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 |NO. 34 │ 520後兩岸形勢
大陸黨政幹部的更替是循序漸進的,既有級別、年齡限制,又有政績要求,且用人導向隨時代需求有所變化,當前改革促進派、敢「講真話、道真情」者較具升遷機會。 自1980年代以來,中國大陸培養幹部進入規範化道路,人才的世代交替也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作法。由於長期處於執政地位,中共需要定期更新幹部以與社會發展保持同步,防止出現跟社會大眾相脫節的危險。主要作法: 一是年齡一票否決。鑒於文化大革命的教訓,鄧小平在1980年代主張廢除領導幹部終身制,要求各級領導幹部在適當年齡要從崗位上退下來,實行正常的退休制度。同時,為了配合領導幹部年輕化的要求,年齡成為影響黨政幹部能否升遷的關鍵性因素。按照大陸各級領導崗位級別劃分,絕大多數幹部都希望有機會在適當年齡獲取正處級或者正廳級職位,相對應的主要是縣級政府正職(縣長或縣委書記)和地級市政府正職(市長或市委書記),那麼通常需要分別在48歲(女性45歲)和55歲(女性52歲)獲得提拔,否則只能在任期屆滿後退居「二線」等待退休。 至於級別更高的省部級和國家級職位,只有極少數政治精英才有機會獲取,不僅因職位相對有限而造成激烈競爭,而且即便獲取職位也具有任期限制,往往要求在特定年齡離開實權部門,比如省部級副職幹部多在60歲以後被安排在人大、政協等「二線」作為退休前的過渡。正是將級別提拔與具體年齡直接掛鉤,黨政幹部才出現世代交替的有序推進,尤其為年輕幹部提供了上升的廣闊空間。然而,年齡設卡也容易滋生腐敗,尤其是一些幹部因升遷無望,在離開實權職位的前一、兩年大肆貪污,最終鋃鐺入獄。比如不少省部級副職幹部在59歲時容易出現不當行為,稱為「59歲現象」。 二是政績決定升遷。多年來,大陸對幹部考察的重要標準是能否在任期內推動經濟與社會發展,即GDP增長情況與升遷直接掛鉤。如果在任期內經濟發展迅速、成效明顯,就很可能被提拔予以重用;相反的,如果在任期內經濟成績平平,那麼除非上級有人關照,否則很可能原地踏步。此外,如果任期內出現重大責任事故,那麼被免職或者引咎辭職的可能性極大。…
作者:
劉海潮
頁數:
58
「一國兩制」在台灣社會被嚴重污名化,尤其2014年香港「占中」事件發生後,甚至出現了「一國兩制」已經失敗的論調。那麼,為何「一國兩制」會在台灣被污名化?「一國兩制」果真失敗了?大陸對「一國兩制」的態度究竟怎樣?為回答上述問題,本文將對「一國兩制」在台灣被污名化的來龍去脈進行剖析,並力圖還原「一國兩制」及其實施情況的真實面貌。 在台被污名化的說辭 台灣對「一國兩制」污名化的內容,概括而言,主要包括以下五個方面。 (一)誤認是「吞併」陰謀…
作者:
庒吟茜
頁數:
60
基督教傳入中國前後共有四次,但以第三次(明末清初)及第四次(鴉片戰爭後),對中國的影響較大。當時的社會背景為何?中國士大夫如何看基督教?值得後人研究、警惕。 基督教聶斯脫利派(Nestorians)在唐朝時第一次進入中國。聶斯脫利派創始人是君士坦丁堡教區大主教聶斯脫利(Nestorius, 約380-451),他認為耶穌是人,成了彌賽亞,馬利亞不是「上帝之母」,只是「基督之母」。該教派西元431年在以弗所大公會議上被斥責為異端,但在7世紀時傳入中國,稱為景教。但唐武宗(841-846在位)下令滅佛後,景教也受到牽連,以後一蹶不振。 基督教第二次傳入中國是在元朝,稱為也里可溫教,包括景教和羅馬天主教在內。「也里可溫」是蒙古語「有福祿之人」的音譯。元朝滅亡後,基督教即在中國消聲匿跡。 基督教第三次傳入中國,是在明末清初時。不過,到了康熙(1661-1722在位)年間,天主教因為禮儀問題與中國發生衝突,雍正(1722-1735在位)1724年正式下令禁止天主教。基督教第四次傳入中國,則是在鴉片戰爭之後。…
