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 |NO. 34 │ 520後兩岸形勢
520蔡英文就職演說未提「九二共識」,但因首次提及中華民國憲法和兩岸人民關係條例、捍衛中華民國主權和領土,並願努力維持溝通機制和制度化交往,有大陸涉台學者第一時間解讀為「善意的」、「向著正確方向邁出一小步」,美國前官員也表示「北京反應不如想像那麼糟」。 或許正因如此,儘管大陸國台辦負責人在四個小時後發表談話,稱該講話是「一份沒有完成的答卷」,但台灣普遍認為大陸「雖不滿意,但可忍受」。也因此,當國台辦525在記者會上嚴正指出「九二共識」是「一道繞不開的必答題,沒有任何模糊空間」,大陸學者紛紛批評蔡英文「敷衍了事」、「沒有誠意」時,台灣不少人認為大陸在態度上做了180度的轉變。 其實,仔細推敲國台辦兩次正式發言,即可知其不僅有一貫性,並有下述幾點新意。而且,若前後兩次發言語氣確有不同,是誰造成的,才值得探究。 其一,從2008年以來,大陸一直認定「九二共識」是涉及兩岸根本性質的問題,也是大陸對台的最大善意,此態度從未改變,對新政府也無新的要求,反倒是堅稱要維持兩岸現狀的蔡英文,既不承認「九二共識」,又不願以其他方式表達「兩岸同屬一中」,如此迴避態度,讓大陸無法接受。 其二,由於台灣年輕人受「文化台獨」的影響至深,大陸對各種形式的台獨警覺性大大提高,也表明「反對一切形式的台獨」。不料,教育部長上任第二天就迫不及待宣布廢除「課綱微調」,暴露出蔡英文縱容或刻意主導「文化台獨」,大陸不得不嚴詞警告,以免自失立場。…
作者:
紀欣
頁數:
1
台灣漁民在沖之鳥礁海域被日本扣押後,馬政府立即派出海巡署船艦護漁,但蔡英文一上台,政策就馬上轉彎。 4月25日,台灣政黨交替前夕,在日本最南端的沖之鳥礁海域,屏東籍漁船「東聖吉16號」遭日本海上保安廳船艦扣押人船,台灣輿論譁然。日方的理由是,漁船侵入其排他性經濟水域(EEZ),這是繼2005年10月、2012年6月,台灣漁船第3次在沖之鳥礁海域遭日本扣押。 日硬拗沖之鳥礁是「島」 就沖之鳥礁的地位,日本的主張跟國際上的認知迥異。《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第121條對島嶼的定義是「四面環水並在高潮時高於水面的自然形成的陸地區域」、「不能維持人類居住或其本身的經濟生活的岩礁,不應有專屬經濟區或大陸架」。沖之鳥在滿潮時,僅約3個塌塌米大,根本無法在上面生活,事實上也沒人住,怎麼能算是島呢?大陸、韓國也都認為它是礁。然而,日本堅持,沖之鳥是「島」,可以擁有EEZ,其面積有40萬平方公里比日本國土還大。日方官員辯解「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確立了沖之鳥『島』作為島的地位;並有EEZ」,因為沖之鳥「島」兩個小「島」在漲潮時還「露出海面」,那不是岩礁。 可是,日本迄今從未說明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或聯合國大陸架界限委員會(CLCS)是如何、何時確立沖之鳥礁是「島」的。日本不拿出客觀事實或證據來證明沖之鳥「島」,卻反過來指稱台灣外交部以前說過「(是島或礁)在國際法地位仍有爭議」,這次是因台灣漁船遭逮,馬英九政府才突然倡議沖之鳥是礁,4月27日還要求各級政府機關用語,未來均稱為「沖之鳥礁」。日本有輿論聲稱「不能容忍(台灣)這種『片面』的見解」。日本媒體甚至評論馬英九在卸任前態度轉變,故意煽起台灣輿論,想要在下台後也維持影響力,並牽制新政府的對日關係。…
