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NO.54 │ 法治亂象600天

2018年2月|NO.54 │ 法治亂象600天

媒體喜歡用「川普不按牌理出牌」來形容川普,我認為在邏輯上這個說法值得商榷。如果說川普不按牌理出牌,那麼我們就得先要問,美國總統怎麽做,才是「按牌理出牌」?       之前的小布希總統是個好戰份子,到處進行顛覆戰爭,小布希的作法,難道是「按牌理出牌」? 歐巴馬8年總統,乏善可陳,留下的主要政治遺產有「歐記健保」、「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但都被川普廢棄了,難道歐巴馬是「按牌理出牌」? 希拉蕊大力支持歐巴馬後期的「重返亞太」政策,以美國的意識形態主導外交政策,經常撻伐中國大陸的人權問題,希拉蕊的作法是「按牌理出牌」?…
作者: 薛中鼎 頁數: 52
過去一向憂心北韓核武威脅的日本,對兩韓在平昌冬奧合作不但不買帳,還乘機增強軍力、備戰,安倍的軍事大國野心,其實跟金正恩的核武夢比,毫不遜色。    朝鮮半島局勢瞬息萬變,原本金正恩與川普對嗆,火爆到連核武按鈕都掛在嘴邊了,卻因金正恩元旦表示北韓願意參加2月在南韓平昌舉行的冬季奧運,出現大轉折。1月3日南北韓重啟直通電話熱線(2016年2月中斷),9日,南北韓在板門店恢復停頓了兩年的部長級會談,17日繼續次長級的實務會談。兩韓這種緩和的氣氛,國際社會普遍期待以此為契機,找尋化解北韓核武問題的線索。但去年數次遭北韓飛彈通過領空的日本,不僅疑懼兩韓攜手,而且自12月以來,不斷有增強武力、備戰的措施。 日本警戒北韓離間美韓 原來兩韓緊張,日本擔心,但兩韓和,日本其實更介意。日本非常警戒南韓這次會在北韓研發核武、飛彈的問題上輕易讓步,使得美日主導的施壓路線、組織的包圍網出現破綻。官房長官菅義偉對北韓參加冬奧表示歡迎,但又強調施壓北韓的政策不變。…
作者: 李中邦 頁數: 54
川普政府取消伊核協定,以及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引起國際社會一致譴責。與此同時,普丁宣布自敘利亞撤軍、走訪中東各國,北京亦表示願調解耶路撒冷紛爭,參與敘國戰後重建,俄中在中東的外交攻勢,顯然越來越強。 莫斯科與德黑蘭接近 2017年11月1日普丁總統訪問德黑蘭,正好是美國對伊朗施壓之際,因此魯哈尼總統對普丁來訪特別歡迎,並謂俄、伊關係對區域穩定貢獻極大,特別是在對抗伊斯蘭國(IS)方面,而且由於俄、土、伊三國合作,才使得敘利亞戰爭和平落實。很明顯的,普丁此行是對華府制裁德黑蘭的一項回應。俄副外長里布科夫(Сергей Рябков)接受訪問時表示,莫斯科與德黑蘭在敘利亞問題上雖各有立場,但並無矛盾;伊朗飽受美國打壓,因此俄伊合作極為重要。分析認為,川普的政策促使德黑蘭與莫斯科加速接近。 莫斯科伊斯蘭研究中心主任謝米諾夫(Кирил Семёнов)指出,這是由於美國支持的庫德族民主力量(Syrian Democratic…
作者: 姜書益 頁數: 56
