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航客機與黑鷹直升機相撞剖析│何邦立

美航客機與黑鷹直升機相撞剖析│何邦立

2025年1月29日晚8點48分,在雷根華盛頓國家機場(Ronald Reagan Washington National Airport)附近,美航(American Airlines)子公司PSA航空編號5342、龐巴迪CRJ700包機,載有60名乘客、4名組員的客機,與一架搭載3名軍人的美軍UH-60黑鷹直升機PAT 25空中相撞後,雙雙墜河。二機共67人,無一人生還。

202203015840834769 1504 2

是人為因素惹的禍。在這起美國華府的空難事故中,陸軍直升機飛行員向雷根國家機場飛航管制員要求許可,使用一條4號特定航線,直升機在這條航線上的飛行高度不得超過200呎,航線緊貼波多馬克河(Potomac River)東側河岸,讓直升機能避開航道上起降的民航客機。但事實上黑鷹直升機的飛行高度超過了300呎,撞上客機時,還至少偏離核准航線半哩(約800公尺)。當時HU-60直升機執行訓練任務的空域,居然在華府雷根機場33跑道下,真是匪夷所思!

華府空難的背景    

由堪薩斯州威契塔(Wichita)起飛的美航CRJ700包機上,載有剛完成比賽的美國國家訓練中心14名花式滑冰新生代選手、家人、教練,包括13歲的韓金娜、14歲的愛德華周、16 歲的史賓塞及前花滑錦標雙人冠軍俄羅斯國家教練希什柯娃、諾莫夫等人回家。這起墜機事件造成花式滑冰界痛失英才。

該黑鷹直升機隸屬於陸軍第12航空營,擔任高級官員「空中計程車」的運輸任務。1月31日,美國防長海格塞斯透露,此次訓練任務為執行政府高層秘密撤離的演練。事實上,五角大廈與雷根機場空域高度重疊,附近有白宮、國會大廈、五角大廈等機構為禁飛區,空域相當狹小擁擠,但官僚體系為圖便利仍不斷增加航班,事後兩黨則相互推卸責任。

軍方直升機上三人,兩位男性,最後曝光的28 歲女上尉副駕駛Rebecca Lobach背景顯赫,是前總統拜登的社交助理;因總統換人調回原部隊。她僅擁有450小時飛行經歷,不符合黑鷹直升機正、副駕駛應有的飛行時數;尤其是夜間飛行,市內燈光會造成干擾,更須注意安全。此次訓練飛行左側缺一組員觀察外面狀態。黑鷹直升機未打開追蹤技術裝置( ADS-B),自動回報監視飛機的位置、高度、速度、下降率等參數,可能是與執行秘密後撤訓練任務有關。

202203015840834769 15042

塔台人力不足未指示規避

聯邦航空管理局(FAA)內部的報告顯示,事故當時塔台只有一名管制員,同時指揮航班與軍方直升機,這樣的人力配置對意外發生時的時段、交通流量來說並不正常。常規是兩位管制員,一位負責民航、一位負責軍航。雷根機場正常運作有33名管制員,目前僅有19位當班,人力明顯不足。自從Covid-19後,全美國缺了3000位管制員待補。

塔台與飛機的通話,民航機使用VHF頻道、軍機使用UHF頻道,因此軍機與民航機聽不到對方與塔台的對話。塔台最後問CRJ是否願意由1號改為33跑道落地,此時飛機就需向右繞,再左傾對準33跑道,造成與直升機航線交叉,班機右下方成為不安全的視覺盲區。

飛航管制員在事故發生前約兩分鐘,就已經提醒直升機注意CRJ700班機的存在。直升機飛行員當時確認看到、目視分離,飛航管制員指示直升機飛行員沿著航線跟在客機後面。實際上,塔台管制員曾兩次提醒,但直升機駕駛看到的是另一架美航A319班機、誤解它是塔台指示的CRJ班機,在最後的30秒,直升機突然由 200呎拉高到300-400呎(原因待查),筆直地側撞向CRJ700包機。