作者:
李中邦
頁數:
6
一 蔡英文政府趕在就職後第一個上班日,急急如律令般做了兩件事:對沖之鳥礁立場退縮,撤告太陽花暴力攻佔行政院。 兩件事其實是一件事:把國家利益拿來巴結自己人。 二 第一天內閣備詢,民進黨立委本該質詢,但卻站在質詢台,爭相涎著臉,對官員拍馬屁,諛詞排山倒海般敬獻。…
作者:
黃智賢
頁數:
8
聯合國2758號決議對台灣的影響,不只是被逐出聯合國而已,而是偏安思想從此萌生,但從歷史來看,任何政權只求苟安一隅,下場都不好。 俗話說「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本來參與世界衛生組織(WHO)與否,跟台灣的醫療好壞並沒有太大關連,但台灣偏偏就有一群庸人想藉此與中國大陸較勁,以為可以突破世界對「一中原則」的底線。2003年SARS風暴起,扁政府打響了這場「加入WHO」的戰役,之後由於大陸對馬英九政府的善意,台灣自2009年開始以觀察員的身分出席WHO年度大會(WHA)。 5月6日台灣再度收到WHA的邀請函,只是加註了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及「一中原則」,這一舉拆穿了藍綠國王的新衣,綠的很阿Q地說,2758號決議「無關一中」,藍的則必須面對在世界上一中不是指你的難堪事實。更重要的是,2758號決議見證了國民黨為了保住自己的偏安小朝廷,如何放棄了孫中山先生救中國的第一要件—民族主義。 向漢賊兩立妥協 過去,在國民黨的宣傳裡,不斷強調他們是「漢賊不兩立」,因此,當聯合國1971年10月25日做出2758號決議前,我方先一步退出聯合國以示抗議。但真相是如此嗎?…
作者:
林明正
頁數:
10
作者用簡單的數據與圖表,清楚解析台灣經濟的現狀與特性。 出口連15個月衰退 台灣今年出口與前一年同月相比,已連續15個月衰退。亞洲近鄰國家也一樣不好,新加坡連續19個月衰退,韓國16個月衰退,日本14個月衰退(圖1)。 2015年台灣全年出口衰退10%。主要原因:(一)世界最大市場─中國大陸進口衰退14%;(二)全球石油價格下跌一半造成各國石化產品出口值降低,並帶動其他大宗物質鋼鐵、小麥等價格下跌,全球通貨緊縮。因此,2015年全球出口衰退13.2%;30個最大出口國中,有19國衰退幅度更甚於台灣,如俄羅斯、澳洲、沙烏地阿拉伯、印尼、印度等。 目前大宗物質景氣已落底,價格回升中。全球景氣反轉回升,端看中國大陸景氣何時復甦,進口回升。…
作者:
張忠本
頁數:
12
3月上旬,孫中山先生逝世紀念日前後,筆者應僑委會之邀,到美國休士頓、芝加哥、紐約和華府四地,以「從海峽兩岸發展經驗看孫中山思想的時代意義」為題,做了幾場演講,並和聽講者交換意見,僑胞們都很關心當時發生的兩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是,民進黨籍立委高志鵬提案,要修正《國徽國旗法》、《總統副總統宣示條例》和《宣示條例》,主張廢除國父遺像,往後各種公職人員不必再對著國父遺像宣誓就職。