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NO. 24 │ 70年前 70年後
法律上,投降的是日本,中國是受降國之一,當然毫無疑問是戰勝國。 就中日戰爭實際過程而言,如果不從1932年的一二八第一次淞滬戰役算起,中國的抗戰至少也進行了整整八年。這期間,敵、我實力懸殊,導致雙方傷亡數字的巨大落差。我方三千萬人口傷亡,加上無以數計的財產損失,的確是一場慘絕人寰的災難。 儘管如此,根據日方的數據,我方消滅了日方至少38至40萬的日軍,牽制了150萬以上的日軍隊伍,使得歐洲戰場的盟軍能夠無後顧之憂地消滅法西斯力量。 至於「中國是否靠自己的力量戰勝日方?」,這是可以討論的問題,與「是不是戰勝國」沒有多大關係。至少,中國堅決投入了一場超越自身承受力的衛國戰爭,更何況,參戰國原就不分強弱大小,凡參加同盟國陣營的皆屬國際公認的戰勝國。鑑於此,中國不只是一個戰勝國,而且是一個做出極大貢獻與付出最大代價的戰勝國。 韓戰爆發後,中、日地位易位。中國兩岸當局非但被排除於舊金山和平會議之外,會議主導方還不光彩地安排了一系列違背中國利益的措施。例如,埋下「台灣地位未定論」伏筆;不清不楚地將釣魚台「劃歸」美國的託管區;對放棄日本戰爭賠償等等做出精心部署;給日本安排了一條軍國主義死灰復燃的出路。當然,這一切也意味著對中國人民的羞辱,以及對抗戰犧牲者的褻瀆。…
作者:
俞力工
頁數:
59
今年是乙未割台的120周年,也是抗日戰爭勝利、台灣光復的70周年。大陸和台灣都將舉行一系列慶祝活動,大陸甚至將抗戰勝利與全球反法西斯主義的活動結合在一起,表達中國人反殖民、反霸權的意志。 反帝國殖民侵略主義,是全球人類文明正義之大纛,飽受日帝侵伐凌虐的中華民族,無分兩岸,本應在此之際表達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嚴正立場。民進黨執政的台南市,卻在7月至8月展出太平洋戰爭末期美機在台南市轟炸造成屋倒房破的殘敗照片,稱之為「終戰紀念展覽」。 所謂「終戰」,是日本戰敗之後,對其發動侵華戰爭加以推卸無賴的說詞。日本從戰敗至今,從來沒有正式向中、韓及東南亞等被侵略的國家、人民道歉懺悔。他們甚至把侵略戰爭歪曲為日本領導亞洲,反抗西方帝國主義,而不得不然之「義戰」。日本人缺乏正義感和羞恥心,台灣人卻不可以這樣。 台獨分子認為新課綱不該強調日據時代台灣人抗日的史事,因為這樣會忽視日本治理台灣的正面性。依據他們的史觀,日本治台給台灣帶來了現代化,將中國清朝落後的台灣建設成現代台灣,抗日分子是「土匪」,本來就是作奸犯科之輩,法應誅滅。 其實,台灣現代化建設不是1895之後由日本帶來的。中興名臣沈葆楨和劉銘傳早在台灣開始了現代化的建設,而且甚有績效。若非日本的甲午侵華之戰,台灣何嘗會於乙未淪陷?中國現代化之路又怎會被橫加斬斷?…
作者:
潘朝陽
頁數:
60
