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氟牙膏會傷腎?│潘懷宗、黃巧妮
最近媒體報導,某名醫指稱,含氟牙膏與含氟漱口水可能對腎臟健康有害,甚至標榜其為「超毒」的產品,引發民眾廣泛討論。
世界衛生組織(WHO)和多個國際衛生機構指出,氟能有效預防蛀牙。自20世紀以來,含氟產品的使用顯著降低了齲齒發生率,適量的氟是安全且有效的,這也是為什麼許多國家選擇在飲用水、鹽巴或牙膏中添加適量的氟。氟能強化牙齒表面的琺瑯質,使其更能抵抗酸性侵蝕,減少蛀牙風險。台灣由於自來水沒有添加氟,民眾可以通過含氟牙膏、含氟漱口水和「加氟鹽」來獲取氟。然而,少量的氟仍會存在於台灣的水資源和日常食物中,完全避開氟並非必要,也幾乎不可能。針對名醫「含氟牙膏會傷腎」的說法,專家一致認為缺乏科學證據支持。目前的研究顯示,正常使用含氟牙膏並不會對腎臟造成損害。
一、松果體鈣化與腎臟健康。名醫聲稱氟可能導致松果體鈣化,進而影響褪黑激素的分泌,而褪黑激素不足,可能對腎臟造成負面影響。但台北榮總毒物科楊振昌教授表示,目前並無任何研究證實適量的氟會破壞松果體。
二、氟的毒性門檻。氟在高劑量下確實會有毒性,但這通常發生在長期攝入大量氟的極端情況下才會發生。以牙膏為例,衛福部指出,一名20公斤5-6歲的小孩,需要一次吞下至少半條家庭號牙膏(含氟1000ppm),才有可能達到中毒劑量,而日常使用含氟牙膏時都會吐掉,所以氟的攝入量遠遠低於對人體有害的水平。
三、事實查核中心報告。2024年6月,台灣事實查核中心就澄清含氟牙膏的安全性。根據報告,無論是含氟牙膏或漱口水在正確使用下,並不會對人體健康構成威脅,也無證據證明它們會損害腎臟功能。
四、長期實證觀察。許多國家在飲用水中添加氟,已實行數十年之久,但並未發現腎臟病大規模增加,以每人每天喝水量為2-3公升計算,刷牙所吞到肚子裡的氟含量微不足道。因此,含氟牙膏或漱口水不可能引發腎臟疾病。
氟的使用當然應有嚴格的安全標準,例如成人牙膏通常含有約1000-1450ppm的氟濃度,屬於安全範圍。正常刷牙時氟主要停留在口腔表面,極少量被吞下。雖然6歲以下兒童刷牙時容易把牙膏吞入,但也因此,兒童牙膏的限制含氟量遠遠低於成人牙膏。
以下是對刷牙的一些建議:(1)避免吞食牙膏:刷牙後應吐出泡沫,避免吞入牙膏。家長需特別注意兒童的刷牙行為,盡量教兒童不要吞入牙膏。(2)控制用量:成人每次使用牙膏約黃豆大小即可,兒童則應減少至米粒大小,兒童絕對不要使用成人牙膏。牙膏用量過多並不會提升效果,反而可能會增加不必要的攝入。(3)定期牙科檢查:透過牙醫的專業建議選擇適合自己的牙膏,並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
總之,正常使用含氟牙膏不僅不會傷害腎臟,還能有效保護牙齒,預防齲齒。我們應從正確的資訊中做出明智選擇。
(作者係「健康Say Yes」主持人)
附加資訊
- 作者: 潘懷宗、黃巧妮
- pages: 67
- 標題: 含氟牙膏會傷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