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NO. 25 │ 台灣如何避免經濟邊緣化

2015年9月|NO. 25 │ 台灣如何避免經濟邊緣化

李登輝日前在日本媒體公然聲稱,台灣在二戰時與日本「同屬一國」,又妄言「慰安婦問題已經解決」,並誣指「九二共識是偽造的產物」。這些嚴重歪曲史實的荒謬言論,引起軒然大波。 馬英九痛罵李登輝「出賣台灣、羞辱人民」,國民黨揚言要刪除李的卸任禮遇,並與新黨共同呼籲選民「不要再選出日本人」。學界不分藍綠皆表示「台灣人不能縱容李登輝的親日史觀」、「歷史可以詮釋,不可扭曲」。只是,蔡英文仍表示「要包容不同立場」,柯文哲也要「馬英九不要擴大解讀」。 有論者提到,李登輝選在此刻發表媚日言論,除想替日本二戰侵略行為脫罪,也想教訓馬英九不要藉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對日本騷擾與刁難」,與大陸唱和,再度坐實了他甘為日本對抗中國大陸的棋子。 也有論者提到,李登輝此時否認「九二共識」的存在,是想避免「九二共識」再次成為蔡英文2016的「最後一里路」。只是,「國統綱領」、「關於一個中國的涵義」及「辜汪會談」,都是李登輝在任內主導、拍板定案的,不但絕大多數參與者健在,文獻檔案也歷歷在目,李登輝豈能抵賴? 除以上目的,本刊以為李登輝大動作可能另有陰謀,那就是想在餘生推動「二階段憲改」,完成他及陳水扁「未完成的使命」。…
作者: 紀欣 頁數: 1
當電視轉播反課綱微調學生及民眾夜闖教育部,參加抗爭的周天觀公然對前來勸離的父母施暴,赤裸裸地呈現台灣政治惡靈肆虐,連高中生也不放過,而爭議真正的主凶是躲在背後掩護媚日史觀的一群大人。 從反服貿到反課綱,青年自覺或被誘導地投入街頭抗爭,在支持者的掌聲和政客們的吹捧背後,卻是一整群在時代的夾縫中迷失的世代,這不僅是台灣深沈的危機,更是台灣自我孤立的縮影。 反課綱抗爭複製反服貿 從去年太陽花運動開始,兩股勢力不斷交激;一方是憂心泛綠勢力抬頭,台灣可能再度走回扁政府時期的「台獨暴衝」,因而藉銜接12年國教課程之便,微調2014年國文及史、地、公民等高中課綱。而另一方是策動反服貿抗爭的泛綠政黨、社團及親綠學生團體,企圖擴大戰果,「掃蕩親中餘毒」,因而全力投入反課綱動員。儘管大人們都說課綱爭議無關藍綠,但綠營不惜動員力挺反課綱,而教育部堅持不退回新課綱,實際上正是藍綠政治版塊的碰撞,等於預告明年一旦民進黨重新執政後,藍綠對抗將捲土重來。 從聲援反課綱的北中南東客社、人本教育基金會、家長團體聯盟、華人民主文化協會、台教會、台灣教師聯盟、公民教師行動聯盟、台灣人權促進會、看守台灣協會等「大人團體」及「黑島青年」、「島國前進」等大學生社團,幾乎和反服貿抗爭完全重疊,差別只在場面上,刻意由反黑箱課綱行動聯盟幾十位高中生撐場。反課綱抗爭的目的不在真正辯論課綱修正是否得當,而是以「反黑箱」、「反洗腦」等政治鬥爭語言,動員抗爭。在蔡英文、柯文哲等驗收了成果之後,抗爭草草收場,但藍綠鬥爭的種子,已經在高中青年社群中埋下。…
作者: 陳建仲 頁數: 6
從台灣光復以來,民選縣市長超過65年,而賴清德是唯一一個悍然不進議會備詢的民主痞子。民進黨卻力挺賴清德,還要修改地制法。是誰把賴清德豢養成無法無天,沒有任何法律可以制裁? 縣市合併,狂洩千里 台南人口在2010年升格前夕是77萬。2005年台南市長選舉,民進黨許添財14萬多票當選,可是國民黨的陳榮盛也有13萬多票,兩人差距不過4 %。可是2010年金溥聰堅持讓不符合升格資格的台南市,以合併台南縣的方式升格成直轄市,從此成為綠營培養神明之地。 2010年出馬競選的賴清德,就大勝郭添財21萬票。這不是賴清德比許添財厲害神勇,而是因為原台南縣人口比原台南市多,合併後綠的支持者遠多於藍的支持者。直轄市內所有官員都由市長派任,於是國民黨一敗塗地,2014賴清德大嬴黃秀霜44萬票。…