許多朋友一談到抗戰,第一件事就是要求大陸要「正視抗戰史實」、「承認國府在抗戰的貢獻」,每次聽到這些話我就想笑,10年前紀念抗戰勝利60周年的大會上,中共總書記胡錦濤已直接指出「國民黨軍隊在正面戰場上組織了一系列大仗,特別是全國抗戰初期的淞滬、忻口、徐州、武漢等戰役,給日軍以沉重打擊」,承認了國軍在正面戰場的貢獻,但我們呢?我們願意肯定共軍在敵後戰場的犧牲與奉獻嗎? 一聽到共軍,一堆人就破口大罵,說共軍狡詐、欺騙,「游而不擊」、「打國軍不打日軍」等各種謾罵琳瑯滿目,每當聽到此類言論,我心裡就有疑問,孫子兵法開宗明義的一句話,不是「兵者,詭道也」嗎?既然是「詭道」,那用計使詐不正合情合理嗎?怎麼會使計使詐使輸了人,然後批評別人出老千呢? 共產黨游擊戰略指導正確 反共論者最愛提的是「七二一方針」,說中共指導部隊在抗戰的過程中要「七分發展,二分應付,一分抗日」,這也成了國民黨指責共產黨不抗日的「鐵證」。但就當前的史料而言,找不到任何資料可以佐證該說法的真實性,再要問的是這樣的方針有錯嗎?我當兵時,有一次教官說「一旦解放軍登陸,我們的任務就是上山打游擊」,當時我心中浮現的第一個問題是「台灣能打游擊嗎?莫那魯道不是殷鑒不遠嗎?」就這樣,興起了我研究游擊戰的興趣。 在研究的過程中,當我看到「七二一方針」時,回想過去在部隊如何學習設立隱伏基地,輔導長還要去與當地住民「建立良好關係」,作戰指導說要避實擊虛減少與敵正面衝突的機會…等等,這些作為不正是「七二一方針」的指導原則嗎?…
作者:
林明正
頁數:
61
6月14日早上,突然接到財團法人蘆洲李宅古蹟維護文教基金會簡秋燕執行長傳來的簡訊,告知嚴秀峯董事長早上在家裡於睡夢中辭世。嚴秀峯臥病多年,健康狀況因年齡的關係每下愈況,但接獲此不幸的訊息,內心仍充滿無限的不捨。李友邦的抗日事蹟已為大眾所知曉,但知道嚴秀峯的人卻不多,以下對這位前輩做一簡單介紹。 抗日工作,結合連理 日本自1868年明治維新之後,國勢日益強大,侵略中國的企圖未曾停止。1937年國民政府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正式迎戰日本的攻擊。當時17歲的嚴秀峰,家庭富裕,父母親視其為掌上明珠。但她眼見家園已毀,國將淪亡,為挽救國家的生存,加入抗日工作的行列。1939年3月她參加歷史著名的浙東保衛戰,在千難萬險的情況下,完成情報傳送工作,國軍得以掌握情勢,讓日軍落荒而逃、倉促撤退,我軍因此獲得勝利。 由於抗日工作的關係,嚴秀峯見到李友邦為讓台灣民眾脫離日本殖民統治,鍥而不捨地努力以赴,深受感動。1941年5月,一對志同道合的抗日夥伴結為連理,繼續為爭取中華民族的生存、台灣百姓的自由,努力奮鬥。1939年李友邦成立台灣義勇隊和台灣少年團,在人手不足的情況下,婚後的嚴秀峯除擔任賢妻良母之外,更要扮演李友邦重要的祕書角色,以及少年團的教育工作,繁忙程度,可見一斑。 1945年抗日戰爭終於獲得成功,台灣脫離日本殖民統治,嚴秀峰雖是一名出生於杭州的女子,但她協助台灣百姓獲得自由,充分發揮了對台灣的大愛精神。…
作者:
卞鳳奎
頁數:
64
李友邦(1906-1952),名肇基(譜名友邦),台灣台北蘆洲望族之後,自小具有強烈民族意識,於19歲時兩度計畫性地與同學攻擊日本人新起(現長沙)派出所,遭日警追緝,乃內渡大陸進入講武堂軍校,後轉進為黃埔二期學生。 李友邦秉持「先從日帝對台灣的殖民地統治爭取民族獨立,然後返歸祖國」理念,該理念受到孫中山先生認同,並鼎力支持。李友邦遂在廣州成立「台灣獨立革命黨」,黨綱第一條明文,本黨宗旨團結台灣各地民族,驅除日帝在台灣一切勢力,在國家關係上脫離其統治,而返歸祖國(中華民國),共同建立三民主義的新中國。 1939年後,李友邦陸續成立「台灣義勇隊」、「少年團」、及四所「台灣醫院」,號召全國各地區的台灣同胞,共同參加中華民族抗日戰爭的救亡運動。