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NO.39 │ 台灣還剩多少中山思想?
從蔡英文的雙十演說三次強調要「維持現狀」,也首度呼籲中國大陸要正視「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到國民黨主席洪秀柱宣布將於11月初在北京舉辦「兩岸和平發展論壇」,立即遭致國民黨立院黨團要求她必須在「洪習會」上強調「一中各表」,再到三名大法官被提名人居然在接受立委審查提問時主張「兩岸是特殊國與國關係」、「台灣不是正常國家」,在在顯示兩岸定位不清楚是台灣社會分裂、兩岸關係陷入僵局的最大癥結。我們認為,台灣朝野政黨已到了不得不認真對待兩岸定位的時刻,也必須有以下幾點認識。 其一,大陸一方面認定「九二共識」是過去八年兩岸保持良性互動的共同政治基礎,一方面強調「對台大政方針不會因台灣政局變化而變化」,這表明只要民進黨政府承認「九二共識」,兩岸即可繼續良性互動。如此善意,蔡英文豈會不懂?何況,蔡英文自己也表示要「在既有的政治基礎上」維持現狀,有何理由不沿用「九二共識」? 其二,打破僵局的關鍵並不在於特定「名詞」。蔡英文若是因個人面子或政黨考量,不願沿用「九二共識」,當然可以採用其他方式表述兩岸定位:不論是「兩岸同屬一國」,或是「兩岸關係不是國與國的關係,也不是『一中一台』」,都符合中華民國憲法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的規定。如此表述,既可杜絕「民進黨政府將走向文化台獨、法理台獨」的悠悠眾口,也能防止任何在朝為官者違反該政策路線,更能改善當前的兩岸關係。 其三,國民黨一向標榜反對台獨,儘管馬英九在講「九二共識」時總不忘提「一中各表」,但他不僅自己講過,依據憲法,兩岸「既非一邊一國,也不是兩個國家,而是一國兩區:大陸地區、台灣地區」,也曾授權榮譽主席吳伯雄在「吳胡會」上說:依據現行法律,兩岸定位為「一國兩區」、「一中架構」。 大陸整理的「馬習會」談話內容也顯示,閉門會議時雙方都同意:兩岸關係不是國與國的關係,也不是「一中一台」,而是一個國家內部的關係。在野的國民黨與其為如何表述「一中」爭執不休,甚至發動路線之爭,讓仇者快、親者痛,還不如率先提出「兩岸同屬一國」、「兩岸關係是一個國家內部的關係」正面表述,以凸顯它與民進黨有根本性的差異,又可避免因如何表述「一中」紛爭不斷。…
作者:
紀欣
頁數:
1
蔡英文正在走李登輝後段和扁朝時期的兩岸對抗路線,問題是,蔡英文除了姿態比李、扁高之外,能力和籌碼恐怕不如遠甚,而這正是台灣最大的危機所在。 從給黨員的公開信、美國《華盛頓郵報》和日媒《讀賣新聞》專訪、國慶演說,蔡英文一連串「告白」,不僅完全無法打開對岸緊閉的對話窗口,反而引來更尖銳的批判,甚至出現「武統」已經定出時間表的網路熱議;不論蔡英文是否真心尋求化解兩岸目前的僵局,如果蔡英文不改變建立在傳統綠營對抗中國的過時意識形態,她將迎來從冷和轉向對抗的兩岸關係。 對比三位先後對北京採取對抗策略的李登輝、陳水扁和蔡英文,蔡英文現在面對的是台灣籌碼盡失而大陸國力突飛猛進、兩岸軍力懸殊落差越來越大。當年握有龐大政經實力的李登輝,尚且在就任初期擺低姿態,力求穩定政局,即使面對1995、1996飛彈危機,李仍隱忍直到1999年才提出「兩國論」,並且為避免大陸反彈過大,之後又自我放棄該論調。