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欲靜而習不停的台海風雲│莊清隆

賴欲靜而習不停的台海風雲│莊清隆

若以哈戰爭因川普的斡旋落實停火,俄烏戰爭也因雙方兵疲民困接近尾聲,那麼世界最兵凶戰危之處非台海兩岸莫屬。最近台灣和美國方面營造出大陸武統「迫在眉睫」的緊張感,以至賴清德10月7日接受美國廣播節目主持人Buck Sexton專訪時說:「如果川普能讓習近平永遠放棄對台發動武力攻擊的話,他必然是諾貝爾和平獎的得主」,賴也在雙十演說中表示,期待中國放棄以脅迫方式改變台海現狀。

川普很不喜歡別人對他下指導棋,賴的下場恐怕和陳水扁一樣,遭美國列為拒絕往來戶。且諾貝爾和平獎已於10月10日揭曉,由委內瑞拉反對派女性領袖獲得。賴清德日前又在「防衛韌性論壇」稱,如果台灣遭到武統,任何關於當局投降的資訊都是假資訊。但美國雪城大學8月做了兵棋推演,其中明確假設台灣當局投降的可能性,以及大陸為實現此目標可能採取的策略。

据美國防務分析平台「戰爭困境」(War on the Rocks)報導,這場兵棋推演要求參與者放下常規的防守視角,以中國的思維模擬台灣可接受的投降條件,以及北京如何從軍事行動轉為政治控制。參加者包括美國的國務院、國防部、中央情報局及英國前官員和學者。報導稱,這場兵棋推演要求參與者思考,多少兵力足以迫使台灣當局投降而不會引發美國干預?台灣會接受哪些投降條件?大陸如何從軍事行動過渡到政治控制,進而在區域內外建立有利的戰後現狀?

兵棋推演假設的情境為:中國對台灣的軍事設施發動精準打擊,同時提出維持台灣現有政治體制,以及行政機構最低限度的介入。給美國的信息也同樣明確:這是中國的內政,不值得美國人為此犧牲生命。報導稱,解放軍自1979年以來未參加重大戰爭,從未大規模登陸,後勤體系未受檢驗,而任何大型兩棲作戰都需要數周、甚至數月的準備,這種「可被觀察性」是中國最大的弱點。

兵棋推演者認為,美國是否出手干預會影響大陸的決策,還強調阻止大陸取得政治勝利更甚於軍事勝利,因為台灣的政治脆弱性甚於軍事脆弱性。若大陸跨越軍事門檻,台灣當局獲取外部軍援的前景恐怕有限,加上北京如提出有利的投降條件,這些都足以動搖台灣繼續戰鬥的意志。熟悉中國問題的專家認為,該推演提出的觀點根本不符合中國人的思維。因為中國一旦下決心武力解決台灣問題,肯定會制訂出全套的反制美國軍事干預方案。

美國經常說,解放軍1979年後沒有參加過大型戰爭,但解放軍幾次圍島軍演都執行了實戰標準。印巴今年5月的衝突,驗證大陸武器系統投入實戰的可靠性。美軍冷戰後打的所有戰爭都是對付弱小國家,根本未與大國直接軍事對抗,因此若中美兩軍交戰,雙方都「缺少實戰經驗」,但解放軍近年來對美軍戰略及技術層面的研究,顯高於美軍對中國的準備。

習近平絕不會打沒有把握的仗,所以武統一旦啟動,所有阻擋者勢將付出極大的代價。

(作者係自由評論員)

附加資訊

  • 作者: 莊清隆
  • pages: 20
  • 標題: 賴欲靜而習不停的台海風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