另外一件事情則是,時代力量立委林昶佐質詢僑委會主委陳士魁時,要求僑委會重新定義「僑胞」,只服務由台灣出去的僑民,並且主張僑委會應該和外交部合併。對此,僑胞個個義憤填膺,除批評這些台獨人士心胸狹窄、見識短淺之外,也對海外僑社的動向和台灣的未來情勢表示憂慮。 對於海外僑情稍有瞭解的人都曉得,大量僑胞其實是台灣的資源,可以對台灣產生很大的幫助。過去,僑胞投資曾是台灣經濟發展的重要動能之一;外交情勢逆轉之後的台灣,有許多海外工作,是靠僑胞運用他們的在地資源,幫台灣打交道。就像陳士魁所言,僑委會所獲得的回饋遠大於其人力物力的付出。 以美國僑界為例,幾個大城市的僑社都有地產物業可以出租,不需靠僑委會的經費補助,反而是他們出錢出力,協助台灣拓展對外關係。台灣結交這些力量猶恐不及,現在卻有人想要切割! 事實上,就算是台灣出去的僑民,多數人對分化台灣同胞和中華民族的作為,也十分不以為然。新任紐約中華公所主席是出身屏東的台僑,他特別強調,除了少數獨派僑團外,僑界無分老僑或新僑,都很景仰孫中山先生,並對國旗有著特殊情感。…
作者:
龐建國
頁數:
15
民進黨版「促進轉型正義條例草案」號稱要「還原歷史真相,促進社會和解」,其實卻是爭奪話語權,建立「台獨分離主義」秩序的道具。 促進轉型正義條例草案》3月底經民進黨推出後,隨即以很快的進度舉辦了兩場公聽會,期間各界對該草案內容及執行問題提出不少批評,絕大多數的人皆了解,這是民進黨將「轉型正義」工具化,目的是要通過清理兩蔣在台統治歷史、清算國民黨不當黨產,作為弱化國民黨及「去中國化」的一環,如此解讀固然無誤,但低估了民進黨及獨派假借落實自由民主憲政之名,實質建構「台獨分離主義秩序」的意圖。 切割歷史以「去中國化」 首先應看到,在二合一選舉大勝後,民進黨挾立院過半的優勢,在新會期一開始即推出該草案一定具有特殊意義和意圖。對主張「台獨」的政黨而言,面對當前的時空背景、兩岸關係情勢,特別是在大陸以武力保台的威懾下,獨派不敢跨越「法理台獨」紅線,進行所謂的「革命造法」,但他們可以利用「選舉造法」推動政治轉軌,進行所謂「中華民國2.0」、「中華民國是台灣」的作業。 這樣才能明白該草案中民進黨特別採取「威權統治時期」用語的意義。民進黨以這個屬於政治統治、社會管理範疇的概念,置換了「動員戡亂」時期、「戒嚴」時期等屬非常時期的法制用語,將民眾曾經生活過的台灣光復、國共內戰、兩岸對峙及冷戰之下的歷史進行重新詮釋。目的是要通過立法,爾後可把兩岸間在一個中國脈絡下的法理與歷史關係和事實,刻意遮蔽、虛化連結,就像教科書把中國史與台灣史切割開來教學一樣。…
作者:
王武郎
頁數:
16
轉型正義包含釐清違法和不正義事件的真相,以及平反受害者並予以補償。在政黨惡鬥,凡是政治化的台灣,轉型正義有可能實現嗎? 支持西方民主的人士聲稱,實行西方民主能獲得「轉型正義」,有助於國家社會追求公平正義。轉型正義是對民主化以前,政府或有公權力者的違法和不正義行為做適當處置和善後工作。台灣已民主化多年,民進黨即將全面執政,在立法院提出了「促進轉型正義條例」,聲稱要實現轉型正義。台灣有可能實現轉型正義嗎?西方民主真能獲得轉型正義嗎? 政黨操作沒有真相與正義 轉型正義包含兩部分,首先,釐清違法和不正義事件的真相,其次,對受害者平反並予以補償及對加害者給予懲罰或至少譴責。由於違法和不正義事件發生的時間可能距今久遠,受害人和加害人多已不存在,補償和懲罰常難以真正實現,因此,轉型正義最重要的是釐清違法和不正義事件的真相,還世界一個公道。