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關稅戰烽煙再起│胡勇

中美關稅戰烽煙再起│胡勇

2月1日,川普以芬太尼問題為由簽署行政命令,宣布從2月4日起對所有中國輸美商品加徵10%的關稅,而中方也宣布了反制措施,中美關稅戰烽煙再起。川普為何執著於加徵關稅?中方反制有何看點?新一輪關稅戰將走向何方?

「關稅人」川普的執念

儘管主流經濟學家反對貿易保護主義,「三零」(零關稅、零壁壘、零補貼)規則也一度被認為是國際經貿規則的變革方向,但川普對加徵關稅一往情深,甚至以「「關稅人」(Tariff Man)自詡。不過,川普揮舞關稅大棒的效果並不明顯,甚至損人不利己。例如,川普常將平衡貿易赤字作為發動關稅戰的依據,但美國商務部的數據顯示,2024年美國商品進口總額達3.3兆美元,創下歷史新高。商品出口總額接近2.1兆美元。貿易逆差達到破紀錄的1.21兆美元,增長了14%。這一數據比2017年「全球關稅大戰」未開打前上升了50%。

雖然中國不再是美國最大的進口國,但中國對美出口仍在增加,美國對華貿易逆差也於2024年達到創紀錄的2954億美元。再例如,川普第一任期對華加徵的關稅中有80%-90%由進口商承擔,進口商再轉嫁到商品裡,最後其實是美國消費者在埋單。顯然,經濟因素無法解釋川普對關稅的強烈偏好,其政治動機不容忽視。

曾預測川普會在2016年勝出的大陸學者強舸在《美國困局:「新右翼」的興起與挑戰》一書中指出,密西根、俄亥俄、威斯康辛、賓州等州的藍領選民是川普的核心支持者,川普「把工作帶回美國」的主張直擊到這些選民的痛點,因此對華關稅戰的根本動因是遏制製造業的外流並促使其回流,讓川普爭取更多選票的基本路徑。更重要的是,對華貿易戰確實在一定程度上延緩了工廠關門和工作流失的速度。川普執意發動貿易戰,讓他的「鏽帶」藍領選民相信他們「選對了人」,對川普忠心耿耿。副總統范斯的暢銷書《絕望者之歌》(Hillbilly Elegy)講的就是美國「鏽帶」貧困白人的故事。

在此背景下,川普的第一要務就是發布《美國優先貿易政策》(America First Trade Policy)。該文件第三節單獨提到中國,包括要審查中美之間有關經貿的相關協定,評估中國是否按照協定行事,調查中國是否對美國經濟造成不利的影響,並多次提到將根據調查情況採取徵收關稅等措施。該文件還提到要評估美中的永久性正常貿易關係、打擊中國商品通過第三國出口到美國的行為、強化對華出口管制和制裁等。從這個角度看來,目前對華加徵10%關稅只是一道開胃小菜。

北京的反制有備而來

北京從未幻想川普2.0會放過中國。事實上,拜川普第一任期關稅戰所賜,中國開始減少對美國市場的依賴,2024年1-11月,中國對美出口的商品占總出口額的14.6%,為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以來的最低水準;而中國從美國進口的商品所占份額則下降了4.4%,至6.3%。綜合來看,對美商品進出口貿易占中國整體進出口貿易總額的比例已降至11.2%,創下中國進入WTO後的新低。這意味著,川普2.0對華關稅戰對中國造成的傷害,會較其第一任期減少,同時讓中方的反制也更有底氣。

因此在川普行政命令生效的同時,中方除了訴至WTO爭端解決機制,還以一套組合拳還以顏色。首先,中方對原產於美國的煤炭、液化天然氣加徵15%關稅;對原產於美國的原油、農業機械、大排量汽車、皮卡加徵10%關稅。其中,2024年中國自美進口的煤炭,約占美國對外煤炭出口總量的12.8%;原油、農業機械、大排量汽車、皮卡等是美國的相對優勢產業,加徵關稅會使其在中國的競爭力大幅下降。簡言之,中國的反制清單是經過精心盤算,目的是讓美國更「有感」。

其次,中方對鎢、碲、鉍、銦等25種稀有金屬產品及其技術實施出口管制。據美國媒體估算,如果完全依賴非中國供應鏈,鎢合金的成本上漲400%,用於噴氣發動機高溫段的鎳高溫合金的成本會增加,有可能影響包括F-35戰鬥機在內的製造成本。此外,用鎢生產的穿甲彈成本也會成倍上升。實施出口管制後,磷化銦的晶圓價格可能會翻倍,紅外成像設備的成本會上升,相關雷達通信器材的成本也會增加,美國企業需要花更多的錢去購買替代品。軍工巨頭洛克希德馬丁公司也已預警,F-35的光電瞄準系統,因碲化鎘供應問題可能面臨短缺,2025年第三季度產量預計會下降30%。武器裝備和零部件的生產進度,也會因材料短缺交付延遲。

再次,中方將美國PVH集團、因美納公司(Illumina, Inc.)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根據2023年的數據,中國市場占據PVH集團收入的約6%,但貢獻了16%的利潤,因此被視為PVH集團重要的增長市場。作為全球基因測序領域巨頭的因美納,曾以「供應鏈安全審查」為由中斷與多家中國生物醫藥企業的合作,該公司首席執行長泰森(Jacob Thaysen)表示,中國市場為公司貢獻了7%的銷售額,相當於每年約3億美元。自被列入清單以來,因美納的股價已下跌23%。

最後,中方宣布對美國互聯網巨頭Google展開反壟斷調查。儘管Google的搜尋引擎、視頻平台YouTube和Google Play無法在大陸使用,但Google仍向聯想、小米和Vivo等製造商提供移動操作系統安卓,還允許大陸公司在海外的Google和YouTube上投放廣告。去年12月,中方還宣布對美國英偉達展開反壟斷調查。

關稅戰將何去何從

從目前態勢來看,中美雙方在新一輪關稅戰中均有所保留,川普的行政命令顯然為中美接下來的討價還價預留空間,中方也同樣為談判埋下伏筆。正如大陸外長王毅日前在慕尼克安全會議強調的,希望中美相向而行,構建穩定、健康、可持續的雙邊關係;但美方若執意要打壓遏制中國,中方必將奉陪到底。

(作者係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副教授)

附加資訊

  • 作者: 胡勇
  • pages: 56
  • 標題: 中美關稅戰烽煙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