而陳水扁就任時,大陸正經歷改革開放的陣痛期,亟需台灣資金和技術的挹注,而且為緩和兩岸軍機在台海中線的危險接觸,陳水扁以「四不一沒有」,爭取到北京對他「聽其言、觀其行」的緩衝期,陳水扁才能在朝小野大的政局中逐步站起來。 回顧李扁兩岸政策的轉折 回顧李登輝和陳水扁的言論,李登輝甫繼位時,反覆強調他是蔣經國的接班人,不但言必稱中華民國、也以捍衛中華民國憲法力抗民進黨的制憲主張;並且制定國統綱領、成立國統會、推動兩岸兩會機制,開啟辜汪會談的兩岸關係高峰期;可以說,沒有早期以藍營正統自居的李登輝,絕對不可能和對岸打開高層對話的窗口,沒有「九二共識」,也絕對無法上演「辜汪會談」、建立起兩岸兩會的協商機制。…
作者:
陳建仲
頁數:
6
從蔡英文這次國慶演說可以看出,馬英九的「維持現狀」、「一中各表」已成為她外攻北京、內鬥國民黨的工具。馬英九對此不知做何感想? 蔡英文去年訪美之後,多次表示,如當選總統會在「中華民國的憲政體制下維持現狀」,馬英九多次嘲諷,並說那是他的路線,言下之意,蔡抄襲他,並質疑蔡如果不承認「九二共識」,如何能「維持現狀」?人類的歷史本來就很嘲諷戲謔,馬沒說錯,女版馬英九確實抄襲了他的路線,而且在他的基礎上,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維持現狀是國民黨的創作 「維持現狀」長期以來是國民黨力主的兩岸關係模式,民進黨則是用〈台獨黨綱〉、〈正常國家決議文〉、〈台灣前途決議文〉來表達要改變現狀。很無奈的,人類歷史的巨輪永遠不會停歇半刻,「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世界一直在改變」是世界不變的真理,就這個角度而言,相較於國民黨,民進黨目前站在事實基本面之向量力的上風上手位置,只是世界不是只有國、民兩黨,國、民兩黨中的上風上手一旦出手,台灣可能豬羊變色,變成下風下手,可能還接不上手! 從1949年以來,兩岸情勢不斷改變,1978年大陸改革開放以來,迅速地向有利的方向發展。如今速度加快,程度加深,也就是說,實質的「現狀」從來沒有被維持住過,否則,台灣不是今天這副德行。事實就在眼前,狡辯只會增加自己的屈辱。…
作者:
朱駿
頁數:
9
蔡英文任命宋楚瑜為今年APEC領袖代表,消息傳出至今,眾說紛紜,有謂宋可能去不成,作者則認為只要宋保持低調,應可如期參會,但能發揮的功能恐怕有限。 在今年國際民航組織(ICAO)會議被拒絕於門外之後,即將於11月在秘魯召開的APEC經濟領袖高峰會,總統府不久前已宣布由宋楚瑜代表出席會議。消息傳出至今,眾說紛紜,有謂宋可能參會,也有謂大陸一定全力打壓阻斷宋參會。究竟,宋是否能夠成行,能否發揮作用,確實是值得關注的要事。 宋應在行前保持低調 首先來看宋能否成行?如果從ICAO年會台灣被拒絕參與來看,大陸應該會持續阻封台灣的外交空間與參加國際活動的機會。但從10月初消息公布迄今,大陸僅以「台灣參會必須依照APEC備忘錄的相關規定來參與會議」。這是大陸到目前為止針對此事一貫的態度與動作,而且北京似乎抱持不阻撓、不交談、不接觸的「三不」原則來處理宋參會事宜。 由以上判斷,宋應該有機會參與會議,但想要達到一些意外的收穫或邊際的效果,應無機會。宋行前保持低調沉靜,會中規矩參會,會後不要張揚,應該是較好的應對之策。否則會否生變或帶來不意的壞訊,對宋絕非好事,務宜三思而後行。…
作者:
李華球
頁數:
12
