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西安事變談台灣前途│賴燦賢
1936年12月12日,西安發生了一件改變中國命運的大事-「西安事變」。旅居西安的我,在當天再度去了張學良故居,也再度想到台灣的前途。
中華民國在中國史上有一定的歷史地位,也將完成歷史使命而準備退位。這不是筆者對它不眷戀,而是已經變味的爛蘋果亟需處理。
台灣曾經是傲人的中華文化復興基地,曾幾何時,竟然教育出自外於中國人及中國文化的年輕世代,我們難道可以視而不見?
近80年前的國共內戰,將海峽東西兩岸分隔,現在也應走到分久必合的時間了。民族大義當前,這已不是誰贏誰輸的問題。退守台灣旳國民黨已三次將政權送給民進黨,又被其自創的惡法將錢脈抽乾、資產充公,成了沒毛的公雞、無血的僵屍。未來連打敗民進黨的能力都不見了,更遑論完成中山先生的「和平奮鬥救中國」遺訓。
國民黨要認清楚誰是未來的合作對象。親美比不過民進黨聽話,民進黨已成了美國的新寵,予取予求,護著美國萊豬進口,完全忘了他們在馬英九時代是怎樣反對的?
藍綠對立已成了台灣的另一種奇蹟,「一些壞蛋欺騙一群笨蛋」,而笨蛋們還幫著數鈔票,渾然不知自己的前途已被出賣了。
國民黨該何去何從?與北京只談和平共處已不符合歷史潮流,應該跳脫現有的思維,與北京共議統一,才是明智之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我們台灣人不應該缺席。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更是從政者及所有有識之士應該努力的方向。
筆者曾於1992年7月提出「中國共同體」概念,文末特別寫到,「經由中國共同體的整合,中國的統一指日可待」。 2022年也提過「海峽無中綫,兩岸皆中國」,今日仍然適用!
天下分久必合是歷史規律,是天意不可違。但我們急也沒有用。天下不變的道理就是變。世局很亂,中東亂局、俄烏戰爭、美國兩黨內鬥,以及川普即將挑起的關稅貿易戰等,不一而足,何時休?
台灣的主流民意何時能改變,似乎得看北京釋出多少善意及積極作法。筆者剛從台灣探親回來,發現一般民眾多安於現狀,即使知道台海局勢緊張,但仍處變不驚,看來若沒有外力的吸引或震撼,他們的心態很難改變。蔣公當年曾說「七分政治、三分軍事」,還真有一些道理。除了發展強大的軍事力量,大陸將如何更積極爭取台灣人心,大家都在看。
(作者係台灣資深媒體人)
附加資訊
- 作者: 賴燦賢
- pages: 29
- 標題: 從西安事變談台灣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