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AI崛起的考察和省思│張林剛

中國AI崛起的考察和省思│張林剛

2025春節期間,中國科技公司「深度求索」(DeepSeek)推出同名AI聊天機器人,在美歐諸國蘋果App Store和Google Play商店力壓ChatGPT登頂。DeepSeek-R1的橫空出世在美國科技、金融和政治界投下一枚震撼彈,令全球晶片龍頭英偉達(Nvidia)1月27日股價暴跌近17%,市值重挫約6千億美元,ARM、英特爾和台積電ADR也應聲急跌,連累美股蒸發2兆美元,引起矽谷和華爾街一片譁然。

全球科技和學術界譽為中美AI的「史普特尼克時刻」(Sputnik moment),其對美國的衝擊,不亞於1957年蘇聯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對此,川普表示:這給美國敲響了一記警鐘,美國需要集中精力來應對中美的AI競爭。

中國AI的異軍突起

DeepSeek的大語言模型開發成本不足600萬美元,由於中國受到美國的出口管制,DeepSeek只能使用英偉達相對低端的H800晶片,大約2千枚左右。DeepSeek-R1在訓練成本、測試表現和開源程度等多項基準測試中直接對標OpenAI最新模型o1,OpenAI的o1每生成100萬詞元(token)需要60美元,DeepSeek只需2.19美元,價格僅為前者的5%;且遵循MIT License開源協議,向全球開發者免費開放。

長期以來,AI一直由美國企業主導,OpenAI旗下的ChatGPT、馬斯克的Grok、Google的Gemini、Meta 的Llama和Amazon SageMaker都已成為AI的領跑者。DeepSeek的強勢崛起打破了美企的壟斷,低成本、高效能、開放性及不輸ChatGPT的卓越表現,一舉戳破了美國AI的泡沫,令美國投資和科技界不得不質疑:動輒投資幾十億美元,動用數百萬顆頂尖晶片來訓練AI是否必要?巨額投資能否獲得高額回報,DeepSeek給出的答案顯然是否定的;也令人懷疑美國政府對中國出口管制的有效性。

DeepSeek的技術不是原創性突破,沒有顛覆大型語言模型的經濟學本質,而是依舊遵循AI研發成本持續降低的「規模化曲線」,並未對美國AI形成難以追趕的技術壁壘。但它以「模型蒸餾」(Modell Distillation)的方法訓練,從龐大的原始資料中萃取、降維、去噪並轉移知識,形成一個小而精的小模型。在這個知識提純和遷移的過程中,此小模型不僅學習了「應該怎麼做」,而且理解「為什麼這樣做」,降低了模型的規模和計算需求,增強了模型的泛化能力和計算效率,讓小模型能高效推理和運轉,適用於資源受限的環境。

DeepSeek挑戰了發展AI需要耗費大量算力和資本的技術常識,以OpenAI o11 1/30的成本、1/50的能耗,性能卻不遜色於後者的極致性價比進入市場,跨越了OpenAI和英偉達所打造的護城河,打破了美國AI高不可攀的神話,也讓高達5千億美元的「星際之門」(Stargate)黯然失色。DeepSeek為後發展國家的AI發展和應用提供了中國方案。

隨著百度的「文心一言」、阿里巴巴的Qwen2.5-Max、Moonshot AI、Kimi和SparkDesk等AI的異軍突起,形構了京津冀、長三角和珠三角為主的三大產業聚集區。僅上海一地AI企業,從2018年的183家到2023年的348家,產業規模從1340億元人民幣擴大到逾3800億元,在AI領域隱約形成中美雙峰併立的國際格局。

技術擴散不可能阻擋

DeepSeek的推出表明,中國AI已找到規避出口管制的方法,那就是利用有限的資源,依靠更具創新的方式來提高效率;同時也折射出美國對華的出口禁令和晶片制裁,除了強化中國科技自主的決心和意志外,也會削弱美國企業的盈利能力,與美國管制行動的目標背道而馳。中美在人工智慧上的技術代差正在迅速縮小,技術擴散不可阻擋!

經濟全球化和互聯網推動了資本、技術和知識的跨國流動,資訊共用的程度愈來越高,任何新的技術創新都可能透過開源社區、社交平台、互聯網、新聞媒體和專業網路迅速傳遍全世界,沒有一個國家可以壟斷。技術作為知識的高級形態,天生具有一種非排他性和非競爭性的公共產品性質,一旦產生就很難被封鎖,其複製和傳播的邊際成本趨近於零,就像軟體代碼的粘貼複製一樣簡單易行。

出於人性對效率和利潤的追求,個體和公司為追求規模經濟,具有內在動力去促進技術擴散。阻擋技術擴散,就像在對抗熱力學第二定律,只會帶來系統的熵增和坍塌。1769年英國改良蒸汽機後,為維持技術壟斷向世界各國封鎖技術,但法國、美國和德國還是通過技術工人移民、工業間諜或逆向工程路徑,獲得和改良蒸汽機。英國的技術封鎖只持續15年,到了19世紀後期甚至被反覆運算創新者美、德所反超。英國的案例驗證技術擴散的歷史必然性,也間接證明了技術封鎖必然失敗,唯一的護城河就是不斷創新,讓自己不斷進步,把對手甩得遠遠的。

中美合作是最優解決方案

面對DeepSeek的崛起,美國政府以國家安全為由,禁止海軍部隊使用DeepSeek;甚至有些美國官員懷疑DeepSeek是剽竊美國AI的縫合怪,來碰瓷中國AI。為了維護霸權,美國動輒揮舞關稅和科技大棒,卻常常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猶記得川普第一任期內對外國製造的洗衣機加徵50%關稅,令美國洗衣機成本上漲12%,大約86美元,無形中加劇了通貨膨脹,提高了生活成本,惡化了百姓生活,與川普的政治承諾背道而馳,損人不利己!現在川普又故技重施,揚言對外國徵收新關稅。根據「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的預測:一旦新關稅付諸實踐,對美國最富裕的1/5人口來說,會收入下降2%左右;對最貧窮的1/5人群收入則下降約4.2%。

「吹滅別人的燈,並不會讓自己更加光明;阻擋別人的路,也不會讓自己行得更遠。」中美合作是最優解,既能普惠中美,又能造福世界,令全球化進入一個更具活力、包容和可持續性的嶄新階段!

(作者係浙江大學青年學者)

附加資訊

  • 作者: 張林剛
  • pages: 86
  • 標題: 中國AI崛起的考察和省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