作者: 黃智賢 頁數: 9
最近大陸有兩則軍聞未引起台灣媒體注意,一則是《旺報》轉載中新社報導〈陸速造神盾級驅逐艦〉,一則是《中時電子報》報導〈陸浮島航母曝光可載200戰機〉。 〈陸速造神盾級驅逐艦〉述及中國近10年內造出18艘神盾級驅逐艦,國際媒體形容這是超時代的「神速」,以此速度,5年內超過7000噸的大型艦艇數量將超過40艘,甚至萬噸戰艦。中國大陸驚人的造艦速度,把英、法、日、加拿大遠拋在後面。 從神盾艦的數量,國際軍事專家分析,大陸海軍未來組建的航母數目,絕不只限於2艘陸產航母加上一艘訓練航母,基於一個航母艦隊配置4艘神盾級驅逐艦來評估,目前的神盾級艦數量18艘來論,最少大陸未來的航母目標是4到5艘。 俄羅斯衛星網日前也刊出俄國戰略研究與科技中心分析員卡辛的文章:「中國大陸國產航空母將會提前出現,所有設備都是大陸國產;且解放軍將建三艘大型航母,應是採核子動力,並裝備電磁彈射器」。 《漢和防務評論》8月號也披露,解放軍位在海南島三亞的第二座航母基地,在去年11月基本完成,該基地擁有可雙向繫泊大型船艦的船塢碼頭,超越美軍在日本橫須賀港口的航母碼頭,是世界上最長與最寬的航母船塢,顯示青島與海南兩基地,均各有容納兩艘航母的能力。…
作者: 趙興鵬 頁數: 10
 7月30日,20歲的反課綱北區發言人林冠華自殺了,當晚數百名所謂「高中生」又藉故進攻教育部、立法院。我之所以說所謂,是因現場看或從媒體所拍的鏡頭看,沒幾個高中生的稚嫩臉龐,其中老臉倒不少,例如要選新竹地區立委、有意問鼎下屆立院龍頭的民進黨總召柯建銘,以及不分區立委陳其邁。 冠華怎麼死的?網路上有一種說法,是反課綱陣營殺的,因為上次抗議教育部學生太少,只有11位高中生,22位已成年,(如說這22位成年人還是高中生,還真坐實他們是職業學生),需要一個烈士來激化抗爭,糾集更多群眾,把事鬧大。根據陳其邁提供的line,可以看出反課綱陣營是事先知道的,說不定陳其邁也知道,他們當初不阻止的理由,應是既然有一位傻子要做烈士,那就讓他做烈士吧。果真如此,豈不就是「我雖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的翻版? 據媒體報導,冠華是在家燒炭,父母都說與教育部課綱無關。冠華有憂鬱症,是一個病人,民進黨也知道,既然知道他是病人,還吸收他做奪權的工具,道德良心到哪裡去了?林母懷胎十個月不容易,拉拔這麼大更不容易,蔡英文恐怕不知道媽媽的辛苦,太陽花時利用大學生,這次反課綱微調更降低了年齡層,主意打到高中生頭上,下一次?國中、國小、幼稚園? 反課綱進攻教育部的學生中,有一位高中生周天觀,他是《周大觀基金會》周大觀的弟弟,當父母去現場找他時,他竟用手臂勒住父親脖子往外拖,母親也被推開,並被其他學生趕走,那怕周母重重跪下哭喊,他們也置之不理。是誰讓周天觀媽媽哭傷了心? 台灣的媽媽們要小心了!妳的兒女在民進黨的洗腦下,已經不再是妳的小孩,有一個要選總統的女人,準備或已經在接收妳的小孩,萬一妳的小孩在教育部或任何地方侵門踏戶,也不必去找,因為如妳去找,下場應該與周天觀的母親一樣被推開,或被其他學生趕走。民進黨是不會還給妳孩子,因為好不容易洗腦成功,豈能讓妳帶走?…
作者: 董佩芬 頁數: 11
社會抱怨股利所得稅過高,他們批評這兩年一頭牛剝了六層皮,影響大戶投資意願,間接凝滯台灣股市動能。  「六層皮」是指:(1)股利併入綜合所得稅課徵,累積稅率最高從40%增至45%。(2)兩稅(營所稅與綜所稅)合一,股利所得原可扣抵稅額減半。(3)增股利所得2%為健保補充費。(4)2018年起對大戶設算課徵所得0.1%證所稅。(5)擬議中未來還要對股利所得再扣0.48%的長照稅。(6)IPO及興櫃等核實課徵證所稅。不過,累積稅率達40%以上者,僅限於淨綜合所得超過$1,000萬元以上部分。 兩稅合一後,原公司已繳交的營利事業所得稅可自分配股利所得中扣抵。