未料於光復後,撲倒在白色恐怖的槍口下。 家母嚴秀峯常常遺憾「李友邦應該死在沙場上的。他的血應該流在與敵人廝殺的戰場上。但他卻死在他一生最深愛的故鄉,死在他為之奉獻了一切、甚至他的生命的台灣。」但是母親也說「假使我們能重活一次,我會毫不猶豫地和我先夫,仍然願意把我們的生命獻給偉大的祖國和有血脈關係的台灣」。 由於複雜的政治原因,先父的歷史和功業,被湮沒長達半個世紀之久。歷史的公義畢竟沒有遺棄李友邦。2006年,國民黨主席馬英九蒞臨蘆洲李宅,淚眼致上於白色恐怖時期政府誅殺忠良的歉意;2012年,教育部正視先父帶領台民抗日的歷史,課綱中以抗日民族英雄尊之;2013年,新北市政府建置紀念銅像,並將蘆洲李宅命名為「友邦巷」。…
作者:
李力群
頁數:
66
柏楊先生(1920-2008)已經去世7年多了。結識柏老(大家都稱呼柏老,其原名郭衣洞)和張香華,是在他坐了9年零26天政治牢出獄之後,也是美麗島軍法大審後不久,經由司馬文武(江春男)介紹的。柏楊住在新店明德路,距司馬家不遠。沒想到我們初次見面就聊到半夜,承蒙他留住一宿,從此與柏老結下了一、二十年的交情,也親炙他熱情體恤的一面。 當時周清玉(姚嘉文妻)準備以美麗島事件眷屬的身分代夫出征競選民代,央我陪同前去拜訪,受到柏老熱情的接待,並予以鼓勵和祝福,添加了周女士參選的信心,後來周果然以超高票當選增額國大代表,賞了國民黨一記重重的耳光。 承蒙柏老餽贈獄中所著三大歷史鉅著《中國人史綱》、《中國帝王皇后親王公主世系錄》、《中國歷史年表》,這對於正在高中教歷史的我助益甚大,後來柏老還特地引介代銷的星光書報社老闆林紫貴,同意給予批發價,讓我的學生得以較優惠的價格購買,當作歷史補充教材。 自從認識柏老以後,每逢他出版新書或有別人所寫有關他的書出版時,他都會簽名寄來。他也寄來原來被查禁的,改交星光書報社出版的雜文集,以及遠流出版的《柏楊版資治通鑑》。我在書架上特地專列〈柏楊書系〉,幾乎收羅完整無缺。 1985年柏老搬到新店花園新城攬翠大樓,我帶著妻小前去拜訪,在陽台瞭望大台北遠景,視野非常遼闊,大有一攬天下之感。柏老夫婦在新城餐廳熱情款待,飯後還以座車專程送下山,這種盛情厚意,至今都難以忘懷。…
作者:
石文傑
頁數:
69
成思危走了。 這位大陸全國人大常委會前副委員長更廣為人知的名字是「中國風險投資之父」。2015年7月12日上午,他與世長辭的消息傳來。 就在今年年初,病重住院的成思危仍思考著中國的未來。 生命最後時日裡的思索,成了他留給世人的最後一篇公開文稿。記者翻開今年5月出版的《金融國策論》,成思危近兩千字的序言映入眼簾。 「戰略目標的確定是所有研究問題中首要決定的問題,如果目標一錯,滿盤皆輸。」在病榻上的最後時光,成思危所思所想的還是他研究了一生的中國金融改革。…
作者:
彭大偉
頁數:
70
《華盛頓自由燈塔》網站6月11日報導,中國進行了第四次高超音速飛行器的實驗,這是在過去18個月中的第四次試射。此次測試使用的是美國軍方代號WU-14的「高超音速滑翔載具」,不同於前幾次試驗的是,它具備極高的機動性,能有效滲透美國的國家反導系統(NMD)。 一般彈道導彈在重返大氣層前會釋出彈頭,可能會是單一彈頭,也可能是分導的多彈頭,彈頭一般都會以拋物線的彈道飛行。