作者:
李雅明
頁數:
64
缺少文化底蘊,又相貌平平的隆裕怎麼成了光緒皇帝的皇后?原來是幕後操盤手慈禧太后巧妙地利用選秀女的傳統制度,而且不顧當事人光緒的意願,將自己的姪女推上皇后寶座。 關注晚清歷史的朋友一定會納悶:其貌不揚的隆裕怎麼成了儀表堂堂光緒皇帝的皇后呢?這確實讓人百思不解。可是,如果了解晚清時期的政局,特別是光緒和慈禧太后之間的權力關係,或許就能得到答案。 1887年,也就是光緒13年,4歲被抱進宮中的小皇帝已經長大成人,到了可迎娶的年齡。一手把他扶上位的慈禧也為光緒的婚事操起心來。 皇帝選皇后、嬪妃是一項浩大工程,目的是讓皇帝從眾多佳麗中挑選出身體健康、年齡適當、品貌出眾的女孩來作皇后。按照清朝祖制,選后妃要從選秀女開始。選秀女又分兩種,一種是每3年舉行一次的選八旗秀女,由戶部負責。另外一種是選內務府所屬各旗的秀女,由內務府主持。為了保證皇室血統的純正,秀女一定都是滿蒙官員的女兒。 按照規定,凡是滿蒙護軍、催領以上官員家的女孩,年齡在13-16歲者,都要應選,超過17歲者叫作「逾歲」,也在應選之列。如果遇到特殊情況沒有應選,下屆也必須補選,沒有送選和沒有落選就私自出嫁的女孩,父母都會遭到懲罰。只有落選的秀女才能嫁人。…
作者:
侯傑
頁數:
68
日本明治維新後國勢漸強,先後於1894年甲午戰爭打敗清廷,取得台灣為殖民地及獲巨額賠款,接著又於1904年日俄戰爭打敗俄國,從此一躍成為世界強國,並走上帝國主義擴張之途,其中以中國受害最深,但最終,日本自身也受到原子彈毀滅性的打擊,只得向同盟國無條件投降,等於亡國。 為避免日本戰敗後法西斯軍國主義死灰復燃,盟軍統帥麥克阿瑟著手進行日本國體改造,擬把日本從法西斯獨裁體制改造為民主自由的國家,這是一項複雜又艱鉅的工程。 不過,當麥帥進行日本改造之際,東西冷戰的陰影逐漸浮現,使改造日本的腳步停頓下來。並因冷戰,美國開始扶植日本,將其變為美國在東亞的助力。 先師朱雲影教授早年留學日本,悉稔日本國情,目睹日本軍閥發動「九一八」、「七七」侵華暴行,曾於1940年撰寫《日本必敗論》一書鼓舞民心士氣。戰後朱師對日本的國體改造,仍十分關注,1947年,朱師來到光復未久的台灣,將個人對於日本改造的主張,趕緊寫成《日本改造論》,由台灣省編譯館「光復文庫」印行,為的是讓日本殖民50年的台灣同胞,對日本的過去有所了解。該書討論到日本的憲法修改、天皇存廢、經濟與社會文化的改造等問題,足供處理戰後日本的參考。 在改造日本的過程中,麥克阿瑟主導的「盟軍總部」看不出有在認真執行,特別是天皇制度的存廢,攸關日本國體結構及是否能邁向民主自由道路的關鍵。再者,對於日本的賠償問題根本沒有認真討論。日本封建社會階級的「身分」也沒有徹底改造,例如:「穢多」階級並未廢除。根深蒂固的男尊女卑觀念一直存留在日本社會中,這是日本走向民主自由制度的障礙。…
作者:
王仲孚
頁數:
70