台灣能做到嗎? 台灣離轉型正義所追求的歷史真相還差得很遠,以二二八事件為例,根據綠營的版本,二二八完全是官逼民反,死難者多達數萬人,而造成二二八的罪魁禍首是蔣介石;另一方面,藍營則認為二二八起於一些親日者的挑撥,政府不得不使用武力平息暴亂,死難人數不及千人,即使處理失當,也是當時的地方官員,與遠在南京的蔣介石無關。藍綠兩營的二二八差距如此之大,就表示沒有獲得真相,何來轉型正義?沒有真相,政府對於二二八受害者的賠償措施就只是政治妥協,無助於追求公平正義。…
作者:
郭譽申
頁數:
18
《公民投票法》(下稱公投法)2003年11月27日在立法院通過,翌年1月2日生效。依據公投法,無論是針對全國性事務的全民公民投票,還是針對地方自治事項的地方性公民投票,程序都分為下列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由千分之五具投票權的公民(在全國性公投,約10萬人)提案; 第二階段:向地方選舉委員會或中央選舉委員會提案,並送公民投票審議委員會(下稱公審會)審核;若遭審核不符規定,提案便會被駁回; 第三階段:審查通過後,須由5%具投票權的公民(在全國性公投,約100萬人),於6個月內完成連署,才能啟動公民投票。 第四階段:公民投票,必須由過半數的選舉權人參與投票(即投票率50%),且同意票須超過投票人數的一半,公民投票才會有效通過。此謂「雙1/2門檻」。…
作者:
編輯部
頁數:
31
蔡英文拒絕「九二共識」,誤判形勢,遲早必然要付出代價,大陸短期固有兩難,但中美在南海直接較量,台灣極有可能被拖下水。長期而言,大陸勢必居於有利位置,台灣則絕對占不了便宜。 引發各方好奇或焦慮的蔡英文就職演說內容終於揭曉落定,與她在習近平3月5日談話前所發表的沒有差別,蔡已經確定堅拒承認「九二共識」與「兩岸同屬一中」的內涵,而且,就職演說有太多地方展現出隱性台獨宣言的本質,台灣是主體,提到41次,中華民國只是空殼,僅僅提到5次。大陸稱「是一份沒有完成的答卷」,態度不甚明確。是否會令台灣「地動山搖」,而且用什麼方式,產生了那些效果,還有待觀察。 誤判形勢必然付出代價 蔡英文之所以如此堅持否定「九二共識」有多方面的因素共同使然,最重要的還是上台的權力基礎考量,參照扁時期的作為與處境,她有信心不會如阿扁的造次,無論如何,最差的情況就是阿扁時期那樣,兩岸之間還是能有進展。她極可能與美日有一些尚不為外界所知的諒解與承諾,令她認為勇敢地否定到底會有外援,大陸莫奈她何,自此將奠定台灣往後的政治新局,延續李登輝的「餘生」未盡之業,成為台灣史上「現在就是那一天」的斷代人物,這可能是最大而無窮的誘惑力泉源。 大家都關心台灣經濟在兩岸緊張與冷衝突的環境中如何發展的問題,一向主張「從世界走入中國」的她,似乎已經有不需要走入中國的跡象,新南向成了新藍海,「新南向政策的重要精神,就是把東協當成台灣內需市場的延伸」。東協可當內需市場,大陸市場的重要性自然要降低。不過,這種規劃似乎想的比說的美妙,說的比唱的好聽。…
作者:
朱駿
頁數:
32
