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一代戰車性能發展│宋磊
在「體系化作戰」的規劃下,解放軍陸軍的戰車發展越來越全面,一方面肩負和步兵之間的偕同作戰,二方面也擔負陸軍鐵拳的部隊之一,雖然大陸軍用無人機的發展與應用相當完備,但基於戰車仍是陸軍主力部隊的標配,故解放軍仍舊將最新科技應用在戰車的發展。

99式系列重型戰車
陸軍是解放軍規模最大的兵種,長期以來肩負的防禦任務、疆域範圍相當廣闊。雖然在實際的防衛作戰想定中,沒有一個國家有侵略中國的企圖,但對於戰車部隊的發展,包括技術研製、戰術應用、體系化作戰的規劃,陸軍在戰車的發展上仍獲得高層重視。
1999年首輛99式戰車出現在陸軍裝甲部隊,歷經十餘年發展,99式戰車從最初的原型已衍生為99A、99B戰車,前者於2011年開始服役,後者是2025年首度出現在九三閱兵。
99式戰車為「中國兵器工業集團第201研究所」開發的戰車,屬於第三代戰車。從外型來論,99式戰車的車身比歐美主戰車要低矮。上世紀美軍M60系列戰車的高度為3.2公尺,但後續美軍主戰車的車身則降為2.4公尺。99式戰車的高度僅2.37公尺,大幅降低遭到敵軍戰車發現的機率,也利於主戰車出沒在較為擁擠的戰場(諸如城鎮)。
99式戰車的車身設計大幅參考西方戰車的特點,包括焊接砲塔、複合裝甲,在砲塔口徑的設計上沿用蘇聯戰車50倍徑的ZPT-98型125mm口徑火砲,99式戰車的彈藥箱最多能容納41發戰車砲。以該戰車的車體設計來說,不含砲管其車身長度為7.6公尺,寬度為3.5公尺,副武器包括一挺12.7mm機槍、7.62mm機槍,若為99A式戰車,則多了一挺5.8mm通用機槍,99式戰車配備最新的射控系統,能夠在全天候的狀態下進行射擊,並且能針對4,000公尺以下的目標進行自動跟蹤、自動鎖定與自動識別,砲手僅需針對打擊目標發射攻擊,不僅縮短射手的「追蹤-攻擊」時間,在分秒必爭的戰場上,99式戰車能發揮最大戰力。
在防護力方面,99式戰車配備先進複合裝甲,戰車表面增加爆炸反應裝甲,砲塔正面能抵禦口徑120mm或125mm翼穩脫殼穿甲彈的攻擊,對於反戰車飛彈同樣保有相當程度的防禦能力。在動力系統方面,99式戰車配備大陸製WR703/150HB系列柴油機,輸出功率為1200匹馬力,以99式戰車的重量而言,輕而易舉能獲得每小時約65-70公里的速度,隨著99式戰車不斷改良,99A式戰車配備新型150HB-2發動機,最大輸出功率為1500匹馬力,整輛戰車的行駛速度可達到每小時80公里,續航里程達600公里,大幅超越美軍M1A2戰車的67公里。
造價成本,一輛99式系列戰車約190萬美元,相比之下,美軍一輛M1系列戰車的成本約在1000萬美元,法國雷克勒戰車約為1600萬美元,德國最新豹二A8戰車造價成本高達2300萬美元,造價成本也成為大陸軍武的建軍優勢,目前99式系列戰車的服役數量超過1200輛。
在最新的改良版上,99B式戰車外觀上和前期並無太大差異,反而是由車長操控的QJC-88機槍改成自動機槍;大陸軍方並未透露太多該戰車內裝的設備,但以解放軍近年強調資訊化作戰、體系化作戰的建軍原則,99B式戰車很可能強化了戰場態勢感知能力建構(亦稱狀態意識)。目前,99式系列戰車部署在北部戰區、中部戰區居多,其中包括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河北省張家口市/保定市。

100式系列戰車的發展
無人機、無人艇已是當前各國軍武的發展重點,大陸伴隨著AI、資訊化、大數據等相關技術的研製,「軍民技術融合」成為習近平就任後重要的發展政策。2016年大陸官方首度證實正在開發新一代戰車(第四代),2022年央視首度播出模糊的影像,2023年大陸第二屆「航天航空航海國際工程科技戰略高端論壇研究會」的簡報中,出現正在測試的新型油電混合動力戰車,據悉應是傳聞已久的新型戰車。
今年九三閱兵期間,100式戰車(ZTZ-100)正式出爐,由「中國北方車輛研究所研製」,交由「內蒙古第一機械集團公司」生產。該戰車最大的亮點在於,採用一挺105mm無人砲塔,省略一般戰車所需的填裝手,該戰車採用「油電混合動力系統」,能產生1500匹馬力,能在不開啟柴油機的狀態下,單純以電力作為動力行駛,形塑出獨特的靜音優勢,在一般道路能行駛每小時85公里,在越野時能行駛每小時50公里,獨特的動力系統不僅是劃時代的產物,重量僅45噸代表靈活的機動性。為強化該戰車的防護力,100式戰車配備相控陣列雷達,能針對戰車外部環境進行全方位360度的監控,必要時面對敵軍無人機、反戰車飛彈攻擊時,能透過「主動防護系統」(APS)將其摧毀。

100式戰車的衍生版為「100式支援戰車」,據推估重量應在40噸,該款戰車配備一門25mm無人砲塔,戰車後部配置一部四軸無人機,並增加一名無人機操作手。在實際的作戰場合中,無人機能擔負偵查、傳輸命令的角色,增加支援式戰車的戰場功能性。解放軍將新技術注入在新式戰車的發展,代表大陸在戰車的發展與應用更為領先,配合陸軍與其他軍種單位,更能提升體系化作戰的能力,為潛在的軍事衝突做足準備。
(淡江大學戰略所博士候選人)
附加資訊
- 作者: 宋磊
- pages: 72
- 標題: 中國新一代戰車性能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