國者人之積,人者心之器,國家在變,社會觀感凌駕了法律,反而導致轉型不正義。郭冠英遭迫害與國民黨黨產被沒收,都是一個道理。 其實把這兩人對稱排比是不對的。 蕭曉玲是台北中山國中音樂老師,她因「在課堂上大肆謾罵及批評與渠政治立場不同之教師。熱衷台獨,辱罵學生,行為不檢、有損師道。」2008年被開除教職,現在台獨上台,給她復職,賠償其九年薪資。人們不禁要問,那郭冠英呢?他不是更該平反、賠償,天文數字? 政治不正確就沒言論自由 這是不可能的,就是因為政治。郭是言論自由,蕭不是,是行為過失。一個是統、極統、愛國、中國人、中國政府:一個是獨、極獨、惡國、日本人、台灣民政府。但在台灣現在的政治氛圍下,郭注定被迫害,蕭必然要榮顯。…
作者:
伍思文
頁數:
14
前台北市中山國中音樂老師蕭曉玲於2008年被解聘後,近日柯文哲竟曲意迴護,予以復職,引起軒然大波,迄今仍餘波蕩漾。 我是社團法人教師人權促進會發起人之一、曾任該會第一、二屆祕書長四年,歷任三位會長林玉体、張國龍、鄭邦鎮,儘管都是綠色甚或深綠色,但在處理教師申訴案件時,絕對站穩教育專業的立場,只論是非曲直,不問立場藍綠,絕不護短,也不淪為不適任教師的避難所或幫凶,這是本會能獲社會的肯定和高度評價的關鍵。 針對此案,本人一直密切關注,曾從側面多方瞭解,蕭老師「牽拖」說是因反對郝龍斌市長的「一綱一本」,而遭政治報復,這完全是不當比喻,因當時不贊成「一綱一本」政策的大有人在,多認為根本有名無實,甚至侵奪教師的專業選書權,但也未聽聞遭政治報復。事實上,從學生和家長的投訴可知,蕭老師顯然是一位政治狂熱份子,常在課堂上引個人的政治偏見,刻意對學生進行政治洗腦,已經失去一位老師應有的立場和本份,甚至失去專業的教學熱忱。 多年來蕭曉玲一直挾持龐大的政治勢力,除有同屬深綠的監委錢林慧君刻意袒護,還利用綠色媒體曲解造假,最近還裹脅柯文哲市長,違法曲予復職。結果賠掉的是包括台北市法務局局長、教育局長、中山國中校譽、教評會委員、家長會,以及柯文哲一直在下降的民意支持度,實在得不償失。 筆者原先任教的國中有一位國文老師,也類似蕭老師對政治十分狂熱,經常在課堂上對學生灌輸個人的政治見解,刻意貶抑國民黨政府,甚至還在國文科段考考題做置入性行銷,惡意詆毀退伍老兵是米蟲,糟蹋國家公帑,引起軒然大波。但因她教學還算敬業,專業上沒有重大違失,因此學校也並未予以懲處,只做亡羊補牢,加強考前審題作業。蕭老師若非怠忽教學工作,捨本逐末,也不會遭致學生和家長的重大反彈,導致失去教職。…
作者:
石文傑
頁數:
16
孫中山先生是當今海峽兩岸甚至全球華人推崇的政治家,其革命事蹟,足以證明他是一位引領時代思潮的先驅者。今年適逢其誕辰150週年紀念,謹以此文追憶日據時期孫中山對台灣的影響。 眾所周知,激起孫中山革命決心的,正是清政府的甲午戰敗,台灣也因此役淪為日本殖民統治。但孫中山卻能於1900年來台策動惠州起義,這也是他亡命海外後首次的武裝革命,由於那時台灣剛割讓給日本,因而總讓人質疑他怎麼能來台灣?台灣人又如何知曉其革命事蹟? 利用日本建立革命基地 甲午之戰可以說是日本侵奪在華「利益」的一場戰爭。戰後,日本內閣致力安撫滿清皇室,拉攏張之洞等地方政要,另一方面也利用反清力量來牽制清廷,以防止清廷報復,而確保在中國東北的利益。 孫中山反清形象為人所知,是在1895年9月的廣州首義,清廷以「叛徒」下令要拿捕他。1896年倫敦蒙難事件後,孫中山已是日本政府亟欲拉攏的反清對象。在日本朝野的奧援下,殖民政府不僅讓陳少白來台灣組織興中會台灣分會,還讓孫中山以台灣作為策畫革命的指揮所,孫革命的訊息自然也藉由報刊從日本傳到台灣。…
