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南太之行」要害在於軍事挑釁│周忠菲
2024年11月30日,賴清德出訪南太平洋三小國,並過境夏威夷、關島,12月6日回台。此次冠名為「繁榮南島智慧永續之旅」的要害在何處?本文以下從三個方面顯示,賴清德及其團隊試圖通過這次出訪,將台灣帶入為美日戰略布局「扮演軍事挑釁角色」的階段。
民進黨續對大陸軍事挑釁
賴清德「受邀訪問」的南太三國,除了具有台灣友邦的頭銜,可供民進黨當局做「外交突破」、「穩固樁腳」的利用外,其地緣戰略位置非常重要。雖然總人口、土地面積加起來極為微小,但與美國、澳洲甚至日本關係密切。其中,馬紹爾群島和帛琉與美國簽有《自由聯合協議》(Compact of Free Association, COFA)。二戰前兩國是日本在南太平洋的殖民地,戰後美國採取提供經濟和安全援助的方式,換取在協定國專屬的軍事准入權(即協議方向美國讓渡國防權力),不僅允許美軍控制其空域及周邊水域,還允許「自由聯繫邦」的公民在美軍服役,建立起完全聽任美國指揮的「特殊軍事關係」。對台灣而言,這種模式是不是聽起來有點耳熟?
更需要注意的是,帛琉(4593平方公里,人口兩萬)在擺脫日本殖民統治後,第一任總統就是日裔。此外,帛琉與台灣簽有「海事協定」,1999年7月李登輝拋出「兩國論」,當年底帛琉與台灣建交,2000年陳水扁上台後曾到訪帛琉,蔡英文執政期間也曾到帛琉進行「尋親之旅」。這次賴清德在帛琉發言時稱,「有一家人的感覺」。
這些背景及民進黨的運作說明,台灣與南太平洋島國的關係絕不是簡單的「友邦」與「固樁腳」之類的關係,而是顯示在美國的戰略部署中,美國可以利用台灣,包括「事實台獨」的「軍事存在」,在南太平洋滋事、挑釁,製造海事衝突。而民進黨當局樂此不疲,充滿信心。這是賴清德對美國的「及時表態」。
澳洲智庫洛伊國際政策研究所(Lowy Institute)的研究員、前澳洲駐所羅門群島外交官索拉(Mihai Sora)就指出,南太島國「是美國應對中國在南太區域影響力上升的有力手段」。
美台軍事勾連深化
如上所述,這次賴清德出訪的南太島國,在美國第二島鏈的戰略部署中,在印太區域「美國因應中國挑戰」方面,是美國太平洋軍事戰略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柱」(索拉語)。這次賴清德出訪就是美台勾連,進行充滿軍事挑釁含義的「相互策應」。民進黨當局扮演的角色,就是「體現台灣進行軍事挑釁的能力」。
如出訪方式上,台軍方以「擔心解放軍在台海周邊的活動」為藉口,台空軍派出4架掛彈的F-16戰機,對賴清德南太出訪的去程與回程,進行「伴飛、護航」。美方也做出動作,對賴清德出訪提供「幫襯」。如出訪內容組合方面,賴清德過境夏威夷與關島時,先後分別與美國眾院榮譽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眾院議長強生(Mike Johnson)視訊通話。民進黨注解說:「這代表美國不會因政黨輪替而改變對台路線」,意味著「川普政府將會深化對台灣的支持」、「展現美國跨黨派共識,瓦解了台灣內部的疑美論、疑賴論」等。眾所周知,裴洛西2022年8月訪台,目的就是完成美國國會給予的「戰略任務」,激化台海衝突。換個角度說,賴清德與兩位議長通話,就是給民進黨扮演的地區挑釁角色「貼標籤」。
美國方面也進行了策應。據美國《海軍新聞》(Naval News)報導,11月底美軍3艘尼米茲級航母進入美國第七艦隊的衛戍區域。美方的說辭是:這是考慮到美國正在進行總統交接,以及賴清德外訪等因素,聲稱「美國因此而需要強化在西太平洋的軍力部署 」。從賴清德結束南太訪問後,美國「軍援台灣」38輛坦克實現「在台交付」的安排來看,美台加深軍事勾連的傾向很明顯。
為何說要害在軍事挑釁
賴清德在「繁榮南島智慧永續之旅」,進行了「民主價值觀」的包裝,但運作結果,不僅沒有雨點,對雷聲的安排也放在軍事效應上。例如過境夏威夷期間,賴清德發表以「中國威脅」為主題的演講,內容包括具體提出,台灣在「加強防衛」方面將採取「三個積極行動」。
回程過境關島的安排更是煞費苦心。關島位於美國太平洋第二防線,三分之一土地是美軍基地。根據日本共同社12月14日的報導,駐沖繩美國海軍陸戰隊的第一批約100名後勤人員,已經轉移到關島。接下來,美國海軍陸戰隊(總兵力為1.9萬人,約七成的駐日美軍集中在沖繩),將分批撤到關島與夏威夷,以適應快速干預地區局勢的需要。可見,過境關島,與釋出美日台安全資訊相關連(2024年7月台灣與日本已進行過海事合作演練)。賴清德出訪南太的要害在於軍事挑釁性,不言自明。
結語
出訪剛結束,民進黨當局就高調炒作:「美國軍援台灣的38輛主戰坦克,夜間安然抵台」。出訪前,台灣防務部門發布「攜手團結,無懼挑戰」文宣片,宣稱台灣「從未向任何威脅低頭」;台灣是「守護民主自由的最強防線」、 「如果有人想要破壞區域和平穩定,台灣將隨時挺身而出」。民進黨當局看來是要「一條路走到黑」!
大陸國台辦發言人尖銳地指出,「台獨是絕路。大陸絕不會為台獨分裂活動,留下任何空間」。民進黨當局想扮演「地區軍事挑釁角色」,是「無望的掙扎」。
(作者係上海台灣研究會研究員)
附加資訊
- 作者: 周忠菲
- pages: 16
- 標題: 賴清德「南太之行」要害在於軍事挑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