蔡英文在就職演說中,首先就講到政府上台就是要來解決問題的,也提到要讓年輕人有未來,接著她花了大篇幅講述青年人才的培育與照顧,其中多次提到年輕人薪水太低,卻沒提出什麼辦法改善這一種情況,僅使用「從根本結構來改變」這種空泛且模糊的用詞帶過,令許多社會新鮮人失望不已,也更加不知所措。 另外,在其提出的新南向政策當中,蔡英文認為台灣未來的商機應該朝向東南亞發展,但眾所周知,南向政策過去就已經實行過,非但沒有使台灣成功南進,還因為種族及語言隔閡害得台商人財兩失,蔡英文始終沒有講清楚,她有什麼新辦法可以對過去南向政策的缺失做大幅度的改進,如果沒有,豈不是再次拿台商及青年當白老鼠?又有誰敢放手南向呢? 何況,台灣現在面臨產業轉型,已經不同於以往勞力密集的年代,但東南亞很多區域卻仍停留在勞力密集階段,台灣青年若前往當地,能夠有效利用當地的資源創業,或找到理想的工作嗎? 從另一個面向來看,大陸是現在全球市場最火熱的地方,尤其台灣人在當地具有文化及語言的優勢,再加上大陸政府給予多項優惠,使得大陸成為台灣青年最熱議的創業及就業基地,台灣青年將何去何從,正考驗著台灣青年人的智慧。 尤其,蔡英文始終不承認「九二共識」,大陸已決定將暫停官方與半官方交流,這讓台灣青年人惶恐,怕痛失在大陸創業的商機或就業的機會。…
作者:
李成蔭
頁數:
35
5·20蔡英文隻字未提「九二共識」,繼續打模糊戰術。今後唯有有效遏止台獨,才能讓台灣走回正道。 蔡英文在就職演說中,把對兩岸關係的論述放在「區域的和平穩定發展及兩岸關係」部分,實際上是把兩岸關係與國際事務並列。 空心蔡還是空心菜 關於兩岸,蔡第一句首先說:「兩岸之間的對話與溝通,我們也將努力維持現有的機制。」但就在九天前,民進黨才在立法院主導通過「公民投票法修正草案」,決定自蔡英文上任後實施—所有兩岸協定等對話溝通機制必須先達到立法院3/4投票標準,再經全民公投得票過半才能正式通過,台灣媒體都認為這是民進黨徹底封殺了未來兩岸交流的可能性,這一草案甚至可能溯及兩岸此前已經簽訂的協定等機制。更何況,在不承認兩岸同屬一個中國這一政治前提的情況下,蔡英文要用什麼方法來維護兩岸現有對話溝通機制? 接下來,蔡英文說尊重1992年歷史事實及之後雙方交流、協商所累積形成的現狀與成果」。然而,民進黨不僅竭力推動「去中國化」教育、奉行台獨、媚日史觀,並處處掣肘、不斷破壞兩岸交流及協商。難道你們已忘了自己「逢中必反」的嘴臉?你們忘了,大陸人民可不敢忘。拒不承認「九二共識」核心意涵的蔡英文當局,也不可能對過去這些作法有什麼本質改變。…
作者:
曾率
頁數:
36
被視為政治禁忌的「一國兩制」,卻極可能是台灣的宿命。要減少台灣人在兩岸統一時的不適應,政學界、媒體應用心研究其利弊,並客觀公正地看待港、澳「一國兩制」的實踐。 1997年香港回歸,1999年澳門回歸,先後實施了鄧小平在1980年代初期提出的「一國兩制」。如今香港實行「一國兩制」已近19年;澳門也16年多,其經驗與利弊,足供台灣參考。而一向傾台獨的民進黨在5.20全面執政後,會直接面對始終堅持以「一國兩制」方針處理兩岸問題的大陸政府,雙方關係將如何變化,值得觀察。 國際視兩岸為「一國」 聯合國是當前世界最主要的國際組織,有193個會員國。世界上所有主權獨立的國家,都是聯合國的會員國。這193個會員國中,171個是中國大陸的邦交國;21個是台灣的邦交國。不丹是聯合國會員國,但與兩岸都沒有外交關係。梵蒂岡不是聯合國會員國,可是與台灣有外交關係。所以,台灣一共有22個邦交國。 以數量而論,聯合國會員國中89%是大陸的邦交國;只有11%的會員國是台灣的邦交國。但如以總人口數與經濟產值來論,台灣邦交國的總體實力,加起來可能還比不上一個越南。換言之,台灣邦交國的總體實力只占世界百分之一的比重。…