而今因為調整營利所得稅率自25%降至17%,低於韓國的22%、中國大陸的25%、日本的36%、英國的21%、德國的30%、美國的40%。為平衡所得分配不均及減少財政赤字,將扣抵額減半,這不是加稅,而是將過分降低的稅賦還原一部分。 另外,健保補充費涉及健保費若不調整,台灣健保制度要破產。在台灣民粹政治下,無法大幅增加全民健保費率,立法院及衛福部只得向有明確現金流入部分課補充費,如演講、稿費、版稅及有股利的中高所得者徵收。 不過,大戶其實仍有許多節稅手段,如海外投資,股利所得均採分離課稅20%。台灣一些大股東已將股票轉由海外假外資公司持有,以降低稅賦。…
作者: 張忠本 頁數: 12
國民黨候選人洪秀柱自從超額破磚之後,大唱「一中同表」,支持度一路下滑,一個多月始終在不知深處的低位徘徊,令許多藍營支持者焦慮。而親民黨宋楚瑜主席已於8月6日正式宣布參選,雪上加霜,洪的選情還有希望嗎?既然曾有高峰,不能說沒有潛力,如果還有希望,如何找回?能到什麼程度呢?耐人尋味。 反權威是目前社會主流 根據本人多年的觀察,台灣在最近20年由於政治人物的無能與腐敗,民眾慢慢蓄積出一種「反權威」的普遍心態,然而,誰是「權威」是相對比較出來的結果。一個社會中,政府或總統等大官是最大或相對大的權威,執政黨相對於在野黨當然也是相對大的權威,很容易變成人民反對的主要對象。 洪秀柱是否還記得她說過「各位同志,如果此戰我們能夠成功,我們樹立了多麼好的典範,我們破除了『選舉無步,錢買就有』,我們破了這樣的一個迷思,我們也給年輕人帶來無限的希望」、「各位的競選總部,就是我的競選總部;每一個支持者的住家、電話、電腦,通通是我們的據點」、「只靠小額捐款,不會拿黨的任何一分錢」之類的話?和人民群眾站在一起,指出選舉的長期弊端,與權威象徵的黨務做一種另類區隔,這個調子是多麼迷人的「反權威」樂譜! 是這種「非典型」而非「一中同表」的發言給了許多民眾一種驚訝,在台灣而且是在國民黨的總統初選過程中,竟然有這樣的國民黨籍政治人物即將代表國民黨競選總統。由驚訝而產生出驚奇的盼望,符合了反權威的主流氛圍,才有接著6月中的超高額破磚成功,同時反映出,台灣多數人民內心對政治改革的盼望始終未死。有人說是綠營灌票,想想看,在與小英對比之下,小英尚有四成,綠營哪還有餘裕的票支援破磚?綠營當然希望是關說院長上陣,那是他們會打得最順手的沙包啊!…
作者: 朱駿 頁數: 14
8月6日,為了實現「母雞帶小雞」的拉抬效應,扭轉親民黨搖搖欲墜的危機態勢,宋楚瑜做出最後一搏,以73歲高齡宣佈再度掛帥親征,逐鹿2016大選。消息傳出,無異於投下一枚震撼彈,引發各界高度關注。表面看來,由於宋楚瑜的支持者多為藍營民眾,因而輿論普遍認為,宋楚瑜的出戰,將對泛藍陣營的選票結構造成鬆動效應,會瓜分國民黨的選票。但如果從更深層次來看,宋楚瑜對於民進黨的衝擊或許也很大。 打破民進黨完全執政美夢 目前,民進黨的選情似乎一片大好,蔡英文躺著也能勝選。但在蔡英文的內心深處,她並不滿足於勝選,她所渴望的乃是出任全民總統,得票率能夠超越50%。但宋楚瑜再次披掛上陣後,既攻藍又打綠,希望在洪秀柱和蔡英文之外另闢蹊徑、出奇制勝,為橘營的親民黨殺出一條新路。如此一來,蔡英文實現過半的夢想難度會瞬間增大。另外,蔡英文不僅希望成功拿下大位,還想實現立法院席次過半,擺脫立法院的束約,為所欲為,全面推行自己的台獨理念。 宋楚瑜參選就是要以此為籌碼,向民進黨和國民黨要求更多的禮讓,協助親民黨拿下更多的立委席次。也正是由於這種原因,施明德才不無嘲諷意味地說「宋楚瑜自己也知道選不上,但背後食客太多」。食客主要是指期望能在宋楚瑜的拉抬下,順利當選立委的那些人。 此番參選,宋楚瑜也大打中間牌,放言台灣需要聯合政府。這顯然是針對在謀劃完全執政的蔡英文而來的。而親民黨的立委數量越多,民進黨的數量則勢必會相應減少,民進黨在立法院席位過半的美夢也終將隨之破滅。…
作者: 嚴語 頁數: 16