現在中國有了高超音速滑翔載具,它是一種和普通彈頭不一樣的彈道導彈彈頭,可以在彈頭重返大氣層後,利用其高升阻比的外型,通過操縱內建小型助推火箭引擎來修正方向,在內大氣層進行高超音速滑翔,將原來以「彈道導彈」飛行的模式,轉換成「巡航導彈」的飛航模式,繼續進行相當長距離的飛行,並可進行空中機動,閃避反彈道導彈的攔截。 美國反彈道導彈防禦系統要攔截對方的導彈時,往往根據導彈可能的彈道、速度及方向等參數,計算出攔截點後進行攔截。若是採用滑翔式飛航的高超音速載具,彈頭進入大氣層後,將會改變成可操控的飛航模式,要對十倍左右高超音速滑翔的彈頭進行攔截,以現有末段反導技術而言,幾乎是個「不可能的任務」。因此,高超音速滑翔載具最大的意義,是在有效突破美國反導系統的末段攔截。 這個技術如果被應用在洲際彈道導彈的投射,就可以運用其在大氣層內高空層、高超音速的滑翔,大幅延伸它的打擊範圍。以東風-31洲際彈道導彈為例,根據美國的中國軍力報告,如果採用傳統模式,東風-31的射程估計約為八千公里,可是它的彈頭一旦改換為高超音速滑翔載具,在進入大氣層以後還可以繼續滑翔飛行,攻擊範圍至少可以延伸三分之一。此外,因其攻擊範圍擴大,以同樣推力的導彈,可以攜帶更大或更多的彈頭,而且它的打擊精準度亦可大幅提昇,甚至可以直追巡航導彈,將賦予東風-31型洲際彈道導彈一個「全新的生命」。 同樣的技術也可應用在中國大陸反航母的彈道導彈上,在確認航母的位置後,反航母彈道導彈將可在極短時間內到達目標區,導彈會通過滑翔載具上的雷達及其他偵測設備,對運動閃避中的航母位置進行再定位後進行攻擊,不論是使用可以造成航母重大毀損的「高爆穿甲彈頭」,或是專為摧毀航母指管通情系統的「微型精準打擊導彈」的子母彈頭,都可對航母造成致命的威脅。…
作者:
蔡翼
頁數:
72
米勒畫作「拾穗」,描繪窮苦的農村婦女在金黃色的麥田,彎腰撿拾收割時落下的麥穗,一粒粒的穗粒就像是一點點的希望,每粒都是寶。 「只要不放棄,就會有希望」是華夏社會公益協會成立「陽光助學」的初衷。 陽光助學工程 華夏社會公益協會是由一群關懷弱勢學童的人,希望透過教育激發貧寒孩子的潛能,使其自立自強、脫離貧困,繼而有能力也願意去助人,形成社會人群共同的觀念及風氣。華夏將這項教育扎根的工作命名為「陽光助學工程」。 華夏協會於2002年開始籌備,2004年7月31日正式成立。2002至2006年間,以協助台灣山地學童之經費補助為主,目前則致力於北台灣弱勢家庭的陽光助學工程,包含台北市、新北市、桃園縣及新竹縣等地區的都會及偏鄉。這些年來,華夏雖沒有專職領薪人員(全為義工),每位志工或理監事都是義務的,不僅出力出錢,每份心力也都實實在在用於受照顧扶助者的身上。…
作者:
陳惠蓉
頁數:
74
劉亨達是銀領協會的監事,「銀領」代表的是銀髮族的意見領袖。劉亨達曾任福樂奶品公司廠長、頂好公司副總經理、美國溫蒂漢堡公司亞洲太平洋區總監,退休後他把時間花在5070企管顧問公司,該公司成立宗旨是凝聚一群50歲到70歲,在社會上有豐富工作經驗的主管,且願意再為社會做一些傳承及服務的人,提供資訊給需要的人。 作為教練,劉亨達不是教人怎麼做,而是引領人怎麼想,一切的思想都是在被啟發的狀態之下,幫助被教練的人自己想出來解決問題的方法。 劉亨達:工作中的學習 我是台大農化系畢業的,畢業後在食品工廠工作,一段時間後升到台灣一家知名食品工廠的廠長,後來又進入一家國際公司。這個公司總部在美國,分公司在夏威夷,我管理亞洲太平洋地區的市場。