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當選對兩岸關係的挑戰│陳先才

川普當選對兩岸關係的挑戰│陳先才

美國2024年總統選舉,川普不僅大勝對手賀錦麗,更挾共和黨再度重掌參眾兩院的政治優勢捲土重來。川普的台海政策充滿不確定性,賴清德又頑固推行「台獨」分裂活動,在內外雙重因素的疊加下,未來四年兩岸關係發展的基本態勢並不樂觀,台海風險有可能顯著升高,尤其川普的交易性格會給兩岸關係帶來重大變數。

川普對兩岸關係的表態

相較於賀錦麗在其六次初期競選集會中完全沒有提及中國,川普則在競選期間頻繁提及中國,尤其是在辯論會後的五次競選活動中,他大約提到中國40次,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有關「是否保護台灣」或「出兵台海」的問題上,川普基本上未明確給出態度,而是含糊其詞;二是在有關中美貿易及關稅的問題上,川普不只一次提出要對華商品徵收至少60%的關稅;三是有關台灣問題時,川普多次聚集在台積電晶片上,聲稱台灣應該多繳納「保護費」等。

從川普對台灣問題的表態來觀察,其未來台海政策大致有以下幾個面向值得注意:一是台海政策主軸基本上與其第一任期差別不大,仍然會以對華競爭與遏制為主,打「台灣牌」的可能性極高;二是他的政策基本上還是關注貿易逆差問題;對華關稅及高科技限制仍是他的主要手段;三是他對台灣的認知並非基於西方所謂的民主、自由等普世價值,而是基於利益博弈的視角。

兩岸關係發展面臨風險

川普任內中美戰略博弈的態勢無疑會加劇,這將會由中美戰略博弈的基本面向所決定,尤其是在中國不斷崛起的背景下,川普基於遏制中國的戰略考量,有可能祭出「台灣牌」,再加上島內已形成綠營長期執政的生態,美台勾連的態勢可能超過以往任何一個時期,從而對兩岸關係形成疊加的外溢衝擊效應。

一、導致兩岸關係風險升高的變數增多。在民進黨可能長期執政的背景下,尤其是賴清德頑固堅持「台獨」分裂立場的情形下,川普重返白宮無疑會為兩岸關係投下新的重大變數,將由川普的不可控性及共和黨強硬派上台所決定。

二、兩岸對抗的風險有可能進一步升高。在川普與賴清德當局「台獨」政策的雙重驅動下,海峽兩岸未來四年在政治上的對抗程度不會減緩,甚至可能不斷強化。賴清德基於穩定政權及爭取連任,需要升高兩岸政治對抗,製造兩岸衝突;同時在島內開展認知戰,形塑兩岸民意對立的氛圍。在經濟領域,美國已要求台積電不提供大陸7納米以內的晶片,這是經濟及高科技領域脫鉤斷鏈的手法。此外,在川普對華祭出關稅措施後,賴清德當局必然會緊跟美國,造成兩岸在經貿領域的對抗加劇。在交流上,賴清德當局會不斷限縮兩岸民間交流,製造肅殺氛圍,企圖阻止兩岸融合發展。在軍事上,台海軍事對峙的強度會進一步升高,賴清德「以武謀獨」的態勢不會停止,民進黨當局宣稱已做好戰爭準備,其2025年度的國防預算提高到6470億新台幣,試圖向川普表明增強「自我防衛的決心」,此舉無疑將升高海峽兩岸緊張態勢。

三、美台勾連對兩岸風險的疊加效應增強。川普上位後,賴清德有可能會在「台獨」議題上搞一些小動作。以川普的個性,他為了「以台制華」,有可能縱容賴清德搞一些小動作,從而逼迫北京向美國讓步和妥協。接下來的2026及2028年選舉對賴都是硬仗,只要有川普的承諾,自然願意充當棋子,通過製造兩岸對峙,凝聚綠營基本盤,為其選票服務。

未來四年兩岸關係走向

一、賴清德當局的氣焰有可能更為囂張。川普是一個具投機性格的商人,慣於極限施壓。川普可能進一步打「台灣牌」,對中國極限施壓,這無疑會給民進黨當局「倚美謀獨」的機會。例如,盧比歐等極端反華的政客早已被中國政府制裁,卻傳出將出任美國國務卿,基於此,賴清德當局有可能企圖製造對美「外交突破」。具體而言,美國有可能提升賴清德訪美的接待待遇,甚至邀請賴清德「進入白宮」或在國會山莊發表演說等,這些都是民進黨當局極力想實現的目標。賴清德在2024年選舉中曾稱要爭取「走入白宮」,未來四年有可能把它當作美台關係的主要目標之一,一旦發生,會帶給兩岸關係及台海局勢巨大衝擊。

二、台灣島內的「疑美論」輿論鬥爭將升高。川普上台後,台灣無疑要付出更大的成本。早在競選期間,川普多次提及台積電的話題,也提及要收「保護費」等,基於他具有典型的交易性格,什麼情況都有可能發生。未來川普對台政策或將更加直接、粗暴,這意味著賴清德當局若想要延續美國的對台軍售,需要支付更多費用,以此獲得美國的「安全保障」,即使不是那麼靠譜的保障。川普的不可預測性必然會使台灣的防禦成本大幅增加,從而加重島內財政支出的負擔,並引發台灣民眾及反對黨的反美和疑美情緒。儘管民進黨不願看到「疑美論」升高,但島內圍繞著「疑美論」的輿論鬥爭必將激烈化。

三、中美在台海博弈加劇,但中方會掌握大局。面對川普及賴清德的雙重挑釁,大陸方面必然會強化防範台海風險的能力,從而確保台海局勢穩定。因此,兩岸關於「台獨」與「反台獨」的鬥爭會加劇。總體觀察,川普捲土重來雖然來勢洶洶,但中國大陸的實力早已非吳下阿蒙,對美國政客的伎倆也很熟悉,尤其已分別與川普、拜登纏鬥了四年,未來即便川普在台灣問題上採取何等壓力,中國政府都會做好萬全準備。台灣問題是中國的核心利益,中方的態度非常堅決,不可能任由美國予取予求,川普也不可能在台灣問題上撈到任何好處。

(作者係廈門大學台灣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附加資訊

  • 作者: 陳先才
  • pages: 22
  • 標題: 川普當選對兩岸關係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