來自北京的電台主持人10天內騎行了963公里,環繞台灣一圈,以在自行車上獨特的90度視角看台灣。 2016年4月30日至5月9日,我在台灣參加了「騎Liv夢想家」活動,和其餘29名女性一起挑戰963公里騎行環台灣的活動。 台灣很流行一句話,「走路太慢,汽車太快,騎行剛剛好」,我覺得很對,而除了速度的不同以外,騎行還讓我發現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它不是步行,所以你不能抬頭挺胸;它不是開車,所以你不能正襟危坐,它需要你彎下腰,弓起背,身體與地面差不多形成90度的角度,這樣你才能借助自然的力量前進。因此騎行給了我們一個平視的角度看風景,騎行環台更是有了不一樣的收穫。 在十天裡,我有十個感受。 1.溫度。我們從台北出發一路向南,到了懇丁以後再回身返北,騎回台北。這一路,我們經歷了不夠穩定的台灣北部亞熱帶氣候,也遇到了台灣南部熱帶地區的猛烈陽光,一會風一會雨一時陰一時晴的天氣經常讓人措手不及。大雨往往會在我們塗抹了厚厚的防曬油後出現,雨水帶著防曬油流進了眼睛裡,刺刺辣辣地睜不開眼睛,沒幾分鐘又會雨過天晴,濕衣服還沒來得及讓我們發抖,就被之後出來的熱辣陽光烤乾。從15度到30度,往往只是半個小時的事。…
作者:
李嘉佳
頁數:
72
身為大陸交換生,我們參與了2016年媽祖繞境活動,開始是好奇心的驅使,卻因此瞭解了台灣在地的多元文化。 全程走完媽祖繞境需要9天8夜,那是身體和意志力的極限挑戰,但信徒不覺辛苦,反而感到榮耀。我們看到推著行李、背著香旗的人,走路互相攙扶的夫妻,在廟宇後堂、便利商店門口安然入睡的人們,心裡都懷抱著對媽祖的崇敬,帶著家人的期望走完全程。 媽祖文化圖多姿多彩 以前不大關心宗教活動,可是,這一次看到這一群人,我們馬上就被感動。有一對夫妻走路的姿勢顯露他們已經走了三天,我們湊上前去說:「你們好棒!」頓時,他們臉上的疲倦變得舒展,微笑著說「謝謝」。聲音很清脆、驕傲。絡繹不絕的人,形形色色的物,構成一幅多姿多彩的媽祖文化圖。 炮仗。分鞭炮、盤炮。鞭炮主要聽「噼里啪啦」,之後滿地紅。盤炮除了聲響,還能竄上天。炮仗或在路邊、門戶邊,或掛或攤,還講究數量,放之前可擺個陣勢。崙仔橋上,鞭炮一簾三層高,由工程吊臂懸著。神轎至,移橋中,剛好攔道,放將起來在空中熱熱鬧鬧地開花。…
作者:
龔小貞、李安迪
頁數:
74
作者騎著單車漫遊嘉義市舊城區及附近(包括北香湖),看著狹小的巷弄、數不清的古早味小吃、隨處可見的廟宇,不禁引發思古之幽情。 嘉義城因狀似桃子,有桃城之稱。現今豎立著嘉農(KANO)投手吳明捷雕像所在的噴水池原址一帶,即當地人俗稱的桃仔尾。 嘉義市是現今都會區中屬最迷你的城市,人口約27萬人。300多年來由清代舊城區開始所發展的街道,雖路窄卻不擁擠,也沒什麼紅綠燈,適合旅人以緩慢悠閒的節奏漫遊。尤其是配合台鐵最近所開放的雙鐵列車,從外地帶著自己心愛的腳踏車,一天內便可串連整個嘉義市的街道小巷。 在巷道內騎乘沿途,可清楚聽到街坊鄰居聊天的聲音;也可探訪到隱身於巷內的小廟宇,它和街道的廟宇一樣,在附近道路上面都會懸掛著一個個燈籠來迎接香客。還有包括柑仔店的老商店,讓人想起兒時嬉鬧的美好時光。 嘉義縣古名為諸羅縣…
作者:
張健豐
頁數:
76
顧乃春,1963年畢業於國立藝專(台灣藝術大學前身)影劇科,後赴美留學,獲得紐約市立大學布魯克林學院戲劇碩士學位。在台藝大任教,一路升到教授,擔任過影劇科、廣播電視科、戲劇科主任。期間曾應美國林登沃德大學聘請,任客座教授。著有《現代戲劇論集》、《論戲說劇》等書,並榮獲中國文藝協會「戲劇理論獎」。 問:請問您認為傳媒表演藝術對現代社會有哪些功能? 答:在現代社會,表演藝術的傳播是要對社會及人類心靈進行啟發。有很多人重視藝術的正面影響,但傳媒表演負面的影響同時存在。藝術表演範圍相當大,例如:戲劇、電影、電視、舞蹈、音樂、廣播,這些表演藝術共同的目標,是在感化人類心靈,將人類精神導向正面及向善的面向。 每一種表演藝術皆有其特殊的表演形式和表現方法。以戲劇為例,表演必須有主題、有演出,且離不開與社會、觀眾的聯結,用藝術方法呈現出特定的思想。譬如李安、侯孝賢兩位導演,他們選定了特定的電影素材後,成功地運用了場景、鏡頭描寫、演員動作,創造出電影藝術。 再舉戲劇的例子。國外有許多諾貝爾文學獎作家,如法國莫里斯‧梅特林克的《青鳥》就是追求一種精神境界,以戲劇表達追求人生幸福的思想,使身邊小朋友達成願望。…