作者:
劉碧蓉
頁數:
18
今年是孫中山先生誕辰150週年,大陸方面展開了各種紀念活動,彰顯他的歷史地位。的確,孫中山先生不僅是一個巨大革命行動的領導者,還是一個對中國發展建設有著宏圖遠見的思想家。21世紀的今天,我們仍能從他的論述中,找到經得起時空檢驗的諸多高遠洞見,作為追求「中國夢」的參考憑依。 孫中山思想的特性 孫中山先生建立其思想體系的時代距離今天已近百年,他的思想到了今天還能夠具有時代意義嗎?筆者的看法是,由於中山思想本質上的一些特性,使得他的國家建設理念能夠經得起社會變遷的考驗,展現歷久彌新的時代意義,這些特性包括「博大平正」、「調和持中」、以及「彈性開放」。 在「博大平正」的特性上,透過豐富的海外閱歷和寬廣的視野,加上本身的恢宏胸襟,中山先生周全地掌握了人類世界發展變化的主要脈動,以及後進國家發展建設所面對的主要問題。然後,析理出問題的來龍去脈和癥結所在,並且提出了平實可行的因應方案。 在「調和持中」的特性上,中山先生尊崇中國儒家正統思想的中庸之道,力求本身立場不偏不倚。他在剖析問題和提出辦法時,或許不如激進社會主義和放任資本主義來得犀利明快,但也避免了對於社會歷史情境的過當反應和誤入歧途。他透過兼容並蓄的思維架構,理性務實地在中西文化之間斟酌取捨,融會出他所期許的中國特色現代性藍圖和現代化道路。…
作者:
龐建國
頁數:
21
今年9月30日,北京天安門廣場前,依照往例豎立起了巨幅的孫中山像,很多台灣人不解,為何大陸會如此重視孫中山?但其實該反問的是,孫中山被尊為中華民國的國父,但他的理想在「號稱正統」的「自由中國地區」,究竟還剩下多少? 在台灣唱不唱國歌,居然變成是可以被討論的議題,很多綠營人士的理由是說,因為國歌裡面有「三民主義,吾黨所宗」這句歌詞,但他們不是國民黨,三民主義不是「綠黨所宗」,所以拒唱。但《中華民國憲法》開宗明義就說「中華民國基於三民主義,為民有民治民享之民主共和國」。因此,只要你是中華民國國民,三民主義就是你黨所宗,不管這「黨」字,是指政黨還是指人民,你都沒有拒唱國歌的道理。 棄民生主義淘空國產 孫中山說「民生主義,目的就是要把社會上的財源弄到平均」,而頭一個要解決的便是土地問題,解決的辦法是「平均地權、漲價歸公」,結果今天在台灣因為政策的變相鼓勵,讓許多人依舊把土地與房地產,視為投機炒作的有力賭具,不但未為社會增進工作機會、增進生產力,還導致一般青年苦無立錐之地。 在孫中山的理想中,節制資本的另一手段是製造國家資本,他認為事業應區分為私人與國營兩種,「規模過大為私人之力所不能辦者,如銀行、鐵道、航空之屬,由國家經營管理之。使私有資本制度不能操縱國民之生計」。但這些年政治人物以「改革」作藉口,假借「提高效率」為名,陸續將各項國營事業民營化,公有銀行一家一家送給私人企業、電信事業變民營、高速公路電子收費淪為私人生財工具、連民生必需品電都成了財團的搖錢樹,所有民生議題都大開孫中山思想的倒車。…
作者:
林明正
頁數:
24
