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收連續超收是市場失靈或人為因素│王有康

稅收連續超收是市場失靈或人為因素│王有康

財政部日前公布2024年超徵稅收5283億元,創下歷史新高,也使得全台稅收連續四年超徵,累計超徵金額達1兆8707億元。國民黨立院黨團要求政府比照2023年,啟動「還錢於民2.0」,發起全民普發現金1萬元的提案。賴清德則表示,將擴大對社會投資,以因應高齡化等挑戰。台灣稅課收入占總歲入比重超過八成,因此稅收不論高估或低估,均可能會對政府預算執行造成負面影響。

預估與實徵數偏誤有後遺症

如果政府在前一年度低估了下一年稅收預算,為達成下一年度預算會計收支平衡,下一年度歲出預算數必須同額減少,如此一來,恐將影響下一年度政府整體資源配置、經濟發展與社會民生政策的推動。另一方面,若政府在前一年度編列預算時高估了下一年度稅收預算,將會產生虛增預算收入的假象,因為下一年度稅收實徵數會低於稅收預算數。

同理,政府為了達成下一會計年度預算收支平衡,下一會計年度支出預算金額必須同額增加,如此一來,亦將導致下一年度政府各部門擔心預算支出執行率過低,被審計部門要求檢討改進,而不當消化預算,像是馬路才剛鋪好柏油,隔一年又再鋪上一層柏油,或是各部門將還沒到報廢年限而且堪用的電腦、辦公桌椅設備直接報廢,再花大錢採購一批新的電腦或辦公設備,造成許多政府部門在預算執行當年年底前想辦法消化預算,可見稅收預測誤差過大對政府部門會產生不少後遺症。

超收稅會使分配款餅變大

根據財政部的資料顯示,2024年全台稅收超徵5,283億元,其中國稅超徵3,757億元。按照預算法第59條規定,稅收超收必須一律繳庫,超收的稅收繳庫後,如果全數用於還債,或將超收的稅收全數發放現金給民眾,則六都直轄市與各縣市政府從中央獲得的統籌分配稅款不受影響。但如果政府當年度超徵的稅收全數繳庫,不用來償債或以發放現金方式還稅於民,由於統籌分配稅款是由財政部撥付給受分配的地方政府,而根據現行《中央統籌分配稅款分配辦法》第三條規定,中央統籌分配稅款來源包括:(1)所得稅總收入10%;(2)營業稅總收入減除依法提撥之統一發票獎金後的40%;(3)貨物稅總收入10%;(4)土地增值稅在縣市徵收收入的20%,若當年度出現稅收超收,六都直轄市與各地方縣市政府在下一年從超收稅收繳庫,再透過中央統籌分配稅款分配,將可以獲得較多的分配稅款。

主要稅目預估數與實徵數

一、綜合所得稅預估數與實徵數。2022至2024年,台灣綜合所得稅預估數分別為5290億、5861億、6594億,實徵數分別為6551億、7551億、8290億;2022至2024年,分別超徵1261億、1690億、1696億,超徵率分別為23.8%、28.8%、25.7%。主要是因2023年第1季與第2季經濟成長率分別只有-3.47%與1.47%,當時景氣遠不如2024年經濟成長的情形,因而產生預估數偏差。

二、營利事業所得稅預估數與實徵數。2022至2024年,營利事業所得稅預估數分別為7300億、10473億、9715億,實徵數分別為10272億、10794億、11219億;2022至2024年,營所稅分別超徵2972億、321億、1504億,超徵率分別為40.7%、3%、15.4%。營所稅為落後申報,2024年度營所稅收入主要來自營利事業申報繳納2023年度的所得稅。由於政府在2023年4至8月編列2024年度營所稅稅收預算時,低估了2024年的景氣,導致2024年超徵了15.4%,但已經較2022年超徵的40.7%明顯下降。  

三、營業稅預估數與實徵數。2022至2024年,營業稅預估數分別為4531億、4668億、5621億,營業稅實徵數分別為5140億、5335億、6237億;2022至2024年,營業稅分別超徵609億、667億、616億,超徵率分別為13.4%、14.2%、10.9%。如果銷項稅額大於進項稅額,即會產生應納稅額,就需要繳納營業稅。但當企業雇主支付房租、支付員工薪水、執行業務費用時,房東、員工、事務所都不會開發票給企業雇主,沒有5%進項稅額可以抵稅,因此有可能出現每兩個月的銷項稅額大於進項稅額,要繳納營業稅,但公司卻出現入不敷出的虧損狀態。2024年營業稅超徵率下降表示,財政部的營業稅預測模型準確度提高。

四、房地合一稅預估數與實徵數。政府為抑制房地投機,於2016年實施房地合一稅,2022至2024年房地合一稅預估數分別為276億、379億、538億;實徵數分別為553億、617億、1007億,2022至2024年分別超徵277億、238億、469億元。

2024年第3季打房奏效

 筆者發現,2024年房地合一稅實徵數,由2023年的617億元增為1007億元,主要是中央銀行在2024年9月祭出第七波信用管制,包括:(1)全國自然人第2戶購屋貸款最高成數降為五成。(2)自然人豪宅貸款、公司法人購屋貸款及餘屋貸款最高成數均降為三成。(3)新增自然人名下有房者之第一戶購屋貸款無寬限期,致使不動產持有者趕在2024年9月前拋售房產,帶動房地合一稅收大幅增加了390億元,不過,由表可知,2024年10月到2025年1月房地合一稅收明顯下降,顯示打房已經奏效。

202203015840834769 15044 2

(作者係廣東海洋大學台籍教授)

附加資訊

  • 作者: 王有康
  • pages: 62
  • 標題: 稅收連續超收是市場失靈或人為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