在複雜多變的亞太區域,大國利益交錯縱橫,其中,TPP與RCEP是大國博弈最重要的經濟舞台。美國力推、排斥中國大陸的「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TPP)和東盟主導、大陸積極推進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作者: 林紅 頁數: 18
自2008年6月兩岸兩會恢復協商以來,兩岸經貿合作進入制度化發展新時期,取得了積極的成效,但也面臨新的挑戰及問題。 取得諸多積極成效 一、貿易規模繼續增長,大陸對台貿易逆差支撐了台灣經濟發展。2008年以來,兩岸貿易總體上繼續保持增長態勢,貿易額除2009年受金融危機衝擊有所下降外,其餘年份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長。從表1可見,2008年到2014年,大陸對台灣進口額、出口額和進出口總額分別由1,033.4億美元、258.8億美元和1,292.1億美元,增加至1,520.3億美元、462.8億美元和1,983.1億美元,年均分別增長6.65%、10.17%和7.40%。 貿易規模繼續增長的同時,大陸對台灣持續的貿易逆差也有效支撐了台灣經濟的發展。根據台灣方面的統計資料,從2008年到2014年,台灣生產總值從4,169.62億美元增加至5,295.15億美元,同期台灣對大陸貿易順差從774.6億美元增加至1,157.5億美元,這意味著這一時期大陸對台灣貿易逆差對台灣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34.02%,是支撐台灣經濟增長的強勁動力。 二、形成雙向投資新格局,台商大陸投資結構趨於優化。2009年6月台灣開放陸資入台,開啟了兩岸雙向投資新格局。根據台灣經濟部投審會的統計資料,截至2015年2月底,台灣累計核准陸資項目643個,投資金額12.09億美元。分年度看,無論件數還是金額,陸資赴台投資都有明顯提升,從2009年到2013年,台灣核准陸資赴台投資件數從23件增加至138件,金額從0.34億美元增加至3.49億美元,年均增速分別為56.51%和75.25%。2014年,兩者雖均有下降,但降幅十分輕微。陸資赴台投資金額排名前三的行業均屬於服務業,其所占比重合計為52.49%;而從投資件數來看,僅批發與零售業就占了總件數的62.05%,也體現出陸資赴台投資以服務業為主的特徵。…
作者: 殷存毅 頁數: 22
預定2015年底前定性定調,而於2017年底完簽的服務貿易協定(Trade in Services Agreement, TiSA)第12回合談判於2015年7月6日至10日在澳洲舉行。對於成員之一的台灣而言,目前有三項重要挑戰:一是中國大陸初次申請加入TiSA談判成員國家,應否予以同意;二是TiSA談判將正式納入WTO體制,並把2013年以來準用的「複邊協定」…
作者: 林建山 頁數: 28
邱進益,1936年出生,浙江嵊泗人。政治大學外交系學士、新加坡國立大學企管學院企管碩士、南京大學歷史學博士。 1961年通過外交特考後,歷任駐奧地利代表處副代表(1975-1979)、外交部歐洲司副司長(1979-1981)、駐瑞典代表處代表(1981-1983)、外交部禮賓司長(1983-1985)、外交部新聞文化司長兼發言人(1985-1987)、駐史瓦濟蘭王國大使(1987-1988)、總統府副秘書長(1988-1993)、國家統一委員會(下稱國統會)研究委員會召集人(1990-1993)、總統府發言人(1990-1993)、國統會執行秘書(1990-1993)、海峽交流基金會(下稱海基會)副董事長兼秘書長(1993.03-1993.12)、國策顧問(1993-1996)、駐新加坡代表處特任代表(1994-1996)、考試院銓敘部部長(1996-2000)、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基金管委會主委(1996-2000)、日月光文教基金會董事長(2000-2005)。