另外,黑鷹直升機夜間飛行訓練時通常會使用夜視鏡,目前無法確定機組人員是否配戴夜視鏡。配戴夜視鏡時只有70度的視角、亮度亦驟減,直接影響對周邊的視覺。  

202203015840834769 15043

NTSB初報:直升機肇事

目前二架飛機的黑匣子都已找到且完整,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NTSB)2月9日公布初報,美航CRJ700客機晚間8:35飛到雷根機場附近,塔台引導準備降落。當時夜空視線良好。美航CRJ700包機撞擊點的高度為325呎,離33跑道頭710公尺處,再14秒就落地了。撞機前一秒座艙記錄儀 (VCR) 錄下機長「啊」一聲 ,同時飛航記錄儀 (FDR) 顯示,飛機機頭開始往上拉;反映客機駕駛看到撞來的直升機,但已來不及反應了。

至於黑鷹直升機的練習空域應在200呎以下,它違規飛到300 多呎,沒有看到客機,筆直地側撞上,是肇事方。機場監控錄像亦顯示,CRJ700航班降落方向,可以看到直升機的燈光在空中是個接近靜止的亮點。而一架閃著防撞燈的飛機從該航班側面快速接近隨後交匯,在空中炸成一團火球墜毀,可見黑鷹直升機在空中相撞前,沒有發現撞機的可能性而規避減速。

客機上防撞系統TCAS,呼叫Traffic、 Traffic!在離地不及1000呎高度無避讓動作。隨後傳來碰撞聲,錄音隨即結束。至於塔台雷達在事故發生時顯示直升機高度為200英尺,如何解釋? NTSB官員表示,這項矛盾資訊尚待查明真相。事故前一天,共和航空(Republic Airline)班機33跑道落地時,遭遇黑鷹PAT 11,兩機高度相隔1000呎,班機go around避開重飛。該事件反映出雷根機場起降航道存在極大的風險。

川普怪罪多元政策釀飛安

空難次日,川普將華府嚴重空難歸咎於FAA的「多元、平等、包容」(DEI)政策,並指責FAA以此聘用了一些「智力與肢體缺陷」的人擔任空中交通管制員(ATC),濫竽充數。監督FAA的共和黨眾議員格瑞維斯也表示,為FAA內部及所有運輸部門的DEI擔憂好幾年了,體能障礙者不適任空中交通管制員。

早在30年前,筆者服務於民用航空醫學中心時,就曾公開批評FAA只是橡皮圖章,體檢連心電圖都不做。而民航局奉FAA為太上皇,既非醫學專業,卻要求修訂體檢標準,例如說空中沒有紅綠燈,因此色盲亦可當飛行員,要求取消履帶運動心電圖的檢查等,與今日美國實施的DEI政策是五十步與百步之差。若非筆者的堅持,並藉媒體公諸於世,早就自毀長城了。執行飛安工作者若沒有中心思想,大眾飛航安全豈有保障?

美國空難事件頻繁

美國兩周內發生九起空難事件:1/28阿拉斯加,F-35戰機訓練墜毀,飛行員彈射逃生。1/29華府雷根機場,黑鷹直升機撞美航5342班機,67人罹難、無人生還。1/31費城,醫療專機起飛後一分鐘墜毀,7人死亡。2/2休士頓,聯合航空A320起飛時機翼起火,109人緊急疏散成功。2/5駐日美軍兩架F-35 油盡迫降日本四國松山基地。2/6阿拉斯加,賽斯納小型飛機空中失蹤、墜毀,10人死亡。2/10亞利桑那州斯科茨代爾市機場,商務機降落時滑出跑道撞上在跑道上停著的飛機,1死4傷。2/12聖地牙哥灣,海軍EA-18G電戰機墜海2飛行員彈射逃生。2/13美國國務卿專機擋風玻璃突發故障,魯比歐被迫返航。

此次華府空中互撞事件全是人為因素惹的禍,肇事原因為陸軍直升機駕駛員違反應在200呎以下飛行。至於塔台管制員人力不足,指揮用語不夠明確,導致直升機駕駛的誤認亦是原因之一。而雷根華盛頓國家機場航道管理不善埋下陷阱,早晚會出事的。全美空中交通管制員嚴重不足,交通部、FAA採用DEI政策實屬不當與失職,如今航空體檢標準被改得面目全非,可見美國飛安問題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作者係美國航空太空醫學專家、航空醫官,具飛行執照及50年事故調查背景)

附加資訊

  • 作者: 何邦立
  • pages: 33
  • 標題: 美航客機與黑鷹直升機相撞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