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新兩國論」捏造「中國入侵」│周忠菲
賴清德上台,標誌著民進黨開啟第三個四年執政期。在「事實台獨」掌權下,賴當局追求的核心政治目標,就是建立「親美抗中」體制。為此,民進黨推出「新兩國論」,遭到國民黨的批判,但其批判顯然不夠力。
本文認為,民進黨推出「新兩國論」,不僅意味其決策層繼續「倚美抗中」,繼續在台獨道路上行走,更重要的是企圖把中國視為「威脅、敵國」,給大陸貼上「台灣入侵者」的標籤。這是對中國的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進行顛倒黑白的主客易位。
其危險性在於,在亞太地區安全格局繼續動盪的背景下,為爭取美國的扶持,實現長期掌權的目標,民進黨當局有可能利用美國對華政策的不確定性,將其所謂的「對美妥協路線」,演變為超過美國設想而更加冒險的路線(比如台日關係,比如擁核)。這種危險性將遠超過掏空台積電,增加國防軍費到3%這類問題。
近日賴清德發表「美台關係堅如磐石」的強硬講話,外交部長林佳龍迅速就美國國務院網站再次刪除「不支持台獨」一段文字,表示對美國的感謝,就有這樣的含義。
以親美抗中實現「台獨」執政
圖謀實現「台灣獨立」是民進黨黨綱追求的目標。即使這樣,民進黨黨綱仍主張不應和大陸斷絕來往。如民進黨前主席許信良贊成「固本西進」,與大陸保持交流;新潮流部分人士主張一面搞「台獨」,一邊拉住大陸。
從李登輝推出「兩國論」開始,到陳水扁上台,民進黨打著「去中國化」的旗號,一步步把中國大陸往「敵手」的方向定位。這一過程中,「親美抗中」成為民進黨實現台獨執政最重要的政治工具。現實也從「中華民國在台灣」、「中華民國台灣」、「台灣已經獨立」,演變為目前的「事實獨立」。
台獨勢力將「親美抗中」作為政治工具使用,除了謀求在島內造成錯誤的國家認同外,還有更加深層次的安全目標,這就是讓台灣同胞不僅否認自己是中國人,還要進一步把中國確定為「敵國」。以此為籌碼,強化「台獨」在島內的政治基礎。
從李登輝執政起,伴隨著台灣主體意識的炒作,中國人的認同被解構成「新台灣人」,目的是改變1949年以來台灣大多數民眾都認同自己是中國人的現象,在台灣社會形成「台灣人不等於中國人」的二元對立。陳水扁時期,民進黨繼續「親美抗中」,推出「一邊一國」論,提出決戰境外,間接把中國列為「敵手」。
刻意捏造「中國入侵」
現在台灣社會不少人認為,目前兩岸關係受阻問題在於民進黨上台後,連結兩岸之間的「九二共識」逐漸消失,而大陸堅持「九二共識」是對話的前提,因此,兩岸沒有政治基礎,也沒有政治互動。他們擔心台灣將命運全押在美國的籃子裡 ,只能等著被戰爭、被交易。這是把問題的焦點轉移到台灣最後是否能上談判桌。
筆者認為,更嚴重的問題是賴清德的「新兩國論」,實質上是通過捏造「中國入侵」,為引發戰爭進行鋪墊。
從蔡英文2016年執政開始,民進黨當局就把大陸視為安全上的威脅,不僅將台灣與大陸之間的連接逐漸斷開,不接受「九二共識」,而且將台灣安全完全捆綁在美國戰車上。例證是蔡英文在獲得民進黨提名前往投票站時,拋出擔任台灣領導人的三個條件。第一是台灣外部面臨中國大陸的威脅;第二是內部挑戰;第三是領導人必須是一個好隊長。這相當於定義台灣面臨中國威脅的危險,她參選就是為此而承擔責任。
蔡英文二任後期拋出「兩岸互不隸屬」,進一步聯美抗中,以大陸為敵;宣稱不僅民進黨需要反對「中國威脅」,台灣社會也需要反對「中國威脅」。在美國的加持下,斬斷兩岸歷史聯結的接力棒之後交到了賴清德手中。
賴清德5.20就職,提出以「事實台獨」為基礎的「新兩國論」。在雙十講話中,推出「中華民國已在台灣落地生根」,這是台灣這塊土地上權益的主客易位,是歪曲歷史。民進黨當局除採取組建黑熊學院,發起青鳥運動,在高雄組織媚日活動,逮捕高安國退將等激進措施外,在捏造中國入侵方面,最典型的就是賴清德在出訪南太島國的途中,過境夏威夷,在東方中心發表「中國威脅論」,宣稱台灣不會屈服於中國的威脅。這是「新兩國論」發出的國際吶喊,背景是迎合美國在全世界製造敵人的態勢。同時也要以中國入侵為名,對兩岸關係進行根本性的割裂。
結語
今天美國仍然是世界第一軍事強權。美國仍然通過軍事協定,軍事援助等方式,對世界一些國家和地區進行控制與干涉。白宮雖易主,美國對外軍事援助和為美國利益服務的宗旨不會變,在亞太安全格局中,將台灣打造成美國在中國周邊的前沿軍事堡壘,或引爆海峽戰爭的導火索,或成為有利可圖交易品的美國對台政策不會變。
在這種情況下,美國不斷地武裝台灣、不斷增加對台軍售,還將軍售升級為軍援,提出要台灣增加軍費,加強美台軍事合作。可以設想,一旦美國改弦易轍,推行冒險性的軍事政策,民進黨的「中國入侵論」,將成為以所謂感性的正義衝動,發起戰爭的最好藉口。「新兩國論」有這樣的遠景,賴當局怎麼會接受「九二共識」?
(作者係上海台灣研究會研究員)
附加資訊
- 作者: 周忠菲
- pages: 16
- 標題: 民進黨「新兩國論」捏造「中國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