1957年我出生於花蓮,在我出生二年前,也就是1955年2月,台海發生了大陳島撤退歷史事件,而我就是「大陳義胞」的第二代。 我從小在花蓮的「大陳新村」長大,耳濡目染,對此一歷史事件自然比一般人更為關心和熟稔。也因身上背負著「大陳義胞」的印記,有比常人更為深刻的國族認同和歷史滄桑感。大陳島不僅是我的地理上的故鄉,也是我血緣和文化上的原鄉,在我成長和認知的過程中,常被這股鄉愁牽引著,試圖在政治的現實和文化的想像中,尋找賴以安身立命的基石。 廣義的說,大陳島是屬於浙江省台州灣外的一群列島,雖統稱為「大陳島」,其實是一群由眾多大小島嶼共同組成的列島,分屬浙江省內的不同縣境,「大陳島」乃其主島,屬溫嶺縣。大陳島又分為上大陳和下大陳,僅有一水之隔。這些島嶼或山丘,有些甚至與大陸相連,退潮後即可徒步登陸。 一江山更是一座名符其實的孤島,位於大陳島的西北方,面積只有1.2平方公里,地質全為岩石,一向沒人居住,偶爾成為漁民的避風所。 因此,大陳島的歷史很短,只可追溯到明末,島上的居民多來自浙江沿海及閩北地區。這麼一個人煙罕至,草萊未闢的蕞爾小島,卻在20世紀冷戰時期的國共戰史中名留青史。…
作者: 古蒙仁 頁數: 60
今年1月13日是蔣經國先生逝世30週年,中國國民黨舉行盛大紀念,民調也認為歷任總統以蔣經國貢獻最大。 蔣經國生前喜歡人們稱他「經國先生」。他在位期間的政績,清廉愛民的作風,留下令人懷念的典範。不過,蔣經國的成就,還是建立在蔣中正統治的基礎上,沒有前面蔣中正的奮鬥,則難有蔣經國後面的發揮。所以,近年來台獨份子發動的倒蔣、毀蔣一連串動作,是別具用心、扭曲歷史的,缺少公平正義。 首先,我們要確定,蔣中正已經走入歷史,不再具備任何政治上的權勢了。歷史人物當然可以批判,甚至清算鬥爭,但不應該為了實現台獨政治的目的,把歷史人物當作政治人物批判或鬥爭,甚至不惜扭曲歷史。 蔣中正於1949年退守台灣,在島內仍然權傾一時,因而歌功頌德者遍地皆是。但直到蔣氏逝世之後,紀念堂才以「中正」命名,新設大學以「中正」命名,原本就是為了紀念他建立的,全台許多道路以「中正」命名,這些未必都是出於逢迎拍馬,沒有一絲感恩懷念的意思? 蔣中正自1949年至1975年逝世,總計在台26年,除高唱反攻復國,至少有以下三項措施,對於建設台灣具有正面意義。…
作者: 王仲孚 頁數: 63
從回憶不同時期的林義雄,可看出政治對人的影響。遭遇重大變故的林義雄,會有今日的表現,恐怕不令人感到意外。 國中老師的林義雄 多年前,我聽宜蘭游姓友人說起,他是民進黨前主席林義雄的學生(林只教過一年國中生)。林義雄1968年自台大法律系畢業,正準備考律師執照,就利用考前空檔返鄉任教,擔任宜蘭五結國中二年級導師。因為面臨律師特考,當時律師又非常難考,林義雄只要有空閒,就拿出法律書刊苦讀,可真是手不釋卷。一年後,林考取律師特考,隨即離開學校,執業律師去了。 游姓友人說,林義雄是他的國文老師兼導師,林上課時,喜歡穿插課外話題,譏評時政;每當林話匣子打開,大家就精神奕奕,笑聲連連,掌聲不斷;初中生是反抗性最強的年齡,他也因林老師的啟發,很早就開始有自由派思想。 游姓友人還提到一件往事,說班上有一個女學生比較調皮,因為崇拜林老師,以及長期受到他的啟發和薰陶,就毫無顧忌地在週記上,對反攻大陸大批特批,還出現「反個蛋,攻個屁」等字句,林義雄閱後又生氣又惶恐,居然當著全班同學面前,把生活週記甩在地上,並且要她當場撕掉重寫。游姓友人說:白色恐怖時期要是遭到校內保防人員知悉,層層上報,林老師恐怕吃不完兜著走,後來的牢獄之災也許就會提前。…
作者: 石文傑 頁數: 64