作者:
薛中鼎
頁數:
38
台灣技職教育體系完備,「專生本」原本是吸引陸生赴台的一大亮點,但因台灣始終未廢除「三限六不」,造成招生成效不彰。台灣若想爭取陸生來台,就必須調整防衛心態。 自2016年起,陸生赴台攻讀 「二技」進一步擴大開放。這對於兩岸教育界無疑是一大喜訊,既為大陸的大專生提供了更多的求學機會,也為台灣的大學提供了更多的生源。只是,推行陸生赴台攻讀二技政策已有時日,此次擴大招生規模能否取得預期成效,外界高度關注。 台灣技職教育優勢明顯 技職教育是台灣教育體系的一大亮點,對台灣經濟發展扮演著重要角色,尤其在1970年代台灣經濟快速發展時期,為台灣各項產業提供了大量優秀的技術人才,對台灣博得「亞洲四小龍」稱號有著功不可沒的成績。總體看,台灣技職教育的特點和優勢主要表現在:…
作者:
鄒夢瑩
頁數:
40
美國戰機、軍艦一再擅闖中國在南海的島礁海域,頻頻向北京施壓。而過去在南海問題上堅持中間路線的俄羅斯,最近在北太平洋設置軍事基地,並與大陸進行聯合軍演,莫斯科對南海的態度似乎正出現變化。 南海情勢日益嚴峻,在美國軍艦、戰機不斷硬闖中國大陸島礁海域,企圖以武力試探中國底線,又透過G7峯會聲明、國際仲裁,以政治和法律手段向北京施壓之際,俄羅斯戰機頻頻逼近美國機、艦外,俄軍亦開始在北太平洋設置基地,並準備與大陸再度舉行聯合軍演。過去一再主張在南海問題上保持中立和局外立場的俄羅斯,最近態度的轉變非常值得注意。 中俄都反對美部署東亞 俄亞太問題專家史科塞列夫(Владимир Скосырев)指出,近來中國與美國和菲律賓在南海正悄悄地進行一場劇烈的博弈行動,日本、台灣加入美國陣營,俄羅斯卻站在中國這一方。西方觀察家認為,這場區域衝突未來極有可能演變成世界大戰。北京強烈指責,這是由於美國企圖建立區域同盟,所以才造成目前亞太緊張局勢升高。…
作者:
姜書益
頁數:
44
朴槿惠繼5月1日帶領236家大中小企業界人士成功訪問一向與北韓關係「麻吉」的伊朗後,5月25日又出訪非洲三國與法國,表面上是推動經貿外交,骨子裡則是針對北韓,「拔樁」意味濃厚。 以伊朗來說,一般的認知是,北韓和伊朗的關係,特別在軍事交流和核武方面非常緊密。相較之下,南韓和伊朗雖早在1962年建交,但雙邊關係泛泛,此次朴槿惠直攻,讓伊朗領導人親口說出反對北核,氣壞了金正恩。 其實,北韓早已嗅到南韓的意圖,提前於4月18日派出外長李洙墉專程訪美,會晤伊朗駐美大使,先行打「預防針」,以免南韓破壞伊朗與北韓關係得逞。惟李洙墉該次訪美「灰頭土臉」,不僅美國國務卿凱瑞拒絕見面,李在美的活動也被限制。顯然,在制裁北韓核武問題上,美國和南韓立場與行動一致,李沒帶任何「禮物」來就甭談。 美國與南韓想的這份「禮物」是指北韓放棄核武。今年以來,北韓持續又密集地試射核武與飛彈,一方面是向美國和南韓武嚇,另一方面是為慶祝5月6日北韓第七屆全國勞動黨大會。…
作者:
劉順達
頁數:
47
