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政黨輪替才能避免「窮台」│林松青

唯有政黨輪替才能避免「窮台」│林松青

綽號「川皇」的川普即將接任美國總統,他強勢、獨斷,敢用關稅鐵幕,君臨萬邦。久已偃旗的「窮台論」,竟成當下台灣深重的憂患。

民進黨帶來「窮台」厄運

民進黨執政近17年,一邊抱著台獨黨綱切割中華文化瞎鬧騰,一邊大賺大陸錢。十年來台灣對大陸每年順差1000億美元起跳,多時超過1500億美元,大陸是台灣最大的順差來源地。但台灣大賺人民幣,還拒買2500餘項大陸產品,更不賣給大陸台製高階芯片。

民進黨更拿「抗中」當選舉嘩眾的工具,排斥兩岸交流。日前扣訪台陸生團是共青團,來台進行統戰和文化滲透等帽子,連對行之有年的雙城論壇也設卡延宕,否決上海記者入境採訪。看著民進黨勾連外邦,撈大陸的錢卻砸大陸的鍋,大陸網群乃熱議採用經貿手段「窮台」。

但是,大陸官方珍惜台灣人民,下不了狠手,僅在鳳梨、蓮霧、釋迦、石斑魚等設限;調查完貿易壁壘,仍留住《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早收清單部分,雖對石化、紡織若干產品中止關稅協議,不再減讓,但對台灣的總體經濟不痛不癢。

「窮台」說得多做得少

「川皇」可沒有任何顧忌。他對北邊密友加拿大和南邊友岸墨西哥,都揚言祭出25%的關稅,對台灣也絕不會客氣。之前拜登政府就督促台灣自我防衛,四年間對台軍售19次,總額近70億美元,不但高價出售,還先收錢後交貨。「川皇」對求庇者一向主張收保護費,還未就任,外媒即報導台方提出百億餘美元購機、艦清單,示意會加強自主防衛。

美國還藉政治和高關稅施壓,迫台積電移往美國,生產最高階晶片。拜登時代台積電牽頭到亞歷桑納州建廠,已連動半導體產業鏈如晶圓、化工和電子零件廠齊步搬家,連無塵室工班師傅都得離鄉背井去沙漠工作。

拜登、川普都忌憚中國大陸蒸蒸日上,拜登離開白宮前夕通知台積電,別把用於人工智能的先進晶片賣給大陸。大陸正發展手機、超級電腦、資料中心伺服器、自動控制等運用,亟需高階晶片,而台積電失去這筆生意,估計銷售額立減5%至8%。

台積電美國廠不斷擴建,連封裝絕技都可能移美落地。台灣半導體產業鏈不僅創造高薪工作機會,還帶動房地產和衣食娛樂、旅遊等各服務業商機。半導體工業四散美、日、德等國,台灣高所得就業崗位變少,還能免於「窮台」嗎?

全球化和自由貿易已死,美國囂張地用關稅、科技和制裁手段築起經濟鐵幕;被打擊的國家和地區必會對應操作、各自求生。台灣綠政客倡言會與國際合作,共同守護民主價值,但川皇求利,不在乎什麼政治理念,國際合作瞬成務虛。現實地緣政治變成台商繳關稅,幫助美國偉大。

台灣內部亦杌隉難安

民進黨政府的人才不及前朝,官品、能力既見疑,貪色求財作威作福輩竟能位居要津,如此隊伍無力善處中國,只好緊跟美國,面對川皇窮台式的需索,幾無騰挪彈性。

民進黨立法院席次未過半,面對在野多數要求改革幾乎全面抵制。民主政治貴在妥協包容,台灣時局竟不知妥協,強者何必退讓?朝野極缺互信,廟堂上惡言相向。大政如能源結構、死刑存廢、建軍備戰均南轅北轍,內已不寧,奢言躲過「窮台」。台灣人若不想栽在「窮台」路上,就只得用選票換掉民進黨。

國民黨體質、黨風、黨綱及主要幹部的素養,殊異於民進黨。國民黨於內亂外患中仍能延續政權;帶領抗戰勝利,趕走日本軍閥,收復台澎失土,是有格局、有傳承的政黨。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在自傳中說:「沒有政府的投資和協助,我辦不起來台積電。」當年若非蔣經國支持,有識的政務官開發新竹科學園區,引進高風險新創產業,何來今日引領風騷的半導體神山?韓國當年通過外交手段,探查工研院電子所的操作模式,緊跟台灣,東施效顰而有成。兩蔣時代任命的政務官學養俱豐、人品正派,無私地為政府舉才,並勇於創新改革,幫助人民成就自我。此等遺緒於今猶存。

民進黨無心無力解除窮台

賴清德出訪過境夏威夷,赴美國智庫演講和座談時說,要強化自我防衛、加強經濟安全、深化民主連結、促進對話交流。唯落實這四項要政的條件,民進黨都不如國民黨。國民黨的軍政人才、戰陣傳承、軍譽榮辱均有厚實基礎,國共兩黨在大陸有過合作,也曾兵戎相爭;不戰是上策,為保台安民,國共能對話,民進黨則缺管道。

國民黨遷台伊始,即發展核能和平用途,設系所培養人才,合宜的能源結構和水源開發,奠定了台灣產業的根基。民進黨想加強經濟安全,僅能源政策就是敗筆,還造成消費者物價指數衝破通膨警戒線;人民食衣住都更艱難,九成勞動者的所得沉陷低谷。

國共在促進兩岸交流對話、穩定台海和平方面有互信條件,國民黨處理大陸事務重人情世故,語言藝術也比民進黨高明;綠政客總是「統戰」不離口,還攻訐訪陸退役軍官是「中共協力者」。民進黨自詡與民主陣營有連結,但美、歐、日等國是藉台灣向中國叫板,「我為人人」只換來空口白話。國民黨史上因與中共曾敵亦友,這種舊誼反促成日、美、歐警惕,深怕兩岸走太近,壞了「遏中」的籌碼。

避開「窮台」套索是政府的天職,但民進黨政府卻沒有能耐閃過這道檻。國民黨和在野黨派應同心齊步,掬誠為台灣人民保全幾代前賢辛勤耕耘的果實,並告訴選民,唯有政黨輪替,人民才不會窮苦。

(作者係資深媒體人)

附加資訊

  • 作者: 林松青
  • pages: 18
  • 標題: 唯有政黨輪替才能避免「窮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