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忠謀自傳未完成的大時代│張之澤

張忠謀自傳未完成的大時代│張之澤

《張忠謀自傳下冊1964-2018》在2024年最後一個月出版,受到台灣甚至全球科技界的矚目。該書不僅回首台積電走過的成功之路,也解答了台灣為何能培育出領先全球的企業。但是,該書停筆在2018年,似乎預言下一個世代有無法跨越的困境。

正如張忠謀過去所言,沒有經濟部長李國鼎的支持,就沒有台積電,更何況當時剛從美國回來的國科會主委陳履安反對,但李國鼎背後有蔣經國力挺,這說明台灣現代史不只是政治權力的變遷,還有治國方向的變化;領導者的決策決定了台灣半個世紀的經濟興亡,也牽動了美中的競爭。

張忠謀曾擔任台灣APEC代表,體會到全球近些年逐漸知道晶片的重要性。他直言很多領導人羨慕甚至嫉妒台灣的晶片生產,為了國安,也為了賺錢,都希望自己國家也能生產晶片,但倘若兩岸發生戰爭,台積電不會倖免,「一切都會摧毀」。

台積電生存有賴兩岸安定

從經營角度來看,張忠謀說,台積電堅守以「誠信正直」為首的核心價值,維持「技術領先、製造優越、客戶信任」三大競爭優勢,如失去任何一個優勢,「都不是我們要的台積電」。台積電在和平時代沒有爭論、沒有危險,安安靜靜地作供應鏈的一員,但當世界不安寧時,也就是現在,台積電變成地緣策略家的必爭之地。

從張忠謀自傳來看,德州儀器曾是全球領先的科技公司,李國鼎藉張忠謀與德儀建立了關係,李國鼎也有幸邀請到時任德儀CEO的海格底(Pat Haggerty)來台參訪,而李本人也年年都到德儀參觀,1982年時任行政院長的孫運璿和李國鼎向張忠謀發出邀請,承諾薪水會與他在德儀時相當,但沒有成功。一直到1985年,時任工研院董事長的徐賢修才成功邀請張忠謀回台,擔任工研院院長,三周後李國鼎就找他商談,建立台積電的計畫開始萌芽。只不過,李國鼎的勇於任事樹立了不少敵人,讓成立台積電的過程一波三折。張忠謀表示,李國鼎不僅清廉且愛國,還是一個偉大的人!

地緣政治影響台積電走向

張忠謀在自傳中回憶了1995年台積電在俄勒岡州首度設廠的情形,但過去30年半導體產業見證了世界的轉變,以及全球地緣政治局勢劇烈變化,「這導致全球化與自由貿易幾乎已死,雖然許多人希望一切恢復原狀,但不太可能了。」

在英特爾的帶頭下,美國積極推動半導體在地製造,以奪回半導體製造的占有率。張忠謀認為,美國半導體供應鏈不完整、生產成本高,若要推動半導體在地製造「不可能會成功」。他三年前就直言,「美國如要建立供應鏈,得花費上百億美元,但仍會發現供應鏈不完整且不可能,且會付出比現在更高的成本」,這是因為美國半導體短缺製造人力,難與世界競爭,而且美國是為了因應兩岸地緣政治風險,才鼓勵晶片業者在本地生產。

張忠謀指出,若台海無戰爭,那在美國生產晶片增加成本根本是一種浪費,而且真的發生戰爭,美國擔心的恐怕不僅是晶片問題。因此他建議,美國要打造可信賴的半導體產業,還不如好好維繫和平,而美國要想做的,台積電早就完成了。

2018年美中貿易戰剛開打時,張忠謀就表示,「貿易戰」只是美中兩大強權對立的序曲,後續還有南海及東海等爭議會一一浮現。2019年張忠謀出席台積電運動會時提到,世界局勢變化相當劇烈,已不再是「安寧世界」。

台積電在亞歷桑那州新廠舉辦首部機台進廠典禮時,張忠謀繼續發出警語「全球化與自由貿易幾乎已死」。2022年8月,張忠謀與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見面時說,美國要花500億美元「嗯,這是好的開始」,意思是美國接下來要花的錢更多。張忠謀也強調,即使美國現在大量投資建設先進晶圓廠,將來得要花更多錢持續更新,否則就只是單次投資;不論如何,美國若要藉補助建立自給自足的半導體產業,就他的經驗來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台積電必須在台灣營運

反過來看,如果美國以為靠砸大錢,就能搶進全球最複雜的電子製造市場,那就太天真了,也犯了其他國家的錯誤。張忠謀直言,美國提高中國進口產品的關稅、對華為採取諸多限制措施,不僅會影響中國的科技創新進展,美國和全世界的科技創新步伐都會放緩,連5G整體發展都會受到影響,但張忠謀認為,台灣半導體產業很有競爭力,不過必須在台灣營運才行。

2024年8月,台積電美國經理揚言,美國廠四奈米產品良率已追上台灣,很多人質疑這是「政治語言」,對照張忠謀三年來的發言,加上他的自傳只寫到2018年,說明「蓋牌」的成份很高。但是,「奇蹟」似乎總會在台積電發生,誠如黃仁勳表示,張忠謀領導的台積電創造了三個奇蹟:一是有能力為上千家公司客製化晶片;二是同一個時間可大量生產、也能少量生產;三是能在物理的限制下,持續以驚人速度創新,「大象不只能跳舞,還能夠跳火圈」。

「能夠跳火圈」(jumps through hoops)原意是指馬戲團的動物跳過鐵圈,也就是必須克服重重障礙。IBM大企業轉型曾被公認是「讓大象跳舞」的典範,但張忠謀領導的台積電更勝過IBM。只是,美國要躍過中國大陸已崛起的這個障礙,顯然十分困難,這是張忠謀在自傳中沒有說的事。

(作者係資深媒體人)

附加資訊

  • 作者: 張之澤
  • pages: 56
  • 標題: 張忠謀自傳未完成的大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