中央銀行總裁彭淮南斬釘截鐵表示,將在後年任期到期退休,以前只要他一提起退休的話,立委們就會要求其勉為其難續任,這一次各界何以靜悄悄? 9月下旬,中央銀行總裁彭淮南明確指出將在2018年任期到期後退休,並堅決表示「這是我最後一項公職,也是我最後一個任期」。彭總裁說出這番話,無疑拋出震撼彈,然而竟未聽聞留人聲響。尤其是蔡英文,眾所周知她對彭極其肯定,傳言2012年第一次選總統時即有意請彭擔任副手,2016年第二次參選依然傳出找彭搭檔的新聞。何以這次對彭卸任宣言毫無回應? 彭淮南是一位很有意思的「台灣之光」。在政治界,他自1998年接任央行總裁至今18年,歷經李陳馬蔡四位藍綠的總統老闆;不只傳聞蔡英文三顧茅廬邀他合作出征,據說2016年朱立倫選總統時也曾徵詢過他的意願,由此可推知彭與國、民兩黨關係皆不錯。 就專業而言,彭淮南任內沒有出過什麼大錯,而且連續13年每年上繳1,800億元左右的盈餘給國庫,是穩定台灣金融的重要力量。他在國際上也擁有高知名度,屢屢在全球金融雜誌上獲獎,被譽為「13A」總裁。在蔡英文、林全施政滿意度低迷的此刻,彭淮南應該是新政府當中最具國際聲望的官員。然而當他表態不再續任,竟然沒有聽到蔡英文說「遺憾可惜」,令人不得不猜想此事是否隱含著什麼玄虛。 傳深綠人士是接班人選…
作者:
劉端翼
頁數:
26
「人民幣入籃」是全世界總體經濟發展的一樁大事,對亞洲區域經濟強權板塊的大挪移衝擊極大,對於中國經濟成長模式及產業結構轉型升級,乃至兩岸互動經濟的未來前景,都會產生莫大長期性的影響。 人民幣成為全球強勢貨幣 「人民幣入籃」自2016年10月1日起正式生效運行,讓中國對外經濟優先國政已然奮鬥十多年的人民幣國際化,邁出了最關鍵也最重要的ㄧ大步,人民幣也因此正式躍上了世界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的第三大關鍵貨幣(key currencies),並且成為全球金融經濟市場上的主要強勢貨幣(hard…
作者:
林建山
頁數:
28
兆豐金控前董事長蔡友才遭到羈押的理由若只是放款給潤泰集團267億元,則太匪夷所思。267億元與兆豐金控的全部授信資產3兆相比,或與潤泰集團(含南山人壽)資產4.4兆元相比,都微不足道。而且這267億元貸款至今沒有任何延遲償付本息情事;潤泰集團目前營運或財務狀況也沒有任何轉差或有立即風險的跡象;「違法」核貸,違了哪一條法,應明確交待。2000年前後,在本土及東亞金融風暴時,彰化銀行逾放款高達600億元,逾放率達8.5%,也未聞有追訴任何主管的責任,更遑論羈押禁見。 當前台灣金融體系有將近7.5兆元貸不出去的多餘資金,像潤泰這類客戶是各金融機構捧著錢亟欲爭取放貸的對象。 兆豐金控的前身之一,中國國際商業銀行,是台灣最早准許從事外匯業務的公立銀行。要進中國商銀服務,都要經過他們專辦的特考。早年能考進中國商銀與能進花旗銀行一樣,都是商科畢業生的首選。另一交通銀行也需要高普考資格,在各官股銀行中,兆豐員工平均素質最優。 過去多年兆豐銀行業績是台灣公民營銀行中的佼佼者。2015年兆豐銀每股盈餘(EPS) $3.27,在台灣公民營銀行排名第一;股東權益報酬率(ROE)…
作者:
張忠本
頁數:
30
曾祥鐸,1937年生於廣東興寧,1949年隨父母抵達香港,過了數年難民生活,自修國中、高中課程後隨父母來台灣。服役期間通過高中同等學歷檢定,1962年考上世界新聞專科學校,1963年重考進入台灣大學歷史系,1967年考上台大史研所,碩士論文寫的是馬克思研究,1970年獲碩士學位後至中興大學歷史系任教。1973年遭情治單位以「為匪宣傳」罪嫌逮捕入獄,被判4年徒刑,在新店與陳映真、李敖同期坐牢,後改判「保護管束」,入監14個月後重獲自由。 因是「政治犯」,無法再到公立院校任職,遂在東吳大學、世新大學歷史系任教,另長期在《中國時報》、《中華雜誌》、《世界論壇報》、《獨家報導》擔任主筆。