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柴電潛艦的發展動態│宋磊

日本柴電潛艦的發展動態│宋磊

潛艦是現代海軍中不可或缺的裝備,具備奇襲、不易被偵測的優點。日本為島國,對於建構海上安全運輸線有莫大的戰略需求,而海上自衛隊的潛艦正是其中的發展重點。

傳統上,日本海上自衛隊的潛艦編制為16艘,隨著印太地區情勢日漸複雜,日本基於自身的戰略考量與日美共同防禦條約,潛艦的數量擴充至22艘,主要的型號分別為親潮級、蒼龍級與大鯨級。

202203015840834769 1504 217

親潮級潛艦

親潮級是傳統動力的潛艦,比上個世代的春朝級艦體大,在1993年正式展開「平成五年潛艦建造計畫」,首艘「親潮號」自1994年1月開工,1996年10月下水測試,1998年3月服役,在1998-2008年間由三菱重工、川崎重工共建造了11艘。整艘潛艦的長度為82公尺、艦寬為8.9公尺、吃水7.4公尺、水上排水量為2750噸、水下排水量3500噸、潛航深度為500公尺,水下最高航速為20節,水上航行速度則為12節,由70名官兵組成操作,武器配備六具口徑533mm的89式魚雷(16枚),並同時能配備數枚潛射型魚叉反艦飛彈、水雷。

在艦身的設計上,艦身同時以單殼、雙殼進行建造,船體從原先的淚滴型變成葉卷型,能增加艦內艙體的空間,讓人員獲得較大的活動/休閒空間。為強化潛艦的匿蹤性能,艦體表面要求簡潔,除能增加潛艦本身的操控性能,也能適度增強潛艦於水下運行的操控性能。動力系統方面,親潮級潛艦配備兩具川崎重工12V25/25S四行程柴油機,能帶動兩具川崎公司製作的3700kw交流發電機替2組的硫酸電池充電,大幅增加潛艦的航行時間;在艦尾部分親潮級潛艦配備「十字型尾舵」,較適合在冰下航行。

日本海上自衛隊已將一艘親潮級潛艦除役(親潮號),同時將兩艘該級艦轉型為訓練艦(滿潮號、卷朝號),其餘仍持續服役。雖然親潮級潛艦相對較老舊,但因性能、防衛政策、國際情勢等因素,日本防衛省依然保留後續較新的同級潛艦服役,持續維持海上自衛隊的潛艦規模。

蒼龍級潛艦

日本海上自衛隊的蒼龍級潛艦為首款使用「絕氣推進」(Air-Independent Propulsion)設備的柴電潛艦,在「平成16年度潛艦計畫」下,2004年正式啟動造艦計畫。該艦同樣由三菱重工、川崎重工打造,首艘於2005年3月正式開工,2007年12月下水測試,2009年3月正式服役(蒼龍號),最新的艦隻服役時間為2021年(鬥龍號),目前共有12艘同級艦服役。

202203015840834769 1504 216

蒼龍級潛艦其長度為84公尺,增長的艦體主要是為了裝載四具「史特林絕氣推進」設備,然而絕氣推進設備體積龐大,最終艦身內部人員的生活、操作空間受到排擠與限制,艦身的淡水儲存量也相對減少,人員僅能維持三天淋浴一次。蒼龍級艦寬為9.1公尺、吃水為8.5公尺、水上航行的排水量為2900噸、水下航行則高達4200噸、潛航深度為700公尺、水下速度為20.5節、水上速度則為13.5節,由65名官兵操作,武器配備6具口徑533mm的89式魚雷(21枚),艦體外型酷似雪茄,艦尾則改裝成X型尾舵,其四個舵面皆有垂直舵與水平舵的功能,但最大的缺點在於操縱系統的成本較高,其工藝水準非一般國家所能達成。

而蒼龍級潛艦最後兩艘:鳳龍號與鬥龍號,將原本的絕氣推進系統換裝成「鋰電池」,據悉該電池的功率、效能優於傳統的燃料電池,水下續航時間推估是傳統潛艦的三倍,續航力也達到6000海里,意味著鳳龍號與鬥龍號將肩負更多的水下任務。

大鯨級潛艦

2004年初,日本防衛省開始著手探索下一個世代的潛艦計畫。大鯨級潛艦為海上自衛隊最新的柴電潛艦,由三菱重工打造,首艘於2017年12月正式開工,2020年10月下水測試,2022年3月正式服役,目前已有四艘服役(大鯨號、白鯨號、迅鯨號與雷鯨號)。後續艦則以川崎重工建造,整艘艦體長度為84公尺、艦寬9.1公尺、編制人數為70人、水上排水量為3000噸,因日本政府認為絕氣推進系統的功率仍無法滿足水下航行的需求,故在大鯨級潛艦全數安裝「鋰電池」為船隻動力來源,凸顯出日本造船廠的工藝技術,因全球能建造出以鋰電池為動力核心的國家仍為少數。在武器的選配上,仍以6具(上二下四的排列方式)口徑533mm的18型魚雷、數枚潛射型魚叉反艦飛彈(射程超過250公里)為主。

因艦體內部較前期潛艦寬敞,因此允許女性軍官入艦服役(最多容納6名女性入艦服役)。女性長期被排除在艦隊服役外,原因在於潛艦內部空間狹窄,女性軍官的隱私不易被保護,但隨著新一代潛艦設計日益人性化,美軍維吉尼亞級潛艦「紐澤西號」(SSN-796)於2024年首度讓男女軍官在潛艦服役。大鯨級潛艦也採用X型尾舵、雪茄型艦身,艦身內部仍受限於空間因素,艦上官兵每三天才能淋浴一次。

日本是繼德國、瑞典、荷蘭後具備自行研製傳統動力潛艦的國家,拜本身雄厚的工業造艦能量,日本能自行製造潛艦的所有船段、電池、聲納、戰鬥系統,不僅凸顯出其國防自主的功力,也能保護綿延數千公里的海上生命線。

(作者係淡江大學戰略所博士候選人)

附加資訊

  • 作者: 宋磊
  • pages: 78
  • 標題: 日本柴電潛艦的發展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