現任中國國民黨中央評議委員主席團主席、中美文化經濟協會理事長。 1993年4月7日,應大陸海峽兩岸關係協會(下稱海協會)的邀請,前往北京,與海協會常務副會長唐樹備進行辜汪會晤預備性磋商,達成八項共識;4月22日抵達新加坡,為「辜汪會談」做最後準備。「辜汪會談」於同月27至29日舉行,兩會並簽署了四項協議,被譽為「開啟兩岸制度化協商的重要里程碑」。 問:作為李登輝任內的總統府副秘書長及發言人、國統會執行秘書,您對李登輝最近一再否認1992年兩岸兩會在香港會談時達成共識,有何看法? 答:分析李先生這個人,要了解他從小受日本教育長大,有很深的日本情結,也習慣站在日本人的立場看問題。…
作者: 紀欣 頁數: 32
由大陸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舉辦的《第12屆兩岸關係研討會》,8月6日在長春舉行,國台辦主任張志軍出席了會議並做了講話。在台灣總統選舉逐漸加溫之際,大陸會在這個場合對兩岸關係做什麼樣的表示,頗引人矚目。所以,除了專家學者之外,兩岸也有不少媒體到場採訪,關注張志軍會講些什麼。 張志軍先從今年5月初習近平會見朱立倫的講話談起,然後直接引用習近平說的這段話:「兩岸關係處於新的重要節點上。兩岸關係路應該如何走,是擺在兩岸所有政黨和社會各界面前的一個重大問題,攸關中華民族和國家未來,攸關億萬民眾福祉,需要我們大家認真思考」。接著,闡述「兩岸關係今後的路應該如何走?」 他先歸納出一個觀察,即兩岸不同政黨和社會各界「雖然大家看法、主張各有不同,但都有一個基本共識,那就是應該繼續走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之路。」那麼,和平發展的道路要怎麼走?張志軍在此重申「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要行穩致遠,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的共同政治基礎。」 純粹就文字內容來說,張志軍的講話似乎沒有什麼新意,同時,講話的語氣也相當平和,但是,在場的學者會後討論起來,卻認為以下兩點是頗值得注意的。 首先,大陸方面對「九二共識」的界定出手了。在研討會的講話中,張志軍除再次強調「九二共識」是大陸方面處理兩岸關係的底線之外,同時,也明確宣示「九二共識」的核心意涵乃是「大陸與台灣同屬一個中國」,這意味著大陸方面決定要對「九二共識」的意涵定調。…
作者: 龐建國 頁數: 38
台灣命途多舛。近代以來,因列強侵略中國,台灣屢被染指而飄零。抗日戰爭勝利後回歸,至今兩岸迄未統一。70年歲月匆匆,台灣每遇風雨必飄搖,人心亦浮動,久之則迷茫。今國際情勢大變,「冷耗」的台灣處在歷史的十字路口。 從蔣經國先生去世到現在的20多年裡,台灣走的是一條什麼路?是團結、奮發、向上的路,還是爭奪、內鬥、下滑的路?現在台灣不是有部分人及群體不滿,而是社會各個階層都不滿,都有怨氣,在在表明台灣出了大問題。一段時間以來,台灣幾乎人人都罵馬英九,這種現象其實就是大問題的反映。不過,正因為不是小問題,不是個別人、個別團體、個別黨派的問題,即便千刀萬剮馬英九也無濟於事。 一個曾經令人引以為傲的寶島,落到今天這個地步,一定有其原因,而且背後有更深層次、更為重大的因素。因此,有必要進一步探詢:台灣出了什麼問題?台海為什麼起風浪? 問題在於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vs.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分。一百多年來,這個問題困擾著台灣,至今沒有了結。這是今天台灣所有重要問題的總根源。這個矛盾制約、決定其他矛盾的展開和演變,這個問題不解決,其他問題也無法從根本上得到解決。 無法否認兩岸同屬一中…