民進黨號稱「轉型正義」,卻見鐵網拒馬林立,以凌遲政敵為能事,並加速撕裂社會。二二八轉眼已歷71周年,如何跨過創痛獲得痊癒,美國南軍後裔在阿靈頓國家公墓的安魂祭,值得借鑒。   153年前,為解放黑奴爆發的南北戰爭,是美國自小國邁向現代化大國的分水嶺。陣亡逾60萬人的血戰評價,與其說是北勝南降,更值得稱揚的是,勝方寬容接納,敗方務實磊落,朝野重歸理性,棄絕內耗,共同發展建設以厚積國力,終在二戰後躍居全球領袖。 每年6月初,來自南軍七州的男女老少,都會慎重地至阿靈頓國家公墓內的邦聯紀念碑廣場,在安葬數百名南軍遺骸的傑克森圓環(Jackson Circle)專區,進行一場哀而不傷的隆重祭典。這在古今中外的戰史中,應屬罕見的寬容與人道典範。…
作者: 習賢德 頁數: 66
公民投票是一種直接民主的方式,可以彌補代議政治的不足,有其重要價值。但是公投是否真能解決問題,還是會製造更多的糾紛?理論與實際是否能夠配合?更值得關注。 歐美先進國家的公投次數已日益減少,有的是沒有法源而根本無法進行,其原因值得探究與參考。不過,本文所謂的公投乃屬全國性質,地方性的公投爭議較小,故從略。月前民進黨政府降低了公投的門檻,使得各方人馬都躍躍欲試,會有何後果,更值得關注。 二戰後德國拒絕公投入憲 以德國公投的前例來看,1919年的威瑪憲法中有相關規定,當時民權高漲,但民主的條件不足,導致公投強化了社會對立,助長了獨裁政權。納粹黨執政後以民粹方式煽動群眾,再以立法取得公投發動權,公投綁大選就變成希特勒獨裁與擴張的工具,結果加速了戰爭的爆發,並造成重大傷亡。 二戰之後,西德制憲先賢拒絕將全國性公投入憲。至今,德國沒有全國性公投,但並未損及其民主政治的運作。所以,公投的民主本意雖佳,但其負面作用也甚大。…
作者: 湯紹成 頁數: 70
面對台大排名下滑、人才競爭力衰退等危機,準校長管中閔的解方是「國際化」,讓台大先和國際名校合作,推動更多交換學生或國外雙聯學制,也會提供弱勢學生出國機會。他強調他鎖定的不是排名,而是台大必須從目前的層級再提升,改善制度上的缺點,以「成為國際間認可的學校」。 過去幾年,台大國際排名持續下探,甚至被馬來西亞大學超越,令教育界感嘆不已。這次管中閔提出「國際化」策略,再度引發輿論熱議。許多大學校長及教授紛紛抱怨,政府補助學校經費不足,學生連各項「國際盃」比賽都沒錢參與,排名當然會愈來愈差。 大學國際排名有許多公司在做,評分標準不盡相同,但通常涉及學校所在地的文化、語言及國際影響力。而國際影響力會影響學生就讀的意願,語言及文化則影響大學的學術產出在國際上被引用的數量。 以文化相似度高及區域競爭度來講,台大最常被比較的是北京大學,而台大與北大在過去一段時間經歷了相當不同的發展。 以前台灣作為亞洲四小龍之首,政治民主、經濟開放,讓台灣成為當時大中華經濟及文化的中心,大量的港澳、東南亞等地華僑來台灣就讀大學,甚至許多歐美漢學研究人員也都到台灣學中文、做研究。這種情況使台大在國際間的知名度大為提升,眾多優秀的學者願意到台大任教及做研究,政府也投入大量資金在高等教育上。…
作者: 李成蔭 頁數: 72
