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勞工看「兩制」台灣方案│王武郎

台灣勞工看「兩制」台灣方案│王武郎

2019年1月2日,中國大陸在紀念《告台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上提出「探索『兩制』台灣方案,豐富和平統一實踐」,雖隨即遭到民進黨當局拒絕,但國家完全統一才屬正常狀態。大陸具有統一的定力和底氣,故稱只要不踩紅線、不損及中國的核心利益,願以和平方式實現國家統一。面對歷史遺留下來的問題,在「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方針的基礎上,大陸倡議「兩制」台灣方案合乎辯證邏輯,畢竟解決台灣問題有不同於港澳回歸的特殊性。

長期干涉、介入台灣問題的外部勢力,因本身的霸權力量衰退,又不甘心自行退出歷史舞台,乃在干涉成本、風險代價的評估下,提出所謂的「兩岸人民和平解決問題」。有媒體報導稱,馬斯克(Elon Musk)

認為中國必將統一台灣,並建議為台灣制定一個「合理的特別行政區」。上述發言引發大陸抗議,卻說明了台灣問題終局已被人意識到,鄧小平當年所說的「一國兩制」具合理性,能為各方所接受。

川普上台後,民進黨必然會向美國付出更高額的保護費,例如購買更多武器、繳交更高關稅、半導體產業鏈外移等,兩岸對抗成本升高的不合理性,以及「台獨」勢力所稱的「自由、民主、人權」、乃至守護「主權」的欺騙性勢將露出更大破綻。據此形勢,台灣方案就不能只是技術性作業,而應被視為歷史向前發展進步的必然表現。它應該是包括台灣民眾在內的全體中國人的人民民主,符合歷史公平正義,吸引台灣各界主動參與,並藉此突破兩岸對話的政治限制。

台灣方案一方面要能起到能融合兩岸的作用,使兩岸社會共享國家統一的好處,另一方面也要能將此兩岸共好的機遇,轉化為促進台灣社會更好,尤其可讓以工人階級為主體的台灣勞動者,感受到國家統一在物質利益及個人生涯上的獲得感、安定感、未來發展性及精神上的尊嚴。

目前台灣方案多以台灣財政總預算應合理分配,更能保障基層民眾與青年的生活福祉為考量,但也要看到當前台灣發展水平早已超過溫飽線,到了享受生活的階段,故應注意到馬斯洛心理學及資本私有制下的人身自由觀念,民眾心理變化與精神價值需要等方面。

設想方案若如馬斯克所言是「合理的特別行政區」,那麼「一國兩制」下的台灣地區就不該是以資本主義法權為最高制度規範。對台灣勞工階級來說,國家統一應該是回到中華民族的大家庭,真正有「出頭天」、成為社會主人翁的解放感。這點與民進黨所代表的台灣本土資產階級奪權、分離主義「倚美謀獨」截然不同。

台灣方案可以構想為一種邁向未來社會的特殊階段,可以通過改革、不斷發展,最終揚棄資本主義體制。同時,台灣工人是中國工人階級的組成部分,明文規定的領導階級,統一後,不僅可以恢復中國人的認同,還可藉著政治意識化的過程,打破資本主義抽象意識形態的統治,這是課題也是挑戰,或許也正是坐過34年7個月政治牢獄的林書揚前輩,生前撰文指出「一國兩制階段,連結融入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台灣工人階級尋求解放的唯一和必經的途徑」的真正意義。

(作者係勞動人權協會總幹事)

附加資訊

  • 作者: 王武郎
  • pages: 53
  • 標題: 台灣勞工看「兩制」台灣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