從原來的工廠生產、銷售工作,轉換到以服務業為主的連鎖加盟工作,最大的挑戰就是接觸到不同的文化和人種。公司跟各國家的工作夥伴,不管是加盟店還是公司,在公司的政策跟目標只有一個的原則之下,把他們的工作跟公司的政策能夠連起來,能夠激發、開發市場,達到業績。 我以前在食品工廠的工作,是有直接行政及管理的權力,對做得好的員工可以給他加薪水、做不好可以開除;但是到連鎖加盟工作時,我變得沒有直接的權力,因為我代表總公司管理直營店及輔導加盟體系,我跟加盟體系沒有直接的行政權力,也就是說,我不能因為我是總公司,而對加盟者公司裡的員工直接獎懲。我唯一有的權力就是影響力,如何運用影響力來達成目標變成一個很大的挑戰。…
作者:
陳羿潔
頁數:
76
005年4月29日,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與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在會談後發表的「兩岸和平發展共同願景」,提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符合兩岸同胞的共同利益,也符合亞太地區和世界的利益」。這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概念首次被提出。 隔年(2006)4月16日,胡錦濤會見連戰時,提出「和平發展理應成為兩岸關係的主題,成為兩岸同胞共同為之奮鬥的目標」、並呼籲「兩岸同胞攜起手來,牢牢把握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這個主題」,確定了和平發展為兩岸關係的主題。 2007年10月,中共17大報告提出,要「牢牢把握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主題,真誠為兩岸同胞謀福祉,為台海地區謀和平」。報告還提出,要努力構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框架,開創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新局面。 2008年3月22日,馬英九當選總統,而「以台灣名義加入聯合國公投」未通過,兩岸關係發展迎來難得的歷史機遇,大陸方面隨後提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新政策、新主張及新措施。 2008年12月31日,胡錦濤在紀念〈告台灣同胞書〉發表30周年座談會上發表題為〈攜手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 …
作者:
編輯部
頁數:
78
015年7月18日盛夏下午,記者出席了位於台北北投「阮義忠影像空間」的一場名為《不該被遺忘的人》抗戰老兵攝影展開幕式。展出的作品是由29歲的大陸攝影新銳葛亞琪所拍攝的20位抗戰老兵。 葛亞琪2008年畢業於浙江傳媒學院攝影專業,現在杭州《都市快報》工作,2014年12月向任職的單位請假,從杭州到廈門阮義忠攝影工作坊上課,跟台灣攝影大師阮義忠學習攝影藝術。 葛亞琪從2014年開始關注和拍攝抗戰老兵。