大陸國情研究專家胡鞍鋼年前接受陸媒《中國新聞周刊》專訪時表示,「中國經濟、科技實力、綜合國力已經超越美國,居世界第一」。胡鞍鋼強調的是整體實力,而不是平均水平。 胡鞍鋼的見解,與早前《求是》發表的北京外國語大學校長韓震的文章〈中國才是當今世界最大的民主國家〉,有相互輝映的效果。無論這兩人的立論是否經得起分析考驗,這兩篇文章都氣勢恢宏,敢於擔當,針對中美兩大國的制度做了深度分析評估。 韓文表示「西式民主並不像西方描繪的那般光鮮,當代西式民主在很大程度上已異化為金錢政治和民粹主義政治」。 民主選舉拉幫結派、組織動員、收買媒體、作假民調、餵食名嘴、文宣吹捧、高額的登記參選保證金,無一不要錢。既然要錢,這些透過選舉產生的從政人物,豈不會受制於財團?不為財團利益護航? 美國校園槍擊事件層出不窮,但槍枝管制法案遲遲不能闖關,不也是因為選舉脫離不了槍枝製造商的政治獻金?台灣獵雷艦弊案正是一齣政商勾結的戲碼,連國軍用於保護國家的武器,都能被政治人物勾結商人,作為搬錢的工具,其他如8,800億「前瞻計畫」,怎能令人不擔心它將成為「沾錢計畫」?…
作者: 趙興鵬 頁數: 73
世界上約有1,600萬名猶太人,占全球總人口的0.3%,卻賺取了世界30%的財富。該種族的影響力不容小覷,一向兼有正負評。本文簡單平實地介紹猶太人的是與非。   猶太人是一個相當特別的種族,已存在幾千年,卻也喪失自己的國家而散居世界各地超過兩千年後,竟能於1948年在兩千年前的故土建立以色列國,重新有了自己的國家。這是非常獨特的,大部分種族若分散遷居各地,就會被當地的強勢種族同化而消失。猶太人能始終保有其種族特徵,與他們篤信猶太教有關。 猶太教是一神教,稱猶太人是神所選定的族群,並且不歡迎外族皈依,因此猶太教和猶太種族幾乎合而為一,使猶太人有極強的認同感和向心力。 猶太種族在世界人口的占比相當低,以色列的猶太人不過600多萬,散居世界其他地方的猶太人不超過一千萬,然而,猶太人對世界的影響力遠超過其人口比例。他們在金融、學術、科技等方面的表現極為優異,例如歷年來猶太人囊括了超過20%的諾貝爾獎項。…
作者: 郭譽申 頁數: 74
《分離與統一:變動中的兩岸關係》(2017年九州出版),是王英津教授近20年來研究台灣政治與兩岸關係的論文結集。 作者在序言中寫道,自1999年以來,先後發表過的專業論文共有120餘篇,主要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政治學研究方面的,約計40餘篇;另一類是涉台研究方面的,約計80餘篇。此次作者僅選取了其中40餘篇,將它們分成分離理論辨析、兩岸關係審視、島內政治論衡、一國兩制探微、香港回歸跟蹤和海峽時事評議六大部分,輯錄出版。 作者認為,兩岸關係研究一直存在碎片化問題,由於研究成果沒有得到很好的整合,所以很難產生應有的學術和實踐影響力,故希冀通過此書的編輯出版,為大陸涉台工作部門和學界同仁瞭解相關研究成果提供方便。 該書注重從比較政治學的路徑和方法來研究台灣問題,其內容不僅涵蓋台灣政治民主、憲政改革等重大議題,而且還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路徑,進行了艱難探索。全書滲透著一根明顯的研究主線,即兩岸同屬一個中國是研究兩岸關係的基點,也是未來解決兩岸關係的基礎。儘管近30年來獨立與統一,或反獨與促統,始終是兩岸關係研究的兩大主題,但未來走向統一是兩岸關係發展的必然結果,故書題名為《分離與統一:變動中的兩岸關係》。 長期以來,作者在涉台領域的研究志趣和特長是,研究兩岸關係發展中所遇到的基礎性問題與理論性問題,譬如,台獨分離主義勢力總是借用西方學界的分離主義理論來支撐自己的行為,有鑒於此,本書開篇就是對分離理論的辨析,分別從學理、法理、歷史和現實等多重維度,來解構所謂的西方分離主義理論,澄清了在該理論問題上的某些誤區,從而更好地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
