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改造重生的最後機會│朱駿

國民黨改造重生的最後機會│朱駿

沒有一個強大的在野黨,無法制衡執政黨,官箴只能繼續敗壞,文官體系一壞百事皆敗。民眾黨行將泡沫化,只有想辦法搞好國民黨了,局勢如此,沒其他的選擇了。國民黨明年黨主席改選,這是國民黨改造重生的最後機會了。

王金平早就多次公開擺出力拱盧秀燕選黨主席的態勢, 2024年12月8日提出兩岸新論述,與馬英九及朱立倫二人所述明顯不同,應該是想要掌握國民黨內最重要、最有指標意義的兩岸論述話語權。實際上,王的這些動作,是為明年黨主席選戰鋪墊。明年主席一戰,大概也是國民黨是否能重生的最後機會了。

繼續因循主流民意只能取敗

國民黨30多年來沒有論述,只有口號標語,只有權力與黨產的念想,沒有扎實宣揚與踐履價值理念的人才,讓民進黨發展出今日所謂的主流民意,自己浮沉其中日漸銷魂,不知不覺中染上了斯德哥爾摩症,成為主流民意的支持者。如果此病不除,國民黨只會變成民進黨主流民意的轎夫,累死為止。

同時,國民黨人如果還一直懷念昔日的豐厚黨產,沒有勾踐臥薪嚐膽,面對殘酷現實的勇氣與相應的刻苦鍛鍊,絕無反敗為勝、翻身的機會,只能繼續臣服於民進黨政府的統治,人為刀俎,我為魚肉。

天下之事,物極必反,反者道之動,但要有抓得住道之脈動者,才能乘御其動。民進黨倒行逆施已甚,國民黨當然必有客觀的好機會,但是,如果沒有承接客觀機會的主觀能力,也是白搭空想。朱立倫領導下的國民黨天天做虛功、因循苟且、坐等江山。國民黨若不換人,改弦易轍、除舊布新,只能永遠趴著吃土,最終躺平不能再起。

國民黨必須轉變形象

國民黨多位立法委員窮力揭弊,曝露民進黨各種敗壞官箴的惡行惡狀,這些努力絕對重要且必要,但若妄想依賴揭弊,就能讓民進黨下台、重返執政,那就太天真了。民進黨的貪腐早在「前瞻計畫」實行時就昭然若揭,貪瀆項目之多,腐敗速度之快,令人咋舌,但2024年國民黨依然吞敗,就是明證。

國民黨因過去家大業大、貢高我慢,做了太多違反民主原則與政治發展的事,背離民心、形象大壞、競爭力衰敗。要振衰起弊,就必須從改變形象入手,而且必須在短時間內產生令外界驚訝的「虎變」,營造國民黨有煥然一新的改革決心,如此才能在與民進黨和民眾黨的對比下挽回人心。

國民黨凡事不是沒制度,就是制度不管用,主席說了才算,主席作風蠻橫,一人失當,全黨脫軌,導致黨員嚴重疏離,造成國民黨形象更壞,大失民望。就以最近強硬閉門修改「選罷法」風波而言,主席的意志令國民黨立委違反民主原則,造成藍綠兩黨委員連日爆發嚴重肢體衝突,波及立法院人民血汗錢購置的設施,人民當然會看在眼裡,可能會反映在日後的投票,也可能會使立法院的藍白合將難以持續,對國民黨與在野制衡力量的傷害難以估計。

國民黨必須不斷做對的事,更重要的是要把對的事做對,才能逐步扭轉形象,一旦形象開始變好,才能鞏固基本盤,挽回流失的民心,進而爭取對綠營失望者的認同,擴大群眾基礎,具備真正與民進黨對抗的實力。要做到這一步,必須真正痛下決心改革,要啟動真正的改革,就要找對的人當主席才行。

換掉主席,重新發展論述

國民黨主席一言堂是自兩蔣以來的傳統大病,兩蔣頗有能耐與建樹,尚能用賢,局面猶能不壞。此後一蟹不如一蟹,鄙俗逐利,黑金當道,背棄理念,內鬥內行,毫無軒昂氣象,持續沉淪到朱立倫,把同志與黨友當玩物,洪秀柱、王金平、侯友宜與郭台銘盡遭耍玩,睥睨黨內,還有誰不能玩?朱立倫早已是黨內最大的離心機,再不採斷然措施替換主席,國民黨就只會永遠成為民進黨的陪臣,台灣民主政治的裝飾品。

