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亦師亦友的龔忠武致敬告別│紀欣
2月初得知,龔忠武於1月27日凌晨在美國麻省過世。悲痛之餘,不禁想到他竟是本刊發行11年半以來第15位過世的作者。他和蔡瑋、曾宗偉、王仲孚、毛鑄倫、羅瑩雪、習賢德、龐建國、姚鳳北、王高成、李雅明、黃光國、林建山、鄭堅、邱智淵(蕭徐行)是台海兩岸及美國各個領域的佼佼者,在本刊發表的文章皆擲地有聲,但似都有著未能見到兩岸統一的遺憾。
龔忠武1957年進入台大哲學系,次年轉至歷史系,1966年獲全額獎學金進入哈佛大學,師從費正清、施華慈,專攻中國近代史。1969年通過博士生資格考試,進入撰寫論文階段,但因於1970年底參加美國保衛釣魚台運動,又擔任1971年1月28日哈佛大學保釣成立大會的主席,失去獎學金,也喪失了中華民國護照。為解決生活及身分問題,他於1975年初進入聯合國任中文譯審,直至退休。他於1981年取得哈佛大學歷史學博士學位,但始終自許為「體制外歷史學者」。
龔忠武終其一生以參加保釣運動為榮,在林孝信、周本初過世後,他主動傳來追思文章,見〈記林孝信的赤子之心〉(2016/2)、〈深情追思好戰友周本初〉(2021/7)。他極重視保釣文獻的保存工作,三度主編保釣文獻選輯:《春雷聲聲-保釣運動30周年文獻選輯》(人間出版社,2001)、《春雷之後-保釣運動35周年文獻選輯》(人間出版社,2006)、《崢嶸歲月 壯志未酬》(海峽學術出版社,2011)。
2010年春天,他為編輯《崢嶸歲月 壯志未酬》來台。3月10日應我之邀出席「兩岸和平發展論壇成立大會」,並上台致詞。之後他提議我掛名該書的編委之一,我說無功不受祿,他則表示將我列入編委,是希望島內的「反獨促統」運動能傳承保釣的愛國主義精神。
他除了捐贈自己收藏的保釣史料給北京清華大學圖書館,還與吳國禎、周本初、林盛中等老保釣,促成該館成立「海外保釣運動資料收藏研究中心」。去年7月6日,他給我的最後一封email還說,他期待該中心「不只限於資料收藏,還應對外開放,讓有興趣者研究保釣運動」、該中心「應作為一個愛國運動教育基地」。
2013年夏天,他得知我有意在台灣出版刊物時,不僅述說了他1990年在紐約創辦《僑報》的心得,還強調不要小看一份報紙、一本雜誌,他們在近代史上扮演著進步事業的先鋒,尤其扭轉民意是最終解決台灣問題的關鍵。雜誌出刊後,他不僅經常傳來佳作,還介紹老同學汪榮祖教授為雜誌撰文,令我感激不已。
去年春天,他在夫人陳安理過逝後極為悲痛,我提議他回台與老友相聚,他則表示年邁體衰無法遠行。沒想到就此天人永別!嗚呼哀哉!
附加資訊
- 作者: 紀欣
- pages: 67
- 標題: 向亦師亦友的龔忠武致敬告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