作者: 林紅 頁數: 76
近期有台灣學者指出,可透過中程彈道飛彈攻擊長江三峽大壩,同時生產數千枚相同型號的彈道飛彈阻止對岸入侵台灣。消息一出全台譁然,並遭受對岸嚴厲抨擊,究竟中程彈道飛彈的戰術運用為何?是否擁有如此巨大的威力?實際運用是否觸犯戰爭法?本文認為必須透過理性論述方能平息紛爭。 首先,為增加國軍境外作戰的能力,中科院早年配合國防部的要求,研發「中程彈道飛彈」,其攻擊距離據推測可能遠至上海、北京一帶,增加台灣的反制能量,然而,該計畫當時在美方的壓力下停止,「中程彈道飛彈」的戰術部署也隨之終結。不過,國軍仍舊對雄風反艦飛彈系列做延伸,包括著名的雄三超音速反艦飛彈,由於雄風飛彈的潛力無限,因此根據公開的資料顯示,加上近年媒體所釋出的消息研判,透過雄風彈體進行再研發,幾乎已被視為國軍反制對岸的主要裝備之一。中程飛彈據推測其射程可能延伸至600-1,000公里以上,大陸的華中、華南完全在打擊範圍內。 究竟中程彈道飛彈有無摧毀三峽大壩的威力,本文無法證實,但透過相關資料推測,台灣研發中程彈道飛彈充其量只能在兩岸開戰時,「騷擾、延遲」大陸攻台的計畫,對於擊潰對岸,甚至打擊類似三峽大壩的能力幾乎是無法達成的。主要原因在於,中程彈道飛彈的彈頭載重有限,一般平均約500-800公斤,對於大型/固定的基礎設施來說,充其量只能造成一些坑疤,加上其壩體是特殊高強度鋼筋水泥建造,遠比軍事碉堡還要堅固,數枚飛彈所構成的破壞極其有限,這也是為何冷戰時期,美、蘇兩強均透過「核彈頭」安裝在彈道飛彈內,來增加威力的原因。 其次,若將相關的武器投擲在民生設備上,完全與國際公法對立,根據《關於戰時保護平民的日內瓦公約》規定,「於衝突一方權力下的敵方平民應受到保護和人道待遇,禁止殺害、脅迫、虐待和驅逐和平居民…」,換言之,若台灣單方面於戰時,透過中程彈道飛彈攻擊對岸大型的民用設施而導致百姓身亡,不但觸犯國際公法,戰時更不利於爭取國際奧援,大陸更有理由透過「戰術型核武」摧毀台灣,導致更多無辜的軍民身亡。 兩岸對峙超過一甲子,雙方均發展出許多反制之道來因應最壞情勢,但任何的偏激言論將加深彼此的仇恨,任何的兵戎相見將導致數以萬計的家破人亡,吾人不得不慎!…
作者: 宋磊 頁數: 77
中國大陸已成立11個自貿區,目前正逐步擴大自貿區的改革力度,並結合「一帶一路」重點建設;對內促進轉型升級、幫助中國「走出去」。台商宜好好思考,如何掌握這偌大的商機。   中國大陸自2013年10月啟動「上海自貿區」後,2015年4月成立天津、福建及廣東三大「自貿區」,而包括遼寧、浙江、河南、湖北、重慶、四川及陝西等第三批「自貿區」,則於去(2017)年審批通過,並於該年4月初掛牌;其發展方向除了更向內陸推進,聚焦產業也更多元外,更將連同前二批「自貿區」整體協同發展。2017年底的中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亦表示要加大「自貿區」改革力度,結合「一帶一路」重點建設;對內促進轉型升級、對外則積極參與國際經貿規則制訂和國際經濟治理,幫助中國「走出去」。 