1997年立法院通過政治犯平反條例,重新回中興大學歷史系任教,直到2000年退休。之後任東吳大學、世新大學兼任教授,北京聯合大學、開封大學客座教授。2009年10月1日,曾獲中共中央邀請,登上天安門城樓觀看閱兵大典。 曾祥鐸現為世新大學兼任教授,並在台灣廣播公司台北一台主持〈新聞論談〉節目。著有《解凍的時刻》(1981)、《李登輝批判》(1996)。 李問:您酷愛中西文史、又具國學底子,抱持濃郁的中國情懷,但現在的人都不大看書,年輕一代更受「去中國化」教育的影響,主張「愛台灣」、「台灣優先」,請問您怎麼解讀這種現象? 曾答:大陸改革開放不到40年,就從一個貧窮社會,發展到今天的繁榮,成為牽動世界的引擎。而且它不像從前的帝國主義國家或當代強權,憑打仗興起,而是和平崛起、經濟崛起。全球都在關注中國、要跟中國打交道,台灣竟因「台獨意識」作祟,捨同文同種的先天優越條件,逆向操作,刻意遠離中國,這與鴕鳥無異。…
作者:
李中邦
頁數:
32
蔡英文上台以來,陸續採取了一系列與國民黨不同的兩岸政策。其意圖是在「民意」的外衣下,裂解泛藍,消除台獨後顧之憂;另一方面分離兩岸關係,強化台灣主體性地位。 蔡英文上台至今的政治盤算,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向深綠靠近力抗大陸 5月20日至今,鑒於蔡政府絕口不提「九二共識」,使得兩岸關係迅速僵化,不僅官方往來被迫中斷,其他交往也隨之趨冷,過去8年積累下來的互信基礎恐將蕩然無存。以陸客赴台觀光旅遊為例,無論是團體遊還是自由行都跳級降,就連以往陸客必去的著名景點也變得景象慘澹。 兩岸關係的不明朗,蔡政府難辭其咎。除了不承認「九二共識」之外,10月初蔡英文連番發表的台獨講話,亦表明其在推行台獨路線上或將越來越強硬,無疑將致使台海局勢更趨微妙。加上近來又提名主張「兩國論」的大法官候選人,更加暴露蔡政府欲以釋憲手段達到實質性台獨的政治算計。「維持現狀」淪為一句空話。照此發展下去,兩岸關係摩擦或衝撞無從避免。…
作者:
許川、林靜
頁數:
36
兩岸關係在520後陷入僵局,官方交流停擺、貨貿談判擱置、陸客急凍;長此以往將威脅百姓生計、經濟成長。筆者建議將金廈兩地規劃為「經貿和平特區」、先試先行,以化解兩岸僵局。 9月18日泛藍八位縣市首長與企業代表千里迢迢到北京拜會政協主席俞正聲及國台辦主任張志軍,尋求擴大地方經貿交流,終獲八大利多回應。筆者以為,短暫的利多,並非長治久安之策;將金廈兩地規劃為「經貿和平特區」、先試先行,化解兩岸僵局才是良策。 由反共跳板到和平試金石 金門是面對廈門港的蕞爾小島,由於歷史的際遇,數百年來飽受兵燹之災,難逃邊陲離島苦難的宿命。曾經,海的兩邊槍砲對峙;古寧頭大戰,一夕間聞名遐邇。曾經,我們說大陸生活於水深水熱之中;然而,勢隨時轉,廈門高樓大廈霓虹閃爍,其快速的發展讓金門忘塵莫及。 坦然言,金門解嚴已有24年光景;但自撤軍以來,議論金門該走向何方的聲音不絕於耳;舉凡「金門和平特區」、「金門經濟特區」、「金廈國際自由市」、「金門自由經濟示範區」、「金廈自由貿易區」及「金門特別行政區」云云,但始終流於樓梯響,均未能有所定論。筆者以為,應以「金廈經貿和平特區」作為兩岸和平試金石最為可行。…
作者:
李沃牆
頁數:
38
