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國際局勢令人不安│徐勉生
2025年是農曆的蛇年。在中國傳統觀念中,蛇年象徵諸事順遂,但實際的國際局勢卻未必如此,種種跡象令人不安。
歐洲極右民粹勢力興起
1972年,法國律師勒朋(Jean Louis Marie Le Pen)建立了極右派政黨「民族陣線」(Front National),主張回歸傳統社會價值,反對墮胎合法化及同性婚姻。最令人關注者為該黨具有種族歧視的色彩,主張禁止非歐洲國家的移民及難民進入法國。
由於該黨的主張激進,多年來始終未獲得法國民眾廣泛的支持,直到1986年才首次取得國會席次,之後迅速發展。勒朋在2002年參加法國總統選舉,居然在初選中以第二高票成功進入第二輪選舉。雖在第二輪投票中落敗,仍使得該黨一舉成為法國的第三大黨,僅次於人民運動聯盟與社會黨,從此成為法國政壇主要勢力之一。
2015年,勒朋之女瑪琳勒朋接任黨魁,更改黨名為國民聯盟(Rassemblement National),把黨的路線略為轉移,以反移民、反歐盟及反伊斯蘭為基調。2017年法國總統選舉,瑪琳勒朋以第二名的得票率進入第二輪投票,是該黨2002年後再度進入第二輪投票。但在第二輪投票中敗給馬克宏。2022年瑪琳勒朋再度問鼎總統選舉,並且聲勢浩大,在第二輪投票中竟然獲得41.46%的得票率。極右民粹政黨興起,令法國民主人士憂心不已。
受到法國極右政黨興起的鼓舞,義大利的右派民粹主義政黨-「義大利兄弟黨」(Fratelli d'Italia)也在2022年的國會選舉中,組成右派聯盟,贏得國會多數,使義大利兄弟黨主席梅洛尼成為義大利的首位女性總理。
德國的極右勢力也逐步擴大。2023年6月,德國「另類選擇黨」(AfD)在東部圖林根的松訥貝格地區決選中勝出,該黨候選人塞塞爾曼成為德國首位極右派地區的首長。2024年的歐洲議會選舉中,另類選擇黨獲得16%的得票率,位列第二,僅次於基民基社黨聯盟30%的得票率,超越德國現任總理蕭茲的社民黨。雖然基民黨主席梅爾茨是目前最熱門的總理人選,但另類選擇黨總理候選人韋德爾公開表示,另類選擇黨已準備與基民黨合作,以「藍黑聯盟」(AfD和& CDU)在德國實現真正的政治改變。雖然韋德爾目前不可能出任總理,但卻獲得全球首富馬斯克的大力支持。尤其,基民黨1月29日在另類選擇黨的支持下,通過加強移民管制政策的提案。基民黨與另類選擇黨的合作將使得德國的政局發展充滿變數。
法國、德國和義大利是歐盟的核心支柱,對歐盟的走向具有決定性的影響。三國的極右派民粹勢力興起顯示,歐洲選民對現狀極為不滿。不論此一現象何以出現,如果不慎侵蝕到歐洲原本的社會秩序,恐將使歐洲動盪不安。
川普執政擾亂國際秩序
美國總統川普的競選口號是「讓美國再次偉大」(MAGA)。他若能落實競選時所宣稱的政策與作為,或許確實能使美國再次強大,但卻會使現有的國際秩序大亂。川普2月4日簽署行政命令退出幾個聯合國機構,包括聯合國人權理事會、世界衛生組織。另外也宣布將退出各國為執行《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在2015年簽訂的《巴黎協定》。國際場域少了美國的參與,運作機制必將重整。
在雙邊經貿關係方面,美國首先宣布對墨西哥與加拿大進口商品加徵25%關稅,對中國大陸商品加徵10%關稅。稍後又宣布對所有進口鋼鐵和鋁材加徵25%關稅,適用於所有國家。如此一來,勢將引起全球關稅大戰,使各國數十年來建立的貿易自由化機制毀於一旦,國際經濟秩序也必將重新組合。在新秩序建立前,勢必會出現一段或長或短的動盪不安階段。
在地緣政治方面,川普宣稱將收回巴拿馬運河的經營權,向丹麥購買格陵蘭,將加拿大併入美國,接管加薩地區。雖然實現的可能性不高,但也顯示川普有意改變國際現狀。美國國務卿盧比歐2月2日前往巴拿馬與穆里諾總統會談後,雖然沒有收回巴拿馬運河,但成功逼使穆里諾於2月6日宣布退出「一帶一路」,顯示美國對中國大陸這些年來在拉丁美洲的發展做出反制,今後也必將持續對拉丁美洲的權力均衡產生影響。
由於川普一向排斥外來移民,就任後,立即遣返大量拉丁美洲在美國的非法移民。這些移民的母國政府因為無法抗拒美國而勉為其難地接收,但這不僅會減少僑匯,也勢必對當地經濟社會秩序造成衝擊,甚至可能造成動亂。
強大不等於偉大
川普各項作為或許會使美國重振其製造業,尤其是高科技產業。但是,這些成果都是靠欺壓其他國家取得。川普既沒有濟弱扶貧的精神,對世界和平也沒有貢獻,如此的自我強大並不等於偉大。
所幸在以美國為核心的經濟圈外,以原始「金磚五國」為核心的經濟圈逐步興起,可以對世界經濟發揮平衡作用。尤其是中國大陸在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後,以長遠的眼光穩中求進,是當今最有能力應對國際變局的一股力量,或許能在即將到來的亂局中發揮安定的作用。
(作者係退休大使)
附加資訊
- 作者: 徐勉生
- pages: 42
- 標題: 2025國際局勢令人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