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主義衝擊下的台灣之路│黃清賢

川普主義衝擊下的台灣之路│黃清賢

川普再度上台後,美國的國內治理體系受到重大衝擊,國際政治經濟也面臨諸多無法臆測的衝擊。身處在地球村的台灣,尤其是中美矛盾加劇時的重大風險所在,是否可用同屬西方民主價值聯盟為由,降低川普主義的衝擊?

事實上,當世人看到美國副總統范斯在德國慕尼黑安全會議上,竟然大肆批評同屬民主價值聯盟的歐洲國家,引起歐洲國家大為不滿,那麼不屬於西方國家的台灣還能盲目樂觀嗎?台灣將何去何從,必須仔細思索。

「川普主義」不是特例

表面上看起來,川普是在顛覆美式民主的思維,但事實上,川普只是顛覆建制派包裝的美式民主。因為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美國雖然標榜是民主價值的領導者,但核心思維一直是「美國優先」;川普不是特例,只是採用非典型的手段,其中帶有個人在家族繼承與商場競爭的經驗風格。

川普主義的美式民主有三大特色。首先是「民粹主義」,也就是呼應讓美國人生活過得好的草根民主呼聲,特別是因應基層民眾對物價高漲、薪水低落的不滿;縱使美國有憲政主義、法治主義的傳統特質,但美國優先的民粹主義還是真正的內核。

再者是「霸權主義」,當美國已居於世界霸權地位,從孤立主義走向建構以美國為中心的世界秩序,在無政府的國際關係中擔任世界警察,但無非還是體現美國必須掌有最大權力的心態。掌握權力的美國,除了要建構獨一無二的美式民主價值觀外,「美國優先」仍是前提。

第三則是「重商主義」,亦即美國將資本主義與新教倫理結合到極致,認為追求財富是榮耀天主、幫助世人,所以資本主義在前、軍事武力在後,在全世界攫取與積累龐大財富,但目的還是「美國優先」的最大利益,世人不應只看到好萊塢電影的美國英雄拯救世界的形象。

台灣可能面臨的衝擊

面對川普發起自認為最有用武器的提高關稅大戰,準備要全面展開對等關稅措施,等待各國元首或部長前去談判他所謂的公平貿易;加上他揚言要買下格陵蘭、收回巴拿馬運河、加拿大變成美國的第51州、硬把「墨西哥灣」改名為「美國灣」、還要在火星插上美國國旗等新型美國帝國擴張主義,台灣引以為傲的晶片優勢、戰略位置、民主價值勢必會面臨挑戰。

首先是矽盾還會繼續嗎?護國神山的台積電被逼著到美國召開董事會,還要冒著洩漏技術機密的風險與英特爾合作,2奈米高階技術晶片提早8年在亞利桑那州量產。若掏空台積電動作不如川普的意,不但拜登前總統對台積電的補貼泡湯,台灣晶片還要被課取100%的關稅,因為川普一再強調,台灣晶片搶走了美國的生意。

再者,自詡在第一島鏈居於承先啟後位置的台灣還會繼續重要嗎?多位被川普任命的國務院官員曾表示,台灣沒那麼重要,即使沒有台灣,美國仍可以存活;甚至中國大陸一旦入侵台灣,就要將台積電炸掉,讓台灣變成解放軍無法全身而退的火藥庫。

第三,如前所述,西方民主價值聯盟都已在內鬨,非西方國家台灣的民主價值又有何價值可言?想要結束俄烏衝突的川普,跳過歐洲、烏克蘭與俄羅斯普丁通話後,美俄外長就在沙烏地阿拉伯進行近四小時的對話,澤倫斯基都可能被替換下台;西方民主價值聯盟的烏克蘭都可被拋棄,非西方國家的台灣有什麼了不起的價值跟美國利益相比?

台灣應選擇安全發展道路

賴清德上台後,台灣政局始終處於全面對抗中,外部風雲面臨川普主義的變幻莫測,如果兩岸關係依舊是一觸即發,對台灣的安全與發展絕對不利,因此執政的民進黨應該好好思考,如何處理與在野黨的關係、因應川普主義的新形態衝擊,特別是怎麼解開兩岸關係僵局。

賴政府應該正視朝小野大的客觀現實,不要想以大罷免方式增加民進黨立委席次;因為這不僅可能適得其反,而且會讓自己雪上加霜。換言之,若島內政局能夠穩定,才能團結起來面對川普主義帶來的衝擊,穩住台灣的晶片優勢、戰略利益、民主價值。

當川普可能因想從中國大陸取得政治、經濟利益,而犧牲台灣以成就美國時,台灣的作法不應是讓川普予取予求,將「護國神山」與晶片機密外流,陡增國防預算到3%、5%,甚至到不可能的10%,而是尋求與大陸恢復良性互動、和平發展,才可在川普主義的洶湧波滔中,求安全穩定、繁榮發展。

進而言之,台灣應尋求在「九二共識」的核心要義中,找到兩岸同屬一中的對等尊嚴互動關係,這樣不僅不必投資高額國防預算卻無法保障台灣安全,還可以保住最新高科技半導體晶片留在台灣生產,更可以在安全且繁榮的環境下,深化真正體現民主價值的生活,帶來人民利益與福祉的最大發展。

(作者係南開大學台灣政治研究中心主任)

附加資訊

  • 作者: 黃清賢
  • pages: 28
  • 標題: 川普主義衝擊下的台灣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