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教育害慘了年輕人│呂學周
一位台灣老師講了四段他親身經歷的小故事,說明台灣老師在學校是不能把孩子怎麼樣,但外面的世界可是無情的。
故事一,一個學生喜歡鑽研數理,卻總愛遲到,同學給他取了個雅號叫「愛遲到」。後來他被父母送到英國念高中,有一次他回國,告訴大家他在英國的一個經歷。原來他暑假去一家華人開的中餐廳打工,結果第一天上班就遲到五分鐘,於是直接被解僱了。而最令他醍醐灌頂的,是那個華人老闆的忠告:「小夥子,如果我不解僱你,你就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殘酷!」在台灣式教育的嬌寵下,連讓學生罰站也如走鋼絲,遲到當然可以逍遙法外。但多年後,因一種積習所引發的重創,這該是多麼深刻的領悟啊!
故事二,一名台灣留學生為了和女友約會,未經同意,私自闖入女友的寄宿家庭,被警察以「私闖民宅」的罪名逮捕。這個大孩子怎麼都沒想到,一次浪漫的約會竟會約來荷槍實彈的警察。校園裡的溫和與包容,讓學生習慣了肆無忌憚地侵犯別人的領地,可以把同桌的課本藏起來,可以在別人的背後畫烏龜。但外面世界的秩序和文化卻各不相同,所以,這次他不是被警告,是被捕了!
故事三,很多年前當班主任時,處理過一起校園單車失竊案,案情很快就水落石出,主角是班上的一個媽寶孩子。單車物歸原主後,我叫他和家長來學校談談,他的父親聽完後卻說:「我們家不差錢,孩子就是一時貪玩而已,說多了會傷害他的自尊。」也許這位爸爸認為有錢即不算竊,貪玩就不犯法。這孩子後來發了財,開名車、出手闊綽,原因是幫朋友運毒兼販毒,後來被印尼政府抓到判死刑,還沒執行,就在牢裡被凌虐而死。
故事四,台灣小孩常常隨手一杯泡沫茶飲,喝完就隨手一丟,丟山邊、丟海邊,就是不丟在垃圾桶,開車族及吸菸族也一樣,想到就往外一丟,反正罰很輕,又沒人舉報。結果一位學生長大後拿著國際駕照去加拿大自助旅行,習慣沒變,垃圾隨手搖下車窗就向外一丟,後方車輛為了閃避,2死2重傷,上了法院,跟法官說「人又不是我害的,不過是隨手丟個垃圾罷了,有那麼嚴重嗎?」結果他還沒去坐牢,就被被害家屬請人「私刑處理」。
看來台灣的老師是不能把學生怎麼樣,但外面的世界可以;台灣的家長可以原諒孩子,但外面的世界不會輕易原諒。家長希望孩子在學校能學到升學考試的東西,但若不重視品德,未來被社會修理時,會很慘的!
每一個國家的教育都有其目的。台灣教育的目的特別明顯,日據時期的「皇民化」教育想把台灣人變成日本人;國民政府從小學就宣講中華文化,但「來來來,來台大,去去去,去美國」一直是台灣精英分子追求的目標。民進黨修改歷史課綱、推動「去中國化」教育,大搞「自然獨」,其背後的政治企圖是什麼?令人費解。
(作者係聯合國退休翻譯)
附加資訊
- 作者: 呂學周
- pages: 86
- 標題: 台灣教育害慘了年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