不可否認,中國要走向國際政治、經濟大國之路,就要有大開大放的格局與大刀闊斧的氣度。例如,若要達成人民幣國際化,資本市場務必要開放。而自貿區的階段性改革目標已然實現。隨著中國經濟轉型升級迫切、國際經濟形勢快速變化,自貿區改革更需要加速,賦予更大自主權,激發改革活力。隨著第三批自貿區掛牌,大陸自貿區戰略也從2.0時代步入3.0時代,試驗改革的區域廣度和內容深度有必要全方位升級。 此外,中國為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ECP)的成員國,未來要進一步主導RECP或亞太自由貿易區(FTAAP),更會逐步全面開放。十九大後,中國持續加大對外開放力道的態度極為鮮明。誠如習近平在多個場合所指:「中國利用外資的政策不會變、對外商投資企業合法權益的保護不會變,為各國企業在華投資興業提供更好服務的方向不會變」。據此,大陸政府近年來推出了一系列擴大外資的政策措施實其來有自。如去年1月推出《關於擴大對外開放積極利用外資若干措施的通知》、8月出台《關於促進外資增長若干措施的通知》。今(2018)年1月,大陸國務院宣布放寬外商投資11個自貿區的限制。另外,各地區各有關部門也不斷研究進一步促進對外開放的有效措施。…
作者: 李沃牆 頁數: 78
台灣陷在藍綠內鬥、統獨迷思與親中反中的消耗裡,經濟議題完全從選舉政見中消失,這是20年來台灣經濟停滯、薪資倒退的主因。 現今有普及的社交平台,我們不妨大聲地說:2020大選要選出能創造國家收入、國民就業與經濟繁榮的政府,看看會不會催生出一個像樣的政黨,就算催不出政黨,至少也要讓政治人物為迎合公意而改變。 台灣未來發展確實要全力重新發展經濟。要做這事,就要與大陸和好相處。我們要求候選人做出以下競選承諾:(1)4年經建目標633,4年平均成長率6,人均3萬美元以上(韓國今年就達陣啦),失業率3以下;(2)以兩岸和平協議擱置統獨之爭;(3)建設平潭到觀音的天然氣管及輸電線路,台塑主辦,國際集資,陸資三成以下,發電以核四與燃氣為主,一舉解決缺電與燃煤發電的汙染問題;(4)人才、房地、資金、教育全面國際化,台灣全區自由貿易化,重建台灣成為亞太營運中心;(5)努力尋找經濟新增長點:5G、AI、高端製造、醫藥、高端旅遊。 筆者相信,台灣不是沒有這樣的人。例如中央銀行總裁彭淮南,心中是有勞工、人民的。他在其任內最後一次央行理監事會指出:「20年來,多數國家勞動報酬比重下滑逾7%,企業營業盈餘比重卻上升逾5%,顯示全球勞工議價能力正在減弱,勞動市場並非完全競爭市場,自由人力市場常見市場失靈,資本與勞方的議價能力並不對等,政府應該有所作為。」一語切中時弊,但不見任何高官呼應。 台灣的薪資倒退問題,相較於多數國家,更形嚴重。根據主計總處統計,目前台灣實質薪資勉強回復到2000年水準,但也意味著,這10多年來經濟雖小幅成長,可是薪資卻反呈衰退。…
作者: 韋伯韜 頁數: 80
