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基攻陸與反艦飛彈已非抗中利器│林宗達

岸基攻陸與反艦飛彈已非抗中利器│林宗達

去年因外媒與中國智庫「北京藍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對外發表,大陸解放軍已了解台灣部署岸基雄風系列反艦/攻陸飛彈的海鋒部隊駐防與戰備移動路徑,而可以快速摧毀該隊部隊的飛彈載具,引起廣大議論,也使得台灣國防部長顧立雄不得不對外強調,海鋒部隊不只有一個戰術部署位置,且會做好戰備行動的路途管理。

202203015840834769 15049

儘管如此,就當代中國大陸的軍備發展而言,台灣海鋒部隊的岸基攻陸與反艦飛彈早已過時,絕非抗中保台的利器。這主要可從以下三方面論述。

首先,飛彈駐地已被定位。或論台灣海鋒部隊岸基飛彈部署與移動位置曝光,乃是因為該部隊在網路上公布「聯合利劍-2024B」台灣戰備因應的照片。但這只是其中的部分原因,而非全部。事實上,台灣任何部隊的駐地與營房,早就在人民解放軍的掌控中,海鋒部隊亦不例外。另外,中國擁有世界最先進與配備最大的合成孔徑雷達的無人偵察機與隱形無人偵察機,可在一萬公尺高空,偵蒐80公里範圍內0.25平方公尺大小的物體,而且擁有戰前24小時與戰爭期間的實時偵測能力。因此,台灣海鋒部隊的大型飛彈發射載具即使不出駐地,亦早為人民解放軍偵測、知悉與定位。

一旦台海爆發戰爭,這支部隊的駐地,必定是解放軍火箭軍部隊的東風-11系列與東風-15系列等短程彈道飛彈,與殲-16戰鬥轟炸機,以及包括九天無人轟炸機在內的解放軍首先攻擊的目標,且少有倖存可以進行攻擊者。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台灣的飛彈防禦能力極其有限,又毫無制空優勢。然此,可從「中國的攻擊行動」再論之。

其次,解放軍的攻擊行動。目前解放軍有四種台灣幾乎無法反制的攻擊性武器:配備高音速滑翔載具(hypersonic glide vehicle, GHV)的東風-17中程高超音速彈道飛彈、東風-100超音速攻陸巡弋飛彈,以及攻擊-11和彩虹-7兩款隱形無人戰鬥機。前兩者均可當作首波攻擊海鋒部隊駐地內的所有岸基攻陸與反艦飛彈發射載具之用,且因台灣完全無法反制這兩種武器,故海鋒部隊能倖存於這波攻擊的飛彈發射載具甚是有限。即使有,配備防區外精確攻擊武器與自殺式無人機的攻擊-11和彩虹-7兩款隱形無戰鬥機,也會在戰爭時期藉由滯空優勢,對殘存與企圖反擊的岸基飛彈發射載具進行掃蕩。

202203015840834769 150411

另外,在速度高達10馬赫以上的高超音速彈道飛彈「廉價化」的情況下,解放軍至少已有九天無人轟炸機、彩虹-9與彩虹-7兩款察打一體無人機,以及翼龍-X察打一體無人機等,具有配備高超音速彈道飛彈的能力。據此,察打一體無人機可在百公里外,在台灣遭受火箭軍高超音速彈道飛彈與超音速攻陸巡弋飛彈的首波攻擊後,殘存的攻陸與反艦發射載具戰備尚未就緒前,就能發射高超音速彈道飛彈,而在35秒內即能摧毀之。如果在百公里之內發射,則摧毀海鋒部隊岸基飛彈發射載具的時間就會更短。

最後,解放軍海軍與陸軍的反制。就當代飛彈防禦網而言,解放軍的彈道飛彈防禦雖尚有不如美國之處,但在反制巡弋飛彈方面,美國卻遠不如中國。亦即,在中國已建立起全球最強大的攔截巡弋飛彈防禦網之際,遭受首波攻擊的台灣岸基攻陸與反艦飛彈,即使還有殘存發射載具可發射少量的攻陸巡弋飛彈,然其若想突破中國海基的1130型近迫防衛系統、海紅旗-10短程/近迫防空飛彈系統與海紅旗-16系列中程防空飛彈系統,以及陸基的紅旗-16中程防空飛彈系統與625E型彈炮結合防空車(配備11管30毫米防空炮與4枚飛弩-16短程防空飛彈)的攔截,亦相當困難。因為,這五款防空武器系統均可攔截飛行高度15公尺,速度超過3馬赫以上的巡弋飛彈,所以台灣雄風系列攻陸與反艦飛彈,幾乎無法突破陸基與海基的巡弋飛彈攔截網。

202203015840834769 150410

由上觀之,台灣海鋒部隊所列裝的岸基攻陸與反艦飛彈,已很難因應當前解放軍的攻擊與反制,也不再是台灣「抗中保台」的利器。

(作者係台灣大學政治學博士)

附加資訊

  • 作者: 林宗達
  • pages: 80
  • 標題: 岸基攻陸與反艦飛彈已非抗中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