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張軍校去中國現代史者必遺臭萬年│趙興鵬

主張軍校去中國現代史者必遺臭萬年│趙興鵬

2024年11月傳出賴政府要刪除軍校的「中國現代史」課程,改為「世界史」,引發社會爭議。 國防部針對外界的憂心說,此舉是「為配合各校院在訂定次學年度教育計畫,召集檢討過時或不符實際效益的課程」。國防部把「中國現代史」說成「不符實際效益過時的課程」,豈不滑天下之大稽?

2024年陸軍為完成關指部淡水營區的整建,花了近十億元預算,將營舍與戰車陣地要塞化,以拱衛京師。11月美國川普勝選,又傳出賴清德想打鐵趁熱,忙不迭以150億美元,欲向美軍購F-35 、神盾護台。不過,即使淡水河口能變身火力最猛陣地以拱衛京畿,台灣也能像美國買到隱形F35、神盾,只要軍校教育刪除中國現代史,將士將因沒有精神戰力配合,一切都將化為烏有,台灣的無形戰力會因軍校課綱的改變而漸次下降。

精神戰力分成廣義的及狹義的,前者含各部會國家級別的政治作為,後者以國防部軍方為主體的政治作戰。精神戰力應由中央政略來提綱挈領主導,國防部依國家政略,做為政治作戰戰略、戰術、戰技的細緻無縫部署、戰場戰具研發,例如攻心為上、瓦解對方心防,戰具研製機器上裝喊話器,進入陣地前緣或穿梭城市戰時,實施近接攻心為上的巷戰喊話。

作戰分武力戰與非武力戰,凡非武力戰就是政治作戰範圍,例如法律戰、外交戰、貿易戰、文化戰。目前台灣政治作戰付諸闕如,欠缺對各部會指導,例如2025年度外交預算雖創六年新高,共302億,但外交戰只知錢砸,缺乏好的政略指導,恐屢遭挫敗。

政治作戰如對國家定位模糊不清,就難以確立中心思想,導致官兵不知是為中華民國而戰,還是為台灣國而戰?滿清末年,中國被西方帝國主義蠶食鯨吞,菁英分子認為問題是武器不如人,於是師夷長技以制夷,搞船堅礮利,卻未建設精神戰力,結果甲午海戰仍一敗塗地,北洋水師葬身黃海。

台灣現在隨著不同政黨上台,國名就漂浮於政黨認知之間。銀行利息、匯率可以浮動、飛機票可以隨市場調整,但國名豈可因政黨輪替,忽焉中華民國在前,忽而暗示台灣國在後?如何來提升精神戰力?將士們會為一個浮動的祖國犧牲性命嗎?

國軍政治作戰制定依國家政治方位打在心頭,國家政治方位偏移,國軍政治作戰就無法定向,國軍戰略戰術就無法發揮,當然無法做好海島防衛。國家格局不能僅鼠目寸光,要打好政治作戰的無形戰力,就必須從中央主其事者至部隊每一單兵,心裡想的是中華民族。其實,兩岸只要做好交流,根本無須動干戈。

有報導指出,這波軍校教育「去中化」是經國防部的法律司、參謀本部人事參謀次長室、各軍官學校高階軍官開會決議通過的。筆者不相信沒有賴清德的指示,上述國防部單位敢冒失通過此案,也堅信台灣當局若死不悔改,必定遺臭萬年,而作為賴清德幫兇的單位主官也將會讓國軍自食苦果。

(作者係中華戰略學會研究員)

附加資訊

  • 作者: 趙興鵬
  • pages: 21
  • 標題: 主張軍校去中國現代史者必遺臭萬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