過去俄羅斯一直被認為在南海毫無影響力,不過9月12日中俄在南海聯合軍演,顯示俄國軍力不僅能確保本國安全,更可維護其在海外的權益。 南海是亞洲的火藥庫 南海地區氣候和政治情勢近來極不穩定,不僅經常發生颱風對域內國家造成災害,更因政治情勢動盪而不斷引發衝突。難怪西方學者認為,目前南海是「亞洲的火藥庫」,美國前國務卿季辛吉更斷言「第三世界大戰將從南海地區開始」。俄羅斯一直被認為它在南海毫無影響力,不過最近俄國國旗已在南海頻頻出現,顯示現在俄國軍力不僅能確保本國安全,更可維護其在海外的權益了。事實上過去幾年,俄羅斯一直在越南海域大陸礁層進行石油和天然氣開採,所以對亞太國家並不陌生。 如果想深入了解最近中俄在南海進行的聯合軍演,就必須深切了解2016年亞太地區的整個情勢,特別是7月12日海牙常設仲裁法庭對南海主權的裁決。在G20杭州峰會中,普丁總統支持中國不接受仲裁裁決,以及9月東協峰會的決議,同時也反對美國第七艦隊有在南海自由航行和巡弋之特權。普丁這些決定可說是俄國近代外交上的一項重大轉變,充分顯示莫斯科在亞太地區越來越有其獨特見解,而且更能表達其本身的主張,所以華府和布魯塞爾紛紛指責莫斯科試圖使南海情勢「複雜化」。 俄在中越之間面臨選擇…
作者:
姜書益
頁數:
40
蔡英文政府再三向日本示好,讓「親日」更加成為台灣政治、社會一股不可自拔的「迷思」,但仔細觀察就會發現,不論是南海仲裁或ICAO大會,台灣都遭日本落井下石,「親日」並沒有多大效益。 今年參與國慶約360位的外賓中,來自日本的就占了三分之二,當天中午蔡英文更在總統府內宴請日本議員團。台灣官員和日本官員見面有諸多限制,但現今日本議員個個可長驅直入台灣總統府,甚至在府內用餐。如果參照日本對台灣的實質作為,真叫人納悶:是台灣沒別的朋友了?還是已不計代價向日本一面倒? 蔡英文挨日本兩記悶棍 蔡英文就職時就明言要深化與美、日的合作,然而,迄今台灣獲得什麼回饋?7月12日南海仲裁的裁決出爐,台灣實質管理的太平島被判為「礁」,嚴重損及台灣在該島主張大陸架和專屬經濟區(EEZ)的權益,日本不反省自己在沖之鳥礁的霸道、貪婪作為,號稱「友台」的安倍首相、岸田外相還頻頻向國際社會嚷嚷該判決「具法律效力」,應該遵守,面對這種傷害,換成韓國或其他國家,早就演成外交事件了,可是台灣非但不敢吭氣,更繼續要與日本哥倆好。 隔兩個月,三年一次的國際民航組織(ICAO)大會,9月27日在加拿大蒙特婁舉行,2013年「中華台北」以主席「特邀貴賓」的身分參加,這回推測是因蔡政府不承認「九二共識」,致使台灣未獲邀請。會前的9月23日,日本官房長官菅義偉只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支持台灣「以某種形式」參與;這和美國說支持台灣「有意義的參與」一樣,是一句沒意義的空話。儘管蔡政府仍派出民航局副局長何淑萍率隊前往,但9月29日台灣駐加拿大代表處舉辦外交酒會時,美、日代表卻未到場。…
作者:
李中邦
頁數:
43
有人說蔡英文像德國總理梅克爾,甚至還有人稱蔡英文酷似英國首相柴契爾夫人等,就是沒人說蔡英文像鄰近韓國總統朴槿惠,但蔡朴二人最近都面臨內憂外患,其命運有不少相似之處。 朴槿惠最近民意支持率下跌至26%,是上任以來的最低記錄。這代表兩項危機:一是傳統鐵票已成昨日黃花;二是執政變成「跛腳鴨」,剩下一年餘任期,恐怕只能在朝野「吵吵鬧鬧」黑暗中度過。「韓國首位女總統」的光環怎麼完全不見了呢? 韓國天災人禍不斷 「天災」不斷。首先是世越號船難事件高中學生死傷慘重,至今這批學生家屬不相信政府的調查結果,持續抗爭中。其次是政府處理MERS疫情手忙腳亂,錯誤百出。不幸,今年又發生史上首度5.4級地震,救災中心「後知後覺」反應緩慢。這些災禍全算到朴槿惠一人身上。 更令人失望的是「人禍」。上自國務總理、部長,提名人選連續落馬;下至各部會司、處長的人事,都有朴槿惠的一隻手「伸入」,安排選舉功臣及自己口袋裡的人。問題是,這些親信中有不少被反對黨捉住辮子。…
