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的全球作為高下立判│徐勉生
美國、中國大陸是當今世界兩強,其全球作為直接且高度影響國際局勢,對於各區域的發展有著主導作用。美、中的行為模式明顯不同,習近平2024年11月在秘魯出席錢凱港開港儀式,引起全球矚目,由此可見美中的全球性作為有優劣與高下之分。
美國作為偏重軍事安全
二戰後美國除了與主要國家成立聯合國,最顯著的是在東北亞參加韓戰,在西歐成立北約組織,兩者都是以軍事安全為著眼點。韓戰結束後,美韓日建立軍事同盟,不但在韓國派駐美軍,也與日本簽署安保條約。韓日都是主權獨立的國家,接受美軍進駐是一件很奇特的安排。
韓戰結束後,南韓仍有遭到北韓入侵的威脅,需要美軍助陣,但日本並沒有明顯的安全威脅,美軍駐日一方面是防止日本的軍國主義復辟,另一方面可說是美國在東亞的勢力延伸。1959年越戰爆發後,美國直接派兵參戰,但越戰失利,美國眼看中國大陸與東南亞關係愈趨緊密,於是在2007年與日本、澳洲、印度結成「四方安全對話」機制,
表示堅定維護印太海域和平穩定的決心,也強烈反對通過武力或脅迫改變現狀,此一機制是美國在亞太地區重新布局的平台。
北約組織是由美國主導的軍事同盟,是為阻止以蘇聯為首的華沙集團赤化中歐國家。1991年蘇聯解體,華沙集團解散,結束了歐洲冷戰狀態,這原本是歐洲由對抗轉為合作的契機。但北約組織並未相應消失,反而不斷東擴,先後在1999及2004年接納波蘭、匈牙利、捷克等前華沙集團的成員國,包括與俄羅斯接壤的波羅的海國家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此一態勢使得已處於守勢的俄羅斯感到安全遭受威脅,俄羅斯僅剩白俄羅斯及烏克蘭兩道屏障。
烏克蘭在2014年受到美國影響發生了廣場革命,示威者推翻了親俄的亞努科維奇政府,建立親西方政權。烏克蘭雖未加入歐盟,也非北約盟國,但此舉使俄羅斯一夕之間,直接處於西方的籠罩下感到坐立難安。
北約東擴引爆俄烏戰爭
2019年4月,澤倫斯基當選烏克蘭總統,就任後除積極與歐盟國家往來,希望成為歐盟的成員國,並在美國的鼓勵下試圖加入北約,甚至將加入北約列入憲法,終於迫使俄羅斯先發制人,在2022年2月引爆大規模的俄烏戰爭。俄烏戰爭爆發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強力譴責俄羅斯,並祭出經濟制裁。有論者認為,俄烏戰爭其實是美國主導的代理人戰爭,利用烏克蘭打擊俄羅斯。此一說法難以證實,但戰爭確實同時對俄羅斯及烏克蘭造成損傷。西歐國家雖未被戰火波及,但國內經濟秩序也受到影響,唯有美國毫髮無傷,反而在軍火工業及石油能源方面獲得利益,難免予人口實。
俄烏戰爭持續超過兩年,原本積極斡旋的國家已意興闌珊,使得戰爭還看不到盡頭。川普前曾揚言,倘若當選總統,將在24小時內結束俄烏戰爭,此說雖有誇大之嫌,卻明確透露其基本態度。
據媒體報導,土耳其總統艾爾多安有意提出一項烏克蘭和平計畫,要點包括:(1)烏克蘭放棄加入北約組織至少10年;(2)凍結當前戰事的前線;(3)西方停止向烏國提供武器;(4)在烏東的頓巴斯軍事緩衝區部署國際部隊。從這些要點可看出,國際間並不看好烏克蘭能擊敗俄軍,因此提出偏袒俄方的和平計畫,希望俄羅斯願意和談。此一計畫並不公平,但國際政治就是如此無情與殘酷,同時也顯現美國的態度對俄烏戰局有著決定性影響。俄烏戰爭孰是孰非難有定論,但美國及北約的作為確實是導致戰爭的重要原因。
「一帶一路」帶來多國建設
中國近年的全球作為以「一帶一路」為代表。「一帶一路」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主要內容為建立跨國經濟帶,投資近70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範圍涵蓋中亞、北亞和西亞、印度洋沿岸、地中海沿岸,並延伸至南美洲、非洲、大西洋地區。新疆和福建將會成為「一帶一路」最大的贏家,因為福建被定位為「海上絲綢之路」的核心區;而新疆則是「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核心區。
從「一帶一路」計畫中的項目可以看出,此一計畫完全著眼在交通建設,藉此帶動區域經濟發展,與地緣政治或軍事安全無關,只會促進區域內國家的合作交流。
秘魯開港受到全球矚目
2024年11月13-17日,習近平赴秘魯出席APEC峰會,藉此機會與秘魯總統博魯阿爾特共同出席錢凱港開港儀式。
錢凱港位於秘魯首都利馬市北方80公里處,是目前中南美洲最大的深水港,可靠泊大型貨櫃輪船。錢凱港的啟用讓秘魯及周邊的智利、厄瓜多、哥倫比亞等國,得以通過此港口直達上海等亞洲市場,南美至亞洲的航運時間將從原先的35天縮至23天。有專家指出,由錢凱到上海象徵「一帶一路」倡議中的「海上絲綢之路」,由印太地區延伸至中南美洲,也是「亞拉陸海新通道」的誕生。外界甚至推測,錢凱港日後可能成為拉美版的新加坡,不但將為秘魯帶來大量商機,也會帶動鄰近地區的經濟發展,意義重大。
此外,習近平在出席APEC與G20峰會期間,與美、法、德、英、日、韓、以及秘魯、巴西等拉丁美洲國家的多國元首舉行了十多場會談,並強調中方願意與各國開展治國理政經驗的交流,經由「一帶一路」與相關國家對接,在拓展基礎建設、綠色發展、數位經濟等領域合作。「一帶一路」能增進區域間的交流,有助區域的和平穩定,確實是一項有意義的全球性計畫。
二戰後,美國在歐洲執行馬歇爾計畫,協助歐洲迅速重建,也提供許多其他國家援助,而這些援助確實改善了區域發展,但美國近年在全球軍事及政治的介入,大幅掩蓋了它在民生經濟方面的貢獻,實在非常可惜。
(作者係退休大使)
附加資訊
- 作者: 徐勉生
- pages: 42
- 標題: 美、中的全球作為高下立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