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經濟不可能「脫中入北」│許文忠

台灣經濟不可能「脫中入北」│許文忠

美國高關稅政策、中國大陸市場的戰略地位,以及內部產業結構的脆弱性,迫使台灣必須在「脫中」與「靠中」的論述中尋求平衡。台灣的主要產業正面臨美國高關稅政策的挑戰,特別是資通與視聽產品的出口高度依賴美國市場,51%的出口銷往美國。如果高關稅持續施行,將會對其市場份額造成壓力。此外,汽車零配件的出口也受到影響,約50%的出口銷往美國,成本的增加使得企業生存面臨困境。

根據2024年統計,台灣電子零組件出口金額約1,787億美元,其中52%銷往中國大陸及香港,另外某些產業如醫療器材和石化產品,能依賴大陸市場來穩定出口,特別是在美國市場需求減少的情況下。面對不斷變化的貿易環境,台灣企業應積極開發大陸市場,同時尋求市場多元化,以降低對美國市場的依賴,並提升產品的技術含量與附加價值,以應對激烈的國際競爭。

「脫中」是個假命題

儘管綠營表示,台灣正逐步擺脫對大陸的依賴,但2024年台灣出口總額約4,750億美元,進口總額約3,944億美元,雙雙創下歷年次高紀錄,全年貿易順差達806億美元(與其他逆差抵銷後)。值得注意的是,台灣最大貿易順差的夥伴仍然是中國大陸與香港,貿易順差近700億美元,而對美國的貿易順差為649億美元。

過度依賴單一市場可能導致經濟不穩定,若順差過大,可能引發貿易摩擦,正如川普的對等關稅風暴。但根據《經濟學人》報導,台灣是全球最依賴出口的經濟體之一,這使得台灣在這次美國關稅風暴中成為重災區。因此,民進黨政府推動的擴大對美採購以縮小順差,會讓兩岸經貿帶來的順差更為重要,這顯示賴清德說台灣投資要「脫中入美」根本是個假命題,台灣想要靠中諂媚美國才是真實。

「入北」將面臨多重障礙

台灣企圖加入北方國家集團,會面臨多重結構性的障礙。在地緣政治方面,大陸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北方國家集團成員國普遍遵循此政策,這使得台灣難以獲得國際承認,並面臨外交孤立。經濟層面,儘管台灣的半導體產業具全球競爭力,但高度依賴跨國供應鏈,且缺乏與北方國家的自由貿易協定,導致關稅壁壘與技術標準衝突加劇。制度性約束方面,聯合國第2758號決議確立了台灣的國際法地位限制,任何接納台灣的舉動均會引發大陸強烈反制,加上台灣對大陸市場的高依存度,會進一步壓縮台灣的國際經貿自主性。

文化層面,台灣深植中華文化傳統,強調集體主義與社會和諧,與西方重視個人權利的價值觀存在根本衝突,尤其在敏感議題上易產生立場分歧。語言障礙也會導致深化合作的難度,中文為主導的溝通模式與英語國際慣例有所隔閡,間接思維與西方直接表達的差異,亦可能引發誤解,削弱外交實效。綜合上述因素,台灣「入北」的可能性極低。

兩岸連結可解決台灣困境

台灣目前面臨著多重挑戰,不僅來自國際貿易環境的變化,也源於內部政策的限制。美國高關稅政策導致台灣高端製造業外移,零關稅政策及取消非貿易障礙,會使台灣無法利用補貼和產業扶助提升企業的競爭力,美式通路的擴張也將導致本地小型商業模式的衰退。而台灣的核心高科技產業外移,不僅會讓台灣勞工失去工作機會,也將導致核心製造業的空洞化。對美國加大投資和向美採購更多軍火,將排擠島內的公共投資,影響社會福利、教育和基礎建設。缺乏公共投資將使台灣內需市場更加脆弱,有可能需要舉債來支持龐大的開銷。新南向政策導致傳統產業外移至東南亞,將帶走更大量的工作機會。

面對這些結構性的困境,台灣應加強與大陸合作,完善《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以便能更深入地融入大陸的國際貿易體系。透過強化兩岸經濟連結,台灣不僅能獲得更穩定的市場機會,還可在經濟合作中尋求更大的發展空間,這種策略不僅有助於減少台灣在國際貿易中的孤立感,還能透過實質合作改善兩岸關係,為台灣在國際舞台上尋求更有利的參與條件。唯有如此,台灣才能在複雜的國際環境中,找到可行的生存之道,並為未來的發展鋪平道路。

結語

中國大陸在這場貿易戰中可能取得優勢,主要來自其龐大的消費市場和強大的製造業基礎,這將使得許多國家和企業都不願意失去中國這個市場。中國政府能迅速調整政策以支持國內那些受到影響的產業,並可積極與其他國家合作,通過簽訂貿易協定來減少貿易戰的負面影響。中國在科技領域的快速發展也已增強其全球市場的競爭力,並可以通過刺激內需來減少對出口的依賴。

為了改善台灣現狀,台灣當局應考慮回到「九二共識」,重新談判並完善ECFA及服貿協議,融入「一帶一路」,協助東南亞台商通過廣西與內需市場連接,開放陸生、陸客來台,增進兩岸交流,促進經濟合作。另外,通過政策支持和公共投資來強化內需市場,減少對外部市場的依賴。同時,加強與其他國家的多邊合作,分散風險,這樣台灣可以在面對內外挑戰時保持競爭力,並促進經濟穩定和發展。

(作者係暨南大學國企系副教授)

附加資訊

  • 作者: 許文忠
  • pages: 38
  • 標題: 台灣經濟不可能「脫中入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