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轉向讓歐洲迎來噩夢│花俊雄
2月14日,美國副總統范斯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點名批評了德國、歐盟委員會、瑞典及英國,引起騷動。兩天後,該會會議主席霍伊斯根在閉幕式上哽咽說「這場會議是歐洲的一場噩夢」,這不僅是對他個人職業生涯的告別,更是對歐洲安全困境的控訴。川普政府赤裸裸的交易型外交,以及歐洲國家在俄烏問題上的被邊緣化,共同構成了這場噩夢的底色。
美處理俄烏衝突態度轉彎
自重返白宮後,川普就開始對烏克蘭採取強硬態度。2月12日,川普打電話給普丁,講了90分鐘;他宣布烏克蘭不會加入北約,俄羅斯將可以至少保留部分占領的土地。同月18日,歐洲大陸的領導人被排除在利雅德的和平談判之外。28日,川普與澤倫斯基在白宮舉行一場雙邊會談,川普與范斯對澤倫斯基接連發難,甚至一度蓋過其發言聲音,不斷斥責指控。這是美國有史以來首次有總統在鏡頭前攻擊來訪的外國領袖,最終川普要求澤倫斯基離開。
專家表示,美國在處理俄烏衝突上的態度180度轉彎,令歐洲「很受傷」;美國的行動已造成美歐關係面臨「意識形態和戰略上的分歧」;美國的作法將會削弱歐洲的地位,並損害其長期安全。過去美歐也曾偶爾出現裂痕,但總是可以修補,而這次衝突卻可能永遠改變跨大西洋的性質。法國《費加羅報》援引一名外交官的話說:「對一些最擁護大西洋主義的歐洲國家來說,現已到了非常艱難要和美國脫鉤的時候了。」
會談後,歐洲大多數領袖迅速表態支持澤倫斯基,間接批評川普的激烈作風。美國國內輿論則明顯分裂,共和黨多數政客對川普的表現表示贊許,而民主黨人士則普遍持批評態度。三天後,川普政府暫停對烏克蘭的所有軍事援助。
歐洲懷疑美國會保衛北約
2月24日和27日,川普分別見了英國首相斯塔默和法國總統馬克宏,但他對歐洲的敲打和對俄羅斯的迎合,讓人們懷疑美國會繼續無條件保衛北約,甚至會削減軍隊或撤回部隊,讓歐洲處於危險的暴露狀態。
歐洲是一個負債累累、老齡化的大陸,經濟增長微乎其微,無法自衛或投射硬實力。全球貿易、邊境、國防和技術的規則正在被撕毀。如果俄羅斯入侵波羅的海國家,或利用假資訊動搖東歐,歐洲究竟能做什麼?在MAGA的猛攻後,一群歐洲領導人2月17日匆忙在巴黎會面,但更加暴露了他們的分歧。俄烏戰爭爆發三年後,歐洲的軍費開支仍未大幅增加。看來歐洲的緊急任務是重新學習如何獲取和運用權力,準備好對抗敵人,有時甚至是朋友,包括川普的美國。它需要客觀評估威脅,而不是退縮。
俄羅斯是一部擁有龐大核武庫的戰爭機器,但其經濟規模中等,且正在衰退。相對的,歐洲儘管增長緩慢,但仍是經濟和貿易的巨頭,擁有豐富的人才和知識儲備。它需要利用這些資源來振興增長、重新武裝並確立自身的地位。
歐洲必須做諸多改變
以上意味著什麼?短期內,歐洲需要找一位單一特使與烏克蘭、俄羅斯、美國對話。即使美國放鬆制裁,歐洲也應收緊對俄羅斯的禁運。歐洲應利用凍結在歐洲銀行中的2100億歐元俄羅斯的資金,繼續為烏克蘭作戰,或在美國資金減少時重新武裝提供資金。中期,需要進行大規模的國防動員,如果歐洲不能依靠美國,就必須擁有自己的重型運輸機、後勤、偵察一應俱全。也必須開始討論英國和法國如何利用其核武器來保護歐陸。這一切將耗資巨大,各國的國防開支需提高到GDP的4-5%,其中一部分將用在購買美國武器上,這可能會說服川普留在北約。
歐洲要重新武裝可能需要進行財政改革,因為每年要額外支出超過3000億歐元,其中必須通過發行更多共同和個體公債來實現。另外,歐洲將不得不削減社會福利:德國前總理梅克爾曾說,歐洲占世界人口的7%,GDP的25%,卻是社會支出的50%。為了提高經濟成長,歐洲必須從統一資本市場到放鬆管制。
普丁和川普製造的噩夢,可能最終將迫使歐洲改變其組織方式。北約過去一直是世界上最成功的聯盟:它的消失難以想像,但好鬥的歐洲領導人正面臨最糟糕的情況,那就是他們可能不得不獨自對抗俄羅斯。歐盟已向烏克蘭提供了200億歐元緊急軍事援助,但在沒有美國支援的情況下要確保安全,歐洲需在未來幾個月內籌集數千億歐元,這是80年來都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事情發展到這一步,只能說歐洲中計了。美國不出錢,歐洲出;有了錢可以買軍火了吧,但上哪兒去買?歐洲的武器產能自己心裡沒有數嗎?難道要向俄羅斯或中國買?結果只能找美國買。川普的計謀就那麼簡單。
3月11日,華盛頓最親密盟友中的34位陸軍首長,在法國總統馬克宏的召集下,於巴黎舉行閉門會晤。美國未受邀是刻意為之的訊號,考量川普急於與普丁和解,與傳統盟友保持距離的情況下,歐洲盟國必須討論如何在烏克蘭戰爭中承擔更多責任。此次會談的重點之一是評估在停火的情況下,如何保證烏克蘭的維安,並維持基輔的長期軍事實力。
據《紐約時報》報導,歐洲盟國彌漫著川普放棄歐洲大陸的不滿情緒下,馬克宏說:歐洲為烏克蘭和為自己全力以赴的時候到了!
(作者係旅美政治評論員)
附加資訊
- 作者: 花俊雄
- pages: 50
- 標題: 川普轉向讓歐洲迎來噩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