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兩制」台灣方案徵稿啟事│紀欣
「一國兩制」是鄧小平先生在1980年代初為解決台灣問題,實現兩岸和平統一所提出的戰略構想。「一國兩制」顧名思義是在一個國家內的兩個地區,實行兩種不同的社會制度。該構想在1990年代先後用於回歸後的香港和澳門,但它始終是中國大陸在推動兩岸復歸統一,結束政治對立的大政方針,只是「兩制」在台灣實踐的內涵,隨著台海形勢的變化,有了與時俱進的論述。
2014年9月26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會見台灣統派團體聯合參訪團時提出:「一國兩制」在台灣的具體實現形式會充分考慮台灣現實的情況,充分吸收兩岸各界的意見和建議,是能充分照顧到台灣同胞利益的安排(下稱「三個充分」)。
2019年1月2日,習近平在《告台灣同胞書》發布40周年紀念會上的講話中,除重申「三個充分」,提出「制度不同,不是統一的障礙,更不是分裂的藉口」外,還鄭重倡議「探索『兩制』台灣方案,豐富和平統一實踐」。令人遺憾的是,該講話遭到民進黨當局的刻意歪曲、汙衊,在野黨也未予以善意回應,導致該講話即將屆滿六年,台灣民眾卻仍無法正確認識「一國兩制」方針,更無法探索、研討能維持台灣現實情況,讓每個人的私人財產、宗教信仰、合法權益得到充分保障的「兩制」台灣方案。
近年來,台灣因民進黨政權與外部勢力勾結,走向分離主義道路,致使兩岸關係越發複雜嚴峻,台灣諸多民眾對於台海兵凶戰危感到十分焦慮,期盼能進一步瞭解「兩制」台灣方案,以確保兩岸能以和平方式實現統一,而且統一後台灣能繼續保持繁榮穩定。
本刊自2013年9月創刊以來,陸續發表過兩岸學者關於「一國兩制」緣起及發展、回顧與檢討香港「一國兩制」實踐、「兩制」台灣方案的多篇文章,引起讀者關注。2022年8月10日,大陸國台辦發布《台灣問題與新時代中國統一事業》白皮書,其中未提及「中央政府不派軍隊和行政人員駐台」,更引發台灣社會廣泛討論。有不少讀者在之後來函、致電雜誌社,建議本刊開闢專欄,邀請兩岸學者、各行各界代表撰寫相關文章,以助台灣內部早日凝聚共識,主動提出既能維持台灣現行社會制度和生活方式,又有利於統一後台灣長治久安的「兩制」方案。
基於此,本刊日前邀集了台灣多位不同領域的學者,每篇以1200字為限,簡明扼要地表達對「兩制」台灣方案的意見及建議,發表在這一期雜誌上,旨在拋磚引玉,引起大家的討論。本刊在此公開徵稿,希望台灣各界的有識之士踴躍來文,提出對「兩制」台灣方案的意見及建議,同時也期待大陸學者來文,發表新觀點或回應台灣學者提出的意見,以推動兩岸學者共同研討、探索「兩制」台灣方案,讓和平的、民主的、善意的、共贏的方案早日成形。
來文請以電子檔傳至《觀察》雜誌郵箱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也請控制在1200字內。
附加資訊
- 作者: 紀欣
- pages: 50
- 標題: 探索「兩制」台灣方案徵稿啟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