作者: 賀之軍 頁數: 40
1992年底,台灣海峽交流基金會(簡稱海基會)及大陸海峽兩岸關係協會(簡稱海協會)達成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先後舉行了1993年辜汪會談、1998年辜汪會晤,以及16次各層級的商談。然而,1999年之後的九年間,兩岸協商因政治基礎遭到破壞而中斷。 2008年5月,兩岸關係發展出現轉機,兩會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得以恢復。2008年6月至2015年8月,兩會在兩岸輪流舉行11次會談,簽署23項協議,達成一系列共識,對兩岸交往與合作做出制度性的安排。主要成果如下: 一、 促成兩岸全面直接雙向三通 兩岸空運直航、海運直航、直接通郵於2008年12月正式實施。空運方面,截至2014年,兩會陸續換函確認七份兩岸空運補充協議,兩岸直航客運航點已達64個,每周客運航班增至828班。…
作者: 編輯部 頁數: 43
李登輝稱二戰期間的台灣人「身為日本人,為了祖國而戰」,並說「70年前,台灣與日本是同一個國家,既然是同一個國家,台灣對日抗戰當然不是事實。」 人可以無恥於斯,也算是登峰造極,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石敬塘賣土地,李登輝不僅送釣魚台,連歷史尊嚴都能送。 日本壓根沒把台灣當成同一個國家,占據台灣時,從台灣北殺到台灣南,桃園、台南、雲林、嘉義、岡山等各地皆有大屠殺事件,燒殺擄掠數萬台灣人。殖民時期,教育、抽稅、做官、經濟,極盡歧視與剝削! 日據時期的台灣知識分子,無不痛恨日本殖民,亟欲擺脫。1920年代初出版的《台灣新青年》刊物,作者仲農即說「若要救台灣,非先救祖國著手不可!欲致力於台灣革命運動,非先致力於中國革命成功。待中國強大時候,台灣才有回復之日,待中國有勢力時候,台灣人才能脫離日本強盜的束縛。」 七七事變後,中國宣布全面抗戰,台灣的抗日運動遂與大陸的抗日戰爭相結合。台人抗日團體所組成的「台灣革命同盟」宣言稱:…
作者: 侯漢廷 頁數: 44
從去年開始,課綱微調議題就漸漸浮上檯面,在綠營政黨及媒體的幫助下,新一批「反課綱團體」就這樣快速地搏得了版面,並透過暴力方式強行攻占教育部。 最近幾年,台灣充滿了非理性抗爭,去年的太陽花學運更衝進並進占立法院長達24天。從這一次反課綱的操作模式來看,他們企圖複製去年的太陽花學運,這不只顯示台灣的民主逐漸走向民粹,民眾的國家認同更是大大出了問題。 反課綱還是反國家? 反課綱團體雖已於8月6日撤離教育部,不過回想當初他們可是死守不退,甚至還以生命威脅教育部必須撤回課綱,如此藉由生命綁架全民的行為,使得民主風範蕩然無存。但如此行為不但未遭媒體譴責及制止,甚至還被吹捧為英雄,直呼「台灣有救了!」,台灣如此卑劣的媒體環境應該受到不分黨派、所有國民譴責才對。 8月4日,就在反課綱團體「威脅」教育部失敗的隔天,支持政府課綱微調的抗獨史陣線,特別召集了20多名青年前去關心。當天他們手持國旗,並呼籲所有反課綱學生「為國珍重」。不過,到現場後,極大多數的反課綱學生及民眾都拒絕接受國旗,即使接受也都是心不甘情願地拿走,還有人甚至想「策略性」地一次搶走所有國旗,企圖將活動快速結束。最後國旗沒發完,抗獨史陣線的所有成員就被請了出來。…
作者: 李成蔭 頁數: 46