一般甘蔗都在比較溫暖潮濕的中南部栽培,新式糖廠也大都集中於此。但很少人知道,百年前先民曾在新北市永和區種植甘蔗,開糖廍製糖,直到日據初期台北萬華成立了新式糖廠為止。   以「永和豆漿」出名的永和,其北方沿著新店溪一帶的平原,舊稱「龜崙蘭溪洲庄」。「龜崙蘭」乃原住民語,意為溪洲,因地勢低下,容易被新店溪的河水氾濫,泥沙淤積。清朝中葉,來自福建的泉州人遷入了「龜崙蘭溪洲」一帶平原。因當時「永豐圳」僅灌溉到南勢角庄、秀朗庄及潭墘庄一帶,泉州人便運用來自大陸原鄉的製糖技術,將「龜崙蘭溪洲」開闢成埔園種蔗,並開糖廍製糖。今和平街附近,樂華夜市一帶有一個稱「舊廍」的舊地名。「廍」即「糖廍」,就是古代的製糖場。 住在永和和平街的楊華英,是畫家楊三郎的二姐。生前曾接受《永和的第一》作者陳東華多次訪問,當時雖年事已高,但談起早年的往事還頭腦清晰,是舊廍製糖盛況的見證者。楊女士從小就送給舊廍的許家當童養媳。許家是大農戶,所開的糖廍,早年經過大水氾濫流失後,移到比較高的地方;放糖的木桶很大,要拿梯子才能取到糖。除了楊女士的見證,十多年前在樂華夜市的永平路上,工人修路挖地時,曾發現一個製糖的石車。 1891年來台灣考察的日本外交官上野專一在《臺灣島實踐錄》描述了台灣先民的製糖過程:「大約到11月中旬,是甘蔗全部成熟、糖汁充實的季節,因而割取此甘蔗,用水牛四隻從蔗園搬到製糖廠。在這裡去除葉子,用石車(石磨)加以壓榨。隨後,糖汁從石車下面板底懸出的竹林管流到煮糖室的桶內。然後將其移入第一煮鍋,用溫火加熱後,蔗汁用杓子舀到第二鍋,原第一鍋再倒入新蔗汁,第二鍋火力稍加強,用杓子掏去鍋上浮上的汁泡,以去除浮渣。然後移入第三鍋,將表面所見之穢物全部汰去,然後移作第四鍋,進一步加強火力,使其達到沸點,然後將蠣灰和花生油加以調和後投入數滴,稍過時許,其汁便凝結、濃厚。此時移入第五個降溫鍋,加以攪伴,使砂糖成份均一。」…
作者: 張健豐 頁數: 81
最近常騎車至屏東大鵬灣、南平半島,感受南台灣的溫煦,只是,這半島不是半島,而是一條狹長形的沙洲,狀似一隻瘦骨嶙峋的手從西南面攫住大鵬灣,沙洲上滿布被風吹成的沙丘。 潟湖前身是沙洲 屏東大鵬灣沙洲、濕地形成的原因,應從幾千年前的濱外沙洲談起。那時沙洲包圍著大片水域(潟湖或內海)成大鵬灣,曾有傳說,早期茄藤港水域面積達3,000餘甲,可容千舟停泊。後來從高山沖刷下的大量泥沙,洩入潟湖(或內海)中,慢慢堆積、淤淺、延展出三角洲,漸漸與濱外沙洲相連,逐漸陸化,水域縮小。 這是一系列從淺海變為三角洲,再到沼澤、濕地的地景變遷。 然而,從中央山脈流下的溪水,乾季時水流徐徐,出海口受阻沙丘而積渚成「後背濕地」;等到雨季來臨,大洪水衝破沙丘,一洩入海,林邊溪才成了一條溪。不過,若遇到颱風或西南氣流挾帶大量水氣,於中央山脈降雨匯入林邊溪,會成水患。地方耆老即謂,早期林邊溪口有一消失的蘆竹塭聚落,筆者查對日治時期的地形圖,原因可能是林邊溪河道右偏侵蝕,河岸遭蝕毀,致使聚落消失。…
作者: 葉志杰 頁數: 83
認識城市的方法有很多種,可以是美食地圖或醒目地標,其中有一條路徑是大隱於市的書店,例如台北浮光書店以及成都方所書店,唯親身造訪才知它的別有洞天。   位於台北市赤峰街老公寓二樓的獨立書店「浮光」才開業半年,已在藝文圈享有知名度,不但吸引文青光臨、外籍旅客按照旅遊書索引前來、新人穿婚紗來拍照,更獲得2017年老屋新生大獎優選獎。 這樣的成績對照當下經濟不景氣,實體書店頻傳歇業,例如2016年誠品收了3間店、原是「書店一條街」的重慶南路,變成「商旅一條街」,浮光能逆勢受到歡迎,讓愛書人嘖嘖道喜。 打鐵街老公寓變獨立書店…
作者: 陳淑英 頁數: 86
第 2 頁,共 2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