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劃法修正的政治意涵│柳金財
此次由國民黨及民眾黨組成藍白政治聯盟,在立法院通過「中央與地方財政收支辦法」(以下稱財劃法),改變自2016年民進黨執掌中央政府,掌握超額政府預算,控制地方政府財政自主性及政治獨立性。賴清德批評修正後的財劃法窒礙難行,行政院稱總預算需重編,五個部門接力哭窮。
此次修正財劃法過程中,召開過9次委員會、2次公聽會及10次朝野協商,修法程序不可謂不嚴謹,然民進黨卻未提出修正版本。尤其是民進黨在高雄市擁有8席立委、台南市6席、嘉義縣2席、屏東縣2席及澎湖1席,總共19席立委,達到提案門檻,卻自動棄權。財劃法修正後,所有縣市皆爭取到數額不等的分配款,這卻與民進黨無關。從財劃法修正過程及結果,可歸納出以下幾點政治意涵。
首先,立法監督制衡行政、藍白地方包圍綠中央態勢更為明顯。自2016年國民黨淪為在野黨後,儘管在2018及2022年地方選舉中均取得三分之二縣市首長席次;但因立委席次未過半,民進黨得以完全執政,並控制藍白執政的地方政府。國民黨、民眾黨則因在立法院未過半,無法發揮制衡角色。2024年大選,國民黨及民眾黨記取教訓,在立法院組成政治聯盟,不僅在立法院制衡及監督行政院,同時也採取了地方包圍中央的圍堵效應。此次修正財劃法,即彰顯藍白合遏制了綠的行政獨裁。
其次,民進黨執政前後立場不一致。2012年蘇貞昌擔任民進黨主席時曾倡議修訂財劃法,其女兒蘇巧慧要選新北市長卻大聲反對財劃法修正,根本是雙重標準。國民黨此次修法版本,讓新北市多分得374億元,可加強基礎設施;而綠營有意參選新北市長者,未來恐因不贊成財劃法修正,被批判忽視地方建設,不利於其選舉結果。
儘管綠營執政縣市首長希望取得更多財政預算,但由於黨主席賴清德握有提名權,他們又擔心賴清德會覺得其領導權受到地方諸侯威脅,而全部噤若寒蟬,連高雄市長陳其邁都並未積極爭取。當然財劃法修正不僅增加了藍地方政府的預算分配,也提高了綠地方預算分配,只是這不是綠營的功勞,他們只是搭了便車。
再者,藍白聯盟為藍白綠執政縣市爭取到更多超額預算。例如,台南市增加163億元、高雄市增加245億元、嘉義縣增加120億元、屏東縣增加134億元、澎湖縣增加49億元,這當然弱化了中央的財政能力。
最後,藍白政治聯盟與綠營攻守易勢,化被動為主動。2012年蘇貞昌曾倡議所得稅不得低於10%,藍白此次修法版本是11%,而民進黨竟反對,一方面凸顯民進黨盤算的政黨利益高於全民利益;另一方面也彰顯其政策立場前後不一致,充滿政治計算。
總之,此次財劃法修法,藍白聯盟不僅增加了地方財政預算,利於地方建設,可望獲取更高的施政滿意度,也顯示藍白結盟不僅可發揮監督行政的功能,更能產生藍白地方包圍綠中央的政治效應。
(作者係佛光大學副教授)
附加資訊
- 作者: 柳金財
- pages: 14
- 標題: 財劃法修正的政治意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