他自己寫了一段拍攝老兵的心路歷程: 當我推開門山村小屋的木門,一位高瘦的老人正站著看書,他孤寂的背影讓人憐惜,而轉身之後顯露的勳章又證明了他的遭遇:年輕時參加抗戰,1949年後曾遭迫害,村裡人的冷眼相對,連小孩都把他當壞人。於是,當志願者們把自製的抗戰紀念獎章戴到他的胸前,他就再也沒有摘下來過。這是我用相機定格的第一幅老兵照片,正是從那時起,我與抗戰老兵結下了因緣。 在將近一年的時間裡,我拍攝了50多位抗戰老兵,他們的生活狀態雖有不同,但大多有著相似的人生經歷,而得到國家承認就是這些耄耋老人最大的心願。如今,內地的抗戰老兵總共只有一萬多人,且正以驚人的速度逝去。希望這些老兵活著的影像能被社會重視,讓歷史還原他們的功績。…
作者:
吉心如
頁數:
80
今年是國光劇團創團20周年。開年時,藝術總監王安祈即表示「20歲的國光,要讓觀眾好戲看不完。」果然,自4月經典重現《百年戲樓》及《水袖與胭脂》、由年輕演員擔綱主演《花漾20,談戀愛吧》系列經典老戲,首次進駐中正紀念堂演藝廳、備受好評的小劇場作品《賣鬼狂想》至南台灣巡演、已舉辦兩屆的「小劇場‧大夢想」也在今年夏天推出新製作。緊接著,年度新編大戲《十八羅漢圖》已訂於10月9至11日在台北國家戲劇院首演。 圖為載體 談創作如修行 《十八羅漢圖》是全新原創故事,藉虛構情節與時空,看藝術書畫對人性的陶冶,也探究藝術的真諦。劇情講述魏海敏與溫宇航飾演一對師徒,負責修復「十八羅漢圖」,但在修復過程中產生情愫,魏海敏因為是尼姑,不敢跟溫宇航接近,於是決定同在一室互不相見。白天魏海敏畫,晚上輪溫宇航畫,日夜相隔,一年沒有見面,但天天進入畫室,從筆墨可以感覺對方心境變化,而逐漸產生若有似無的曖昧之情。一年後畫作完成時,魏海敏覺得無法面對這種感情,於是請溫宇航下山且把畫帶走。 溫宇航下山後到書畫店工作,該畫也流入畫商唐文華手中。後來溫宇航遭唐文華誣陷,氣憤下另繪「十八羅漢圖」,並稱唐文華賣的才是假畫。15年後,魏海敏受邀辨畫,一眼就看出真假,因為真畫藏有當年她與溫宇航守之於禮的情愫。…
作者:
陳淑英
頁數:
82
一 讀這本小說,開頭甚為過癮。氣氛上有「鬼邪」的陰深神秘,情節與人物有武俠小說的引人入勝。「一個健壯的黑衣人謹慎的走向北京西甘石橋,……他一邊自背上解下大麻袋,在月光下,把木柱下的一具死屍裝進袋裡。」(p. 3)給人有武林中仇殺秘密收屍的推想。接著,康有為和寺裡住持佘法師的對話,辯論知與行、善行與善心、憫忠與法源的倫理哲學,可謂儒佛爭鋒,放在武俠傳統裡,有華山論劍的況味。「和尚不像和尚,倒像一位彪形大漢……他夠不上菩薩低眉,但也不是金剛怒目,他是菩薩與金剛的一個化身。和尚的造形,使這青年人一震。和尚直看著青年人,心裡也為之一震。這青年人氣宇不凡。」(p. 18)這是武林高手惺惺相惜的場景。(按:這類對峙「場景」是這部小說的主要技巧)。 我後來讀到譚嗣同與大刀王五幫派部分,甚為高興;足見我此處的閱讀「推衍」,並非無據。這部小說確實含有這個武俠小說傳統。小說裡說:譚嗣同自幼習武,有俠氣,幾個人都近不了他的身。通篇而言,譚嗣同實是「俠骨柔腸」(寫給妻的訣別書,淒婉動人)最美的象徵。這「俠骨柔腸」更與菩薩精神合一。「他們與其附託在木雕像上,還不如附身在志士仁人身上,以捨身行佛法呢?」,譚嗣同在法源寺裡菩薩面前如此說。(p.…
作者:
古添洪
頁數:
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