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制」台灣方案必須與時俱進│姜新立

「兩制」台灣方案必須與時俱進│姜新立

時代在變,台海形勢也在變,40年前鄧小平提出的「一國兩制台灣方案」也需與時俱進,要在方針基礎上增添新理念、新內容、新途徑,才能更切合實際地解決台灣問題。

今天中國大陸已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加上中國已然和平崛起,對國家統一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更具信心,對解決台灣問題的能力也更加充沛。今日台灣在民進黨執政下以去中/反中/仇中為手段,將台灣民眾身分與政治認同背離中國人與國家統一愈走愈遠,甚至強調「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乃至「民主台灣與專制中國互不隸屬」,這種以「兩國」取代「一中」,以制度差異拒絕統一的政治邏輯,加上台灣大選藍綠白三黨均拒絕「一國兩制」,已讓「兩制」台灣方案的實踐遇到新的障礙。

本來大陸對於「兩岸統一」的進程是和緩寬容的,但是台灣加速「去中國化」,又誤判香港「一國兩制已死」,公開拒絕接受「一國兩制」,而北京的「兩制」台灣方案已經擺在桌上,這種正、反對立,對北京實踐「兩制」台灣方案確實陷入邏輯兩難。然而,面對台海新變局,熟諳辯證法的中共,必然遵循「對立統一律」,將「兩制」台灣方案推入與時俱進新維度中重新檢視,將是解除兩岸統一障礙與困局的合理途徑。

「兩制」是「一國」之下的兩制,如以「和平統一」為之,兩岸有更多的時空共議統一後的「一國」及「兩制」台灣方案的具體內涵,如果台灣連和統也給予拒絕,「兩制」台灣方案就會依循北京的邏輯,在面對台海新變局下貫徹實踐,那就是先完成國家統一,將目前台灣所堅持的兩岸「兩國」互不隸屬,變成兩岸「一國」主權與領土的合一列為當務之急,俟國家統一後如期實施台灣方案。

台灣不同於香港、澳門,在兩岸憲法一中、主權重疊、治權分離的時代,早已是事實上的「一國兩制」。台灣原本比港、澳有更多的政治運作空間,可惜國民黨執政時期將「九二共識」化為「一中各表」,只做兩岸交流,不談國家統一;民進黨走台獨路線,不僅自我去勢兩岸交流,更將台灣推入獨統對決,此一變局逼迫北京思考先加速兩岸統一,再調整修訂台灣方案。

北京已從香港吸取經驗,將「兩制」台灣方案當作動態邏輯處理,除了維持台海兩岸「兩制」並存,必將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統合為一;堅持「愛國愛台」的賢能人士治台;維持台灣政黨民主競爭,但須解散「台獨」政黨;從教育上撥亂反正,根除民族分離主義,強調中華民族主體意識,並堅持以中國人為身分認同上位概念,用「中國崛起」教化台灣人以身為中國人為榮。

最後,大陸、台灣是「兩岸命運共同體」,統則強,分必亂,「制度不同不是統一的障礙,更不是分裂的藉口」,對「兩制」台灣方案,大陸宜做調整,台灣也需反思,和平統一才有「一國兩制」。兩岸和平發展、相互融合、共議統一,對台灣是上策,對大陸是給台灣方案加分,對全中國是由形式統一走向實質統一的價值實現。

(作者係中山大學名譽教授)

附加資訊

  • 作者: 姜新立
  • pages: 53
  • 標題: 「兩制」台灣方案必須與時俱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