯邦未償債務總額將攀上35兆美元,伴隨而來的則是美債龐大的利息支出進入黑暗期。預估今年聯邦政府債務的利息支出將達到8,920億美元,占GDP3.1%。白宮經濟顧問甚至提出,要美國盟友把即將到期的美債轉換為「超長期、超低利率」的債券,明顯意圖將國債問題外部化。但這樣的如意算盤,在市場高度敏感與全球資金流動自由的現實下根本行不通。君不見,自川普點燃關稅戰以來,不僅重創國際貿易秩序,也嚴重衝擊美元、美債與美股的市場穩定性。由於投資人對川普政策的走向產生疑慮,恐慌性拋售美元資產。美元指數在4月10日一度暴跌1.2%,失守100大關,創2023年7月以來新低,11日更下跌2.7%,今年累計跌幅達7.6%。市場對川普政策的反感已不再只是「情緒反應」,而是實質資產配置的調整。
那麼誰在敏感時機賣美債?日本與中國大陸自2000年以來一直是美債的最大持有者,但近年來持續減碼,已顯示其對美元資產的信任快速下滑。大陸持有的美國國債從2011年的高峰1.315兆美元,至2024年12月下滑至7,590億美元,減持了數千億。根據Zero Hedge報導,大陸近期更疑似為因應關稅戰,拋售多達500億的美債資產,顯示「去美元化」戰略正在加速。倘若此趨勢持續,美債殖利率將被迫攀升,反而會使川普原欲壓低利率的策略徹底破功。除此,投資人正對美國投下不信任票,這不只是針對川普的個人風格,更是全面否定川普對抗全球體系、短視近利的政策取向。
川普賠掉美國百年信譽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提醒,真正懂市場的人看的是債市與匯市,因為這些不像股市般受情緒擺布。4月美國國債與美元齊跌,傳遞出一個明確的訊號,即全球投資人對美國經濟與財政信譽的信心正在崩潰。因此,川普以關稅摧毀的不僅是經貿秩序,更是美國作為全球金融穩定核心的百年信譽。美債殖利率異常飆升、美元指數急貶,原應出現在新興市場,如今卻發生在世界最大的經濟體,美國正逐步滑向它曾經批評的那些「市場脆弱國家」。
華爾街投資家希夫(Peter Schiff)認為,「川普試圖通過製造衰退來降低利率的計畫已經失敗,如果不撤回關稅大棒,將會引發比2008年更嚴重的金融危機」。川普上任僅短短3個月,即對外濫施關稅,對內操弄債務,已令美國80多年來苦心經營的金融信譽瀕臨瓦解。即使未來政策回頭,也難以即刻挽回投資人的信心。誠如市場所示,美國不再是絕對的避險天堂;川普的一意孤行讓這個百年金融強國,從信任高地墜入信賴深淵。換言之,川普這場賭局正是帝國衰落的關鍵。
中國不甘示弱強力反制
面對川普的無理施加關稅,大陸除同樣提高關稅反擊外,也在金融方面加以反制。如中國國家電影局表示,將「適度減少」美國電影的進口數量,此舉被視為對美國提高中國進口關稅至125%的直接回應,同時也衝擊到美國電影相關類股的股價走勢。美東時間4月10日,華特迪士尼公司 (DIS-US) 和華納兄弟探索公司(WBD-US)的股價分別下跌6.79%和12.53%。截至當日收盤,其他主要公司的股價也呈現跌勢,包括康卡斯特(CMCSA-US)下跌 4.26%,Netflix-US下跌 2.57%,派拉蒙全球(PARA-US)下跌1.97%,以及索尼(Sony)集團小幅下跌 0.22%。
美國恐嚇讓中概股下市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近期接受《福斯財經網》(Fox Business Network)訪問時表示,未排除將赴美上市的中國股票(中概股)從美國交易所下市的可能性。
目前共有286家大陸公司在美國交易所上市,市值總額約1.1兆美元。若此事成真,除了退市中概股的股民會蒙受損失外,亦會觸發所有中概股的股價下跌,令許多投資者承受虧損,其中包括歐美基金經理人。當初大陸企業赴美上市的目的在於接觸當地投資者和客戶,以進入歐美市場,但如今在倫敦、中東等地上市同樣可達到該目標,香港也正在不斷優化上市申請的審批流程。所以長期而言,美國政府強令在美的中概股退市,並不至於造成太大衝擊。
(作者係淡江大學財金系教授)
附加資訊
- 作者: 李沃牆
- pages: 44
- 標題: 美中由關稅進入金融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