5月中旬,美國針對中國大陸的軍事報告出爐,它不僅批評大陸在南海建立軍事據點,也蓄意渲染「中國威脅論」,嚴重損害中美軍事互信,居心叵測。 5月13日,美國國防部向國會提交了《2016年度中國軍事與安全發展態勢報告》,強調中國大陸在南海通過精心設計的戰略,製造地區緊張情勢,並持續加強對南海海域的控制。 該報告指出,大陸過去兩年在南沙群島7個島礁上進行填礁建島工程,使這一區域增加近1,300公頃的面積,其中包括3條3,000公尺長的飛機跑道,並興建深水港口及物流、通訊和情蒐設施,預料未來一年,會繼續加建通訊和監察系統,讓大陸得以利用人工島礁作為民、軍兩用基地,提升在南海的影響力。 護衛主權並非向美挑釁 華府特別關注的是,北京在南海島礁建設所展示的決心;2015年持續派出海岸防衛隊和海軍船艦前往有多國間主權爭議的東海及南海,在這些區域有一種近乎常川駐紮的傾向。…
作者:
趙國材
頁數:
48
中國大陸將2016年的財政赤字率提高到3%,同時進一步減稅降費、減輕企業負擔。除了輔助「供給側改革」外,其實是為提振公共投資,避免經濟持續下行。 財政乃「庶政之母」,賦稅為「財政之基」,有健全之財政與稅賦制度,才能確保財源無虞、維持政務之推動、發揮政府權能、促進經濟發展。2015年中國大陸經濟成長率降至6.9%,創下25年來新低紀錄;今(2016)年第一季僅6.7%,低於去年第4季的6.8%。在人行多次降息、降準注入流動性的寬鬆政策效果有限下,只得另闢蹊徑,讓財政政策有望成為未來的救世主。因此,在編列財政預算時就格外顯得重要。 據新華網報導,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今年3月初的第12屆全國人大第4次會議上表示,中國擬安排財政赤字人民幣2.18兆元(以下同),比去年增加5,600億元;而且將赤字率提高到3%,同時進一步減稅降費、減輕企業負擔。究竟,這些重大財政調整的葫蘆賣什麼藥,本文將一窺堂奧。 赤字率升 臨國際警戒線…
作者:
李沃牆
頁數:
52
西方國家至今掌握社會科學的話語權,也從而制定國際社會的規則和標準,這阻礙大陸進一步提升影響力。大陸未來不單要以國家硬實力作後盾,更要樹立中國社會科學的話語權。 中共十八大以後,大陸將外交戰略從「韜光養晦」調為「奮發有為」。隨後,大陸提出了「一帶一路」戰略,創立了「亞投行」,並強勢維護東海和南海主權。大陸領導人密集出訪,身影遍布全球,以彰顯中國的國際影響力。國際社會普遍感受到,大陸不僅迅速崛起,而且扮演愈來愈重要的國際角色。在這種背景下,大陸學界的社會科學話語權意識也越來越強烈,他們清楚地認識到,西方國家主導社會科學話語權阻礙了大陸進一步提升國際影響力。因此,要使大陸成為真正的強國,必須在增強國家「硬實力」的同時,爭取社會科學話語權。 西方掌握當今的話語權 在日常生活中,權力現象無處不在,尤其是政治權力現象。權力發生在兩個不對等的主體之間,因而我們對權力最直觀的體會就是支配與服從。如果可以清楚地感受到權力及其運行機制,並對其加以約束規制,這些權力就是「有形的權力」。此外,還有一種「無形的權力」,這就是話語權。之所以稱它為「無形的權力」,原因在於,我們通常體會不到這種權力的存在,對它的服從往往也是不自覺的,因而也就忽視了對它的防範。但是,生活尤其是政治生活中,它又無處不在,並服務於掌握話語權的一方。 當今世界由西方國家主導,非西方國家處在國際格局中不利的地位。西方國家的主導地位不僅依賴於國家實力較強,還依賴於建立在國家實力基礎上的話語權,尤其是社會科學話語權。由於西方國家掌握著社會科學話語權,所以,國際社會中的規則和標準基本是由西方國家制定,非西方國家僅扮演服從的角色。…
作者:
李龍
頁數: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