作者:
李宜芳
頁數:
80
釣魚台 沒有國界的雲,與魚 各自在天空與海裡盤旋,困惑 什麼時候它們開始失去自由 被人類的慾望圈示經緯,國徽與商標…
作者:
詹澈 (詩人)
頁數:
82
鍾永和自1980年代開始透過鏡頭紀實台灣,至今已拍攝50多萬張鄉城身影照片。他特別精選60幅作品在歷史博物館舉行個展,與大眾分享一甲子的人生,個人35年光影歲月。 人文攝影家鐘永和,一頭招牌長捲髮,總是被友人趣稱像「達摩」。他自1980年開始用影像紀實台灣,足跡遍及全台319個城鄉,累積拍攝逾50萬張照片。他說,人生相遇不容易,莫錯過難得的聚敘,願在60歲人生分享35年光影生命能量。特別精選60幅作品,以「台灣鄉城素描」為題,於國立歷史博物館舉辦個展。從其中,不但可看到台灣各個角落的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致,更佩服攝影家的生命信仰「一生只做攝影一件事」。 「台灣鄉城素描」攝影展,即日起展至6月12日。60幅作品皆是黑白照,年代涵蓋1980年至2015年,依題材分成「土地」、「人情」、「鄉景」3大項目。鍾永和鏡頭下的台灣,既沒奇觀異景也無名人要事,只有碾米廠的看報阿公、村莊媽媽懷抱嬰兒、挑扁擔的農人,以及淡水河畔的小舟、沿街叫賣的麵茶攤、堤防上的養鴨人家等等。 影像配上感性短文 每一幅作品都配上鐘永和個人真摯樸實的感性短文,蘊藏他對鄉城人文生活的關注。如:1993年在台中豐原拍的「童年玩伴」,鏡頭下的孩童天真活潑又淘氣,這是每個人都曾經有過的經驗。攝影家透過文字抒發感慨,「好像什麼都會饒過你,就是歲月不饒人」,雖說如此,「只要沒所求,生活一樣自由自在。」同年拍攝的「河岸之境」,背景是台北市大同區,畫面呈現的是一葉小舟靜靜擱淺於河面,鐘永和在一旁字卡寫著「早期曾有小舟橫渡的河岸對面,如今已成生活歲月回憶。」…
作者:
陳淑英
頁數:
84
客委會與台北藝術大學合作,訂6月4日於國家戲劇院推出全新大型客家音樂歌舞劇《香絲‧相思》,以客家作家龔萬灶的散文〈油桐花〉為藍本,講述一段浪漫又遺憾的愛情故事。 2007年,客委會首次委託台北藝術大學製作全球第一部大型客家音樂歌舞劇《福春嫁女》受到熱烈迴響後,便積極以音樂及戲劇方式推廣客家文化。經過近10年等待,客委會再度與北藝大合作推出全新歌舞劇《香絲‧相思》,呈現客家音樂、戲劇及舞蹈表演藝術的全新感官體驗,顛覆大家對客家傳統表演藝術的印象,並進一步拓展客家表演藝術觀眾群。 10年前的《福春嫁女》以莎士比亞名劇《馴悍記》為藍本,將客家戲劇語言、舞蹈、音樂、服裝、傳統禮俗及建築環境等元素共創劇作中,著重揭示客家文化兼容並蓄、勇於開創、新舊融合的現代精神。《香絲‧相思》全劇則以客籍作家龔萬灶的散文〈油桐花〉為藍本,講述一段浪漫又遺憾、細膩又質樸的愛情故事,是一齣富涵詩意的客家歌舞劇。 言而未說愛情徒留遺憾 《香絲‧相思》故事時間橫跨1950到70年代,述說劉家患有殘疾的女孩滿姑,與製炭學徒李木生互有情愫,可是,李木生很猶豫,工作才初起步、未出師,根本不敢說迎娶的話;滿姑也因為自卑,不敢告白內心的情意,只能趁著夜間睡前向劉家另一名女性—養童媳平妹訴說。…
作者:
陳淑英
頁數: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