作者:
劉順達
頁數:
46
俄羅斯2015年9月30日在敘利亞展開軍事行動,旨在幫助阿薩德政府奪回首都大馬士革郊區及阿勒坡省等地區的控制權,至今已有一年時間,成效相當顯著。但俄羅斯的動機及目標為何,始終受到關注,也將影響敘利亞的未來。 一年前,俄軍剛剛抵達敘利亞時,敘利亞政府軍已經岌岌可危。俄羅斯的行動開始時,許多西方分析家估計,俄軍沒有實力進行遠征作戰。但一年來的形勢發展,俄軍在敘利亞的表現令西方觀察家們刮目相看。一年過去了,俄羅斯仍不願意與反對派武裝組織,以及美國領導的聯軍,達成任何實質性的停火協議。 俄羅斯真正的目標何在? 俄羅斯支持敘利亞阿薩德政府,而美國則支持反對派武裝力量,兩股勢力互相指責對方未能克制各自在戰地上的同盟。從蘇聯時代起,俄國就和敘利亞保持戰略合作關係。俄羅斯擔心這種俄敘戰略關係瓦解,促使普丁決定採取行動。不過,俄羅斯和敘利亞政府的軍事目標並非完全一致。敘利亞政府想要重新控制所有被反對派占據的領土,而俄羅斯出兵,主要是為了鞏固與敘利亞的戰略關係,維持在塔爾圖斯港重要的地緣戰略位置,凸顯在中東及北非爭議地區的發言權與影響力。俄羅斯已在敘利亞港口城市塔爾圖斯的俄海軍基地部署S-300空防導彈系統,顯示俄羅斯繼續加強在敘利亞的軍事行動,支援阿薩德政權,是為了確保其海軍設施及船隻的安全。 俄羅斯與伊朗對敘利亞的目的也不同,俄羅斯對爭奪領土沒有興趣,它想在戰場上逐漸消滅敘利亞反對派的武裝力量,只剩下「伊斯蘭國」(ISIL)聖戰者,並迫使美國加入政治談判,拖到這屆歐巴馬任期結束。在這兩點上,俄羅斯都是成功的。…
作者:
趙國材
頁數:
48
日據下台灣非武力民族運動的領導者,以蔣渭水最具群眾魅力。「台灣民眾黨」在他的領導下,以全民運動與工農運動並進為指導原理,建立了團結面最大的抗日運動陣營。 日據下的台灣非武力民族運動,出現於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最後一個武裝抗日事件(1915年余清芳領導)遭到殘酷鎮壓之後。進步的資產階級和知識分子受到威爾遜「民族自決論」、俄國十月革命、中國的五四運動及朝鮮獨立運動的衝擊,組成「台灣文化協會」(下稱文協),以文化啟蒙的形式喚起民族意識,抵抗異民族的殖民統治。 文化協會發生兩次分裂 民族主義的啟蒙運動有令人鼓舞的發展,並有日漸激烈的內容,一方面是社會主義思潮對青年知識分子的影響,一方面是日本資本主義的入侵,導致農民運動興起並涉及經濟抗爭,不再是單純的民族主義,運動路線不可避免地傾向階級化與國際化,再難包容在民族主義的舊框架下,因而有了文協的第一次分裂。 文協的第一次分裂導致「台灣民眾黨」(下稱民眾黨)的組成,這是日據下民族運動一個最重要的分界點。民族主義啟蒙運動告一段落,此後運動轉向涉及階級意識的政治鬥爭。文協所承擔的民族主義為前提的統一戰線功能不復存在,意識形態不同的政治結社派系林立。左翼奪得文協的領導權,不久即有第二次路線上的分裂,民族主義聯盟的民眾黨也再分裂出更保守的「地方自治聯盟」。…
作者:
葉芸芸
頁數: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