本立而道生。國民黨最大的惡性腫瘤既然在主席一言堂,就必須剷除腫瘤,徹底改造體質,跟上民主時代的腳步,回歸民主社會的脈動,與廣大的人民群眾同心共鳴,同聲共振,提出感動人心的論述與願景,才有培元固本,逐步復興的機會。簡言之,下一次主席選戰的任務是「回歸民主,廣開言路,集思廣益,精煉論述,改變形象,再造黨運」。

主席必須年輕具基層戰力

朱立倫下台只是解決改革問題的初步,還要選一位客觀上不會或不能再搞一言堂,而且改革意志鮮明堅決,口碑素來良好,願意跳脫黨內醬缸老套,建立合理制度的新主席。目前被媒體提到過明年可能參選主席者有王金平、李乾龍、盧秀燕、周錫瑋、張亞中,或許都無法立馬令黨形象虎變。

天不亡國民黨,近一個多月在網路上看到一位國民黨中常委孫健萍,對黨務針砭到位,敢於挑戰朱立倫。孫2014年8月到2018年,從零開始,協助「731高雄氣爆」受災戶進行國賠訴訟,終於完勝陳菊律師團,創下台灣司法史上罕見的「幫助民眾告官」全勝紀錄,小蝦米鬥倒大鯨魚,論述能力不容懷疑。據資料顯示,孫的父親是海軍士官長,母親賣玉蘭花,幼年住在只有深夜才有一小時自來水的老舊磚造房。國中畢業考上高雄工專機械科,奮發上進,勤工儉學,一路半工半讀,取得文化大學政治系學士、師範大學法學碩士與天津南開大學法學博士,回到母校(國立高雄科技大學)講授智慧財產權法。

孫健萍今年人生半百,國民黨新生代,出身貧寒底層,出身基層群眾,從事政治活動以來幾乎天天與群眾為伍,非常接地氣,具備實務經驗與自主論述能力,具有國民黨建制派、養尊處優、身段高尚者沒有的人格特質與經歷能力,更非目前黨內老少公子出身者所能比。孫已表明,將重拾當年挑戰陳菊的勇氣,挺身挑戰朱立倫,若能獲勝,將是兩岸大地響起一聲雷,國民黨將可具備虎變的門檻條件。

拋棄幻想,獨立自主

迄至十多年前,國民黨從來認為,兩岸關係是自己面對民進黨競爭時的強項,但兩岸與台灣內部情勢不斷演變,國民黨驕傲自大、懵懵懂懂、依然故我,不知與時俱進,自以為是的強項竟然走到與中共唱和,失去了自主性的迷途,為台灣人民所厭棄,強項反倒成了弱項。曾經與美國的關係遠優於民進黨,但因為兩岸關係挫敗,損傷了自己的客觀價值,加上美國對中國大陸戰略改變,如今成了令美國刺眼的親共派。

國民黨內掌權者始終有一種幻想,以為與中共調門接近,保持「和睦」關係,再一味地「親美」與「友日」,可以博得台灣民心,重返執政。然而,事實是明確而殘酷的,國民黨屢戰屢敗。必須改弦更張,認知到「江山是人打下來」的,不可能憑著多方諂媚阿諛、獻媚取悅到手,只有發展有宏偉論述支撐的獨立自主路線,對大陸與美國有所同也有所不同,同與不同應依自己的戰略規劃判斷;同者可商量,不同者就須堅守不屈從,讓台灣人民看到其脊梁腰板與風骨氣節,才能漸漸贏得掌聲與尊敬。

不能沒有是非,一味討好

心中沒有是非,就不可能有堅定的信念與人格,極易陷入多方投機的處境;多方討好的結果,亦極易造成自己陣營的失望與疏離,黨紀渙散,大本營動搖,無力對外,最終成了多方看衰的對象,反而不討好。馬英九一味討好綠營,就是慘痛的前車之鑑。

川普的作風絕對不足法,但有啟發性。他之所以能在2020年慘敗後,依然緊握共和黨黨權,2024痛擊民主黨,漂亮回歸,就在於「信息明確、立場堅定、決心勇猛」。國民黨不應學他說謊造謠,但應傾聽民意,與民通聲息,也應根據事實基本面,提供正確的信息、擬定戰略、表達立場,在立場確定後堅決宣揚論述、奮戰到底、喚醒群眾、號召群眾。

總之,國民黨絕不能因為已經錯了幾十年就害怕改變,特別是在不確定能產生立竿見影之效時拒絕改變。對國民黨而言,不改變就只能繼續沉淪,誰也救不了它;反之,國民黨只要願意改變,就還有翻身的機會,這不只是國民黨之福,也是台灣之福。

(作者係政治評論員)

附加資訊

  • 作者: 朱駿
  • pages:
  • 標題: 國民黨改造重生的最後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