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法世代:兩岸文化交流的新力量│柯力
在全球化和資訊化的浪潮中,年輕一代正逐步成為推動社會變革與文化交融的中堅力量。在兩岸關係的廣闊舞台上,阿法世代正悄然崛起,成為連接兩岸文化的重要紐帶。儘管其直接影響力尚顯稚嫩,但憑其潛力、特質及成長環境,無疑將成為推動兩岸文化深度融合的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
阿法世代獨特身分與特徵
阿法世代(Generation Alpha),即2010年後出生的一代,被譽為「數位時代的原住民」。他們自小便沉浸在數位技術和媒體服務的海洋中,通過分享生活、學習與文化體驗,增進與他人的理解與信任。
一、數字原住民的先天優勢。阿法世代自幼便與互聯網緊密相連。據統計,他們平均觸網年齡低至4.8歲,68%的個體在小學前便已接觸網絡,人均擁有3.9個電子設備。這一代人從小接觸智慧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設備,不僅能熟練使用各類社交媒體和線上平台,更能在虛擬空間中自由穿梭,紮根地方,又熟練連結周邊世界,成為文化傳播的重要主體與對象。他們憑藉獲取資訊與傳播資訊的優勢,能快速吸收並分享兩岸的文化精髓,有力促進文化的交流與融合。
二、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包容。在全球化的大潮中,阿法世代展現出對多元文化的極高接受度與包容性。他們從小接觸多元的文化元素,能夠跨越文化障礙,與不同背景的人進行有效溝通。這種能力有助於他們理解和尊重彼此的文化差異,進而推動文化的深度融合。2024年11月,大陸高校師生訪問台灣時,馬龍受到球迷的歡迎。有小學生球迷從樓上拍攝馬龍,甚至把手機放大了14倍,以捕捉偶像的每一個瞬間。阿法世代的追星行為,不僅體現了對偶像的熱愛,更從側面反映出他們對多元文化的欣然接受。這種包容心態對於增進兩岸的友誼與信任、推動文化的共同發展與繁榮具有深遠意義。
三、創造力與動手能力的雙重展現。阿法世代善於運用各種材料和工具,將自己的想法轉化為現實作品,並通過社交媒體等平台與朋友們分享自己的創作成果。近來盛行的咕卡是一種新興的帶有創造感的玩具,成為兩岸小學生中的「社交硬通貨」。在大陸社交媒體「小紅書」上有超過77萬篇關於咕卡的筆記,分享著各種創意十足的咕卡作品和製作技巧。台灣也有許多2010後的孩子註冊小紅書帳號,分享自己的咕本貼紙、火漆印章等製作視頻。阿法世代敢於嘗試新事物,善於運用新技術解決實際問題,通過創新的方式傳播傳統文化,使其煥發新生。同時,他們也能創造出新的文化形式與內容,為兩岸文化的交流注入新的活力。
兩岸文化融合的作用機制
隨著科技的發展和數位時代的到來,阿法世代正逐漸成為推動社會變革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力量,也為兩岸文化交流與融合提供了新的契機。
一、挖掘共同文化,形成傳播文化的年輕合力。阿法世代如同小小徐霞客,不僅具備探索世界的熱情,更擁有通過數位技術挖掘和傳播地方文化資源的能力。近年來,以媽祖信俗、台東陶藝、台灣布袋戲、木雕等民間藝術、傳統手工藝為主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以「舊事新見」的阿法方式,頻繁出現在兩岸小學生的作業設計中。他們通過動畫、虛擬實境等技術手段,讓傳統文化煥發新生。他們也能將兩岸的文化精髓進行融合創新,創造出具有獨特魅力的新文化產品。
二、打破刻板印象,塑造真實的大陸形象。阿法世代作為反PUA的先鋒,擁有鮮明的個性和獨立的思考能力。他們不願被外界強加的觀點所束縛,較少受到父母的政治立場影響,較願意基於事實和理性來形成自己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在他們眼中,大陸不再是單一而刻板的印象,而是一個充滿多元文化和無限可能的廣闊天地。他們勇於從數位世界中探索大陸,通過社交媒體、線上論壇、短視頻平台等多種管道,與大陸朋友進行深入的交流和互動。
阿法世代善於利用數位技術,通過虛擬實境(VR)、增強現實(AR)等前沿科技手段,身臨其境地體驗大陸的風土人情。他們可以在台灣家中就能「遊覽」長城的雄偉壯觀,感受故宮的歷史沉澱,甚至通過線上課程學習大陸的傳統文化和藝術。這種數位技術的運用,不僅讓阿法世代對大陸有較深入的瞭解,願意以開放的心態去接納和欣賞不同的文化,也可能成為兩岸文化交流的積極推動者。
三、衝破地緣限制,構建行動者網路。阿法世代善於以流行轉譯行為構建起行動者網路。如「孤勇者」、「小小花園」等抖音神曲舞步,以及廣西「科目三」等短視頻內容,已成為跨越海峽的超級IP。他們通過自製短視頻並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迅速在兩岸年輕人中走紅,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文化現象,更在無形中推動了兩岸文化的交流與傳播。阿法世代不僅是資訊的接收者,更是文化的傳播者和創造者,他們利用數位技術,將兩岸的文化元素進行融合創新,創造出具有獨特魅力的文化產品。他們也通過這個網路,積極傳播兩岸文化的精髓,增進兩岸民眾之間的瞭解和友誼。這種基於網路的社交方式,不僅有助兩岸文化融合工作的開展,也為阿法世代提供了一個展示自我、實現價值的舞台。
展望未來,阿法世代將繼續發揮其在新媒體領域的優勢,利用社交平台、短視頻等新媒體工具,推動兩岸文化的深度交流與互動,也將通過共同創作、聯合演出等形式,將兩岸文化的精髓融合在一起,創造出具有兩岸特色的新文化產品,為兩岸文化的交流與融合帶來新的機遇與挑戰。
(作者係莆田學院副教授)
附加資訊
- 作者: 柯力
- pages: 82
- 標題: 阿法世代:兩岸文化交流的新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