月前,美國國防部長卡特就中國大陸在南海島礁進行維權活動發表一系列挑釁性的言論,遭到中國國防部發言人的駁斥。本文嘗試從條約法的角度,對南海諸島、台灣及釣魚島等島嶼的戰後處置略做梳理,以便於世人明瞭該等島嶼的主權歸屬。 台灣及釣魚台問題、南海島嶼爭議等問題,嚴格說來都是二戰遺留的歷史問題。這一系列問題與日本的關係特別大,因為這些島嶼在二戰結束前都是日本用武力侵占的殖民地。根據1943年《開羅宣言》和1945年《波茨坦公告》,這些島嶼應歸還給中國。戰後這些問題一直得不到合理解決,主要與美國在戰後奉行「扶日阻共」的亞洲政策有關。 研究這些問題,首先要搞清歷史的脈絡,把握到問題的癥結和時間上的關鍵日。理由是,如果這些問題提交國際法庭,從國際法庭判案的慣例來看,最受法官看重的是條約和關鍵日這兩點。 國際條約分兩大類 國際法上的條約,大致上分為造法條約(Law-making…
作者: 鄭海麟 頁數: 48
長城既是中華民族的象徵,又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體現,並由無數中華兒女用熱血和生命鑄造而成。 榆關見證中國軍人的血性 九一八事變後,日軍將戰火燒到長城沿線的山海關(古稱榆關)。根據《辛丑和約》,日軍在山海關駐軍的營盤距關城僅2公里,既控制南門、東門,又可監視全城。 1933年元旦下午,日軍突然收繳中國南關員警槍械,扣押南關公安分局局長;晚上,製造爆炸事件,挑起戰端。山海關守將何柱國下令堅決抵抗,發佈《告士兵書》:「願與我忠勇將士,共灑此最後一滴血,於渤海灣頭,長城窟裡,為人類張正義,為民族爭生存,為國家雪奇恥,為軍人樹人格,上以慰我炎黃祖宗在天之靈,下以救我東北民眾淪亡之慘」;並提出戰鬥口號:「以最後一滴血,為民族爭生存;以最後一滴血,為國家爭獨立;以最後一滴血,為軍人爭人格!」 在持續3天的戰鬥中,中國軍人抱著必死的決心禦敵;城門被攻破後,又展開巷戰。一營營長安德馨先是手部受傷、後腿部中彈,最後頭腹兩處中彈,壯烈殉國。南京、天津、開封、鎮江等地民眾為安德馨等死難士兵舉行追悼大會。1月8日,天津《大公報》刊登「為榆關守城陣亡及受傷官兵募集撫恤金啟事」。南開大學校長張伯苓率先捐款100元,在一周之內,就收到10,459元,記者親自把善款送到前線。…
作者: 侯杰、常春波 頁數: 50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日本戰敗70週年的前一日發表了談話,他雖然表面上對於發動戰爭造成鄰國苦難表達歉意,但對於新安保法可能引發的戰爭疑慮,安倍並沒有任何回應,這種隱諱其詞語意不明的談話,不止身受其害的鄰國不滿,連日本的前首相村山富市都直接表示表示,「安倍談話焦點模糊,完全不知道他在說什麼。」而在慰安婦的議題上,他只提到「我們繼續將在20世紀的戰爭期間眾多女性的尊嚴與名譽遭受嚴重傷害的過去銘刻在心」,絲毫不見任何認真的反省與實質的賠償。 無獨有偶,民進黨主席蔡英文,也在日本戰敗投降70週年的前幾天,在臉書上發表了她對慰安婦問題的看法,蔡英文說「聯合國人權委員會於1995年將『慰安婦』定義為『軍事性奴隸』,指的不只是二戰期間,而是歷史上各種戰爭對婦女人權的傷害紀錄,直到現在,這樣的傷害依然在世上各地的戰亂中持續發生。」 看到這則貼文讓人感到匪夷所思,因為一般常被用來作為慰安婦是日軍性奴隸佐證的,是指1996年庫瑪拉斯瓦米(Radhika Coomaraswamy)所提出的聯合國人權報告,該篇報告是專門針對二戰時期日軍的性奴隸制度所提,日本抗議要求刪除部分內容的也是指這篇,為何蔡主席不談這一份,卻要另外舉1995年的報告實在啟人疑竇。 聯合國1995年的人權報告,一樣是由庫瑪拉斯瓦米女士所提出,但該份報告的主題為「對女性的暴力行為」,並非單獨針對日軍的慰安婦制度。不過即使如此,該報告所提及的慰安婦,清楚指明為1932年到1945年間,日軍在其殖民地或占領地,用強制或綁架的方式使婦女成為性奴隸。兩份報告都如此明確,何來「指的不只是二戰期間,而是歷史上各種戰爭對婦女人權的傷害紀錄」?…
作者: 林明正 頁數: 53
第 1 頁,共 2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