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不該有「窮台」思維│杜震華

北京不該有「窮台」思維│杜震華

每次遇到台灣當局有不友善的偏獨舉措時,北京政府往往以撤除兩岸間部分經貿關係作為懲處手段。這種作法或許可以讓大陸民眾感到欣慰-台獨分子理當受罰,這是罪有應得。大陸網民甚至還有「窮台」的主張:既然台灣出口相當依賴中國大陸市場,那就該切斷兩岸經貿,讓台灣經濟受到重創,台灣在承受不了後自然會轉向接受統一。

不過,這類「窮台」觀點若真能產生效果,那台灣支持台獨的比例就不應該逐年增加。2023年1月「觀察者」網站,刊登了雁默的「為什麼窮台不是好主意?」文章,闡釋了「窮台」不會讓台灣屈服,且同一個國家內的統一問題,和針對其他反中國家的報復,是不同的兩件事,可以用「窮X」來對付其他反中勢力,但「窮台」即使真能獲得效果,其難堪的後果還是必須處理,更何況根本就難以獲致效果。筆者完全同意這種觀點。

「窮台」作為未必有效果

從歷年來支持台獨和統一的民調升降,就可以看出這種作法沒有效果,因為偏獨的比例可以說是一路上升,完全不受「窮台」作為的影響。就算影響統獨的因素很多,但若在窮台作為後立刻做統獨民調,相信也會看出,它對於統一毫無幫助。

其原因很簡單,就是在台灣,明確支持統或獨的並不太多,大多數人皆是沒有強烈立場的維持現狀派,他們對統或獨後的狀況基本上不了解,也難以預判,所以只要對我的生活沒啥影響,要獨要統都沒什麼意見。然而,如果北京發動「窮台」作為,那對民眾的生活極可能產生負面影響,就會有些人受到挺獨政府的宣傳,認為如果未來統一,台灣將會失去目前的政治和經濟自由,因此轉而支持獨立。換言之,幾乎所有「窮台」的作為,都是在為獨派增添柴火,打擊統派勢力,即使該作為也可以達到部分懲罰台獨的目的。

再者,台灣選民支持挺獨政府的只有四成,另有六成選民不挺獨,但所有「窮台」作為會不分藍綠地施加在全台民眾身上,其中打到的其實以不挺獨的居多,這和北京一向宣稱的「寄希望於台灣人民」的說法完全背道而馳,台灣沒有幾個人會樂於接受這些「窮台」作為,只會對北京和台獨政府一起咒罵,並可能由中立轉向挺獨。

「窮台」讓兩岸民眾都受害

北京對台施加的「窮台」作為,包括在ECFA的「早期收穫清單」中,排除部分石化、機械和車輛零件、水果,以及取消團體赴台旅遊。表面上看,減少了台灣對大陸出口的機會和收入,但實際上大陸方面也會失去從台灣進口廉價高值水果,以及短途出境旅遊的機會,大陸企業和人民也都是受害者,只是受害者分散在全民中,不容易看到對民眾的傷害。而造成更大傷害的是,近20年來嚴厲封鎖台灣對外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TA)的努力。表面上看,這可以封鎖台灣用免除關稅和其他非關稅障礙和外國貿易的機會,讓台灣消費者無法獲得更低廉的消費品,企業也無法獲得更低價零組件來生產終端產品、提高競爭力的機會。可是,若以RCEP或CPTPP而言,由於中國大陸就是成員或已申請加入,這其實也會傷害大陸本身,讓大陸平白失去對台免關稅出口、企業免關稅獲得零組件來降低生產成本、增強競爭力的機會。而且,兩岸之間沒有FTA,其實是將台灣推向對抗的陣營。

應讓台人體會兩岸一家親    

大陸外交部門一直宣說,「自由貿易協定是國與國之間的協定」,台灣不能適用。這其實未必正確,否則香港也不可能在世貿框架下,和全球8個經濟體或國家簽署了FTA。而台灣不僅和幾個中美洲邦交國陸續簽署了協定,也在2013年和新加坡、紐西蘭以「獨立關稅領域區」身分簽署了FTA,北京當時並未表示異議。顯然,簽署貿易協定並非一定要以國家為要件,北京持續以此杯葛台北,雖然讓台灣貿易受到打擊,但一方面無法顯著傷害台灣的經濟,另方面也無法從中獲利,甚至受到某種程度的傷害。

最重要的是,民進黨政府正好拿此大作文章,說北京在兩岸分隔下就不分藍綠都要打擊,未來統一後,會對台灣民眾更好嗎?這種說法具有某種程度的說服力,每次台灣想要加入CPTPP,或想與其他國家簽署FTA遭到冷淡回應時,就是台獨政府加強「教育」民眾抗拒統一的契機,即使並非真心企求簽署、進行自由貿易,來得罪弱勢產業選民-包括製造業的傳統產業和農業。

北京若能體認這些「窮台」作為無法達成目標,且還要付出代價,就應該逆向思考,改變過去的杯葛性作法,改採支持台灣和其他國家簽署FTA,只要台灣是以世貿組織「獨立關稅領域」的身分簽署,就像和新加坡、紐西蘭簽署一樣。這會被台灣民眾視為是一種友善的行為,是將台灣人當成自己人,讓台灣民眾有一種「兩岸一家親」的感受,比起其他各種說教式的宣傳效果會好上千倍。同理,兩岸ECFA早收清單被暫時停用的部分應盡快恢復,只要表明是對台灣民眾釋出善意,而非向台獨政府妥協即可。

當前的世界已無法關起門來幹事;只有當台灣民眾支持統一的比例夠高或占了大多數時,大陸要求統一才會有正當性;可以獲得國際的支持,或至少不表示反對,到那時美國等反中勢力就難再強行干預台灣問題了。

了解這個道理,北京應考慮改變「窮台」的思維和作為,讓台灣民眾感受到大陸的同理心和誠心暖意,統一大業才可能在短中期轉為樂觀,企盼大陸政府能慎思明辨。

(作者係華梵大學特聘教授)

附加資訊

  • 作者: 杜震華
  • pages: 40
  • 標題: 北京不該有「窮台」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