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兩國的中長程空對空飛彈│宋磊
中程空對空飛彈向來為各國開發的焦點,中、美、法、歐洲為主要的主導及開發者,伴隨著中美持續在軍事領域進行戰略對抗與競爭,中美基於制空權的掌握,在原有的中程飛彈基礎上,持續研製長程對空飛彈,也為新一輪的中美軍事對抗再添一筆紀錄。
AIM-120中程空對空飛彈
從1991年開始,美國空軍正式推出新一款主動雷達導引的空對空飛彈,該款誕生象徵美國空軍從原先的AIM-7麻雀飛彈,跳躍至AIM-120「先進中程空對空飛彈」,不僅提升了美國空軍的中程空戰能力,也象徵老一代的麻雀飛彈進入空戰支援角色。
AIM-120飛彈整體彈長3.66公尺,直徑17.8公分,射程從最初的70公里已衍生至超過180公里,型號分別為A、B、C衍生系列、D款式,主要部署在戰機機翼或機腹下方,隨著該款飛彈的通用性越來越廣,雷神公司將其改裝部署在軍用悍馬車上,車載版的AIM-120系統全名為「首都區域防空系統」,能一次攜帶6枚中程飛彈與2枚短程防空飛彈。
為因應空中威脅,挪威的孔斯貝格國防與航太公司(KONGSBERG)與雷神公司針對AIM-120飛彈進行合作,其衍生版為挪威先進地對空飛彈系統,又稱為國家先進地對空飛彈系統,是一款分散式網路化中短程防空飛彈系統,透過哨兵式追蹤雷達系統的引導(追蹤範圍約120公里),加上6-8枚AIM-120飛彈,最大射程約50公里,最大射高為35公里,能有效面對所有來自空中的敵機。
AIM-74B標準空六飛彈
美國海軍現役的戰機主要以F-18E/F超級大黃蜂、F-35B閃彈二式垂直起降/匿蹤戰機為主,雖然戰機的外型設計、數量配置為全球海軍第一,但因本身的空對空飛彈仍以AIM-120為主,美軍為因應新一代的威脅,將已服役的標準六型防空飛彈加以改良,成為AIM-74B對空飛彈。
標準六型本身為標準系列的防空飛彈,長期部署在美國海軍神盾艦上,擔任艦隊防空作戰的武器之一,因本身設計因素,標準六型能改以傳統戰機攜掛成為空對空飛彈,美軍將標準六型飛彈改裝為空射飛彈,2018就曾出現。2024環太軍演中,F-18F超級大黃蜂戰機,攜帶4枚AIM-74B、3枚AIM-120飛彈、2枚AIM-9飛彈亮相。AIM-74B飛彈最大射程約240公里、射高34公里,飛行速度為3.5馬赫。根據美軍透露,AIM-74B已投入作戰部署,未來隨著新一代長程對空飛彈服役前,將會和AIM-120飛彈形成長程、中程飛彈網,搭配執行作戰任務。
AIM-260聯合先進戰術飛彈
隨著解放軍新一代空對空飛彈抗干擾的能力越強、射程越長,美軍漸漸感受無法在想定的空戰中握有絕對優勢,從2017年開始進行下一代制空飛彈研發,2022年具備初始作戰能力,預計2026年大量生產,未來AIM-260聯合先進戰術飛彈將部署在F-22、F-35、F-15EX與F-18E/F戰機。
AIM-260由洛克希德馬丁研發,主要是針對解放軍霹靂15(PL-15)飛彈而來,從目前公開的資料可推測,該款飛彈最大射程超過200公里,有專家甚至推斷射程為260-300公里,飛行速度為5馬赫,彈頭為高爆式彈頭,搜索模式為主動雷達導引,彈體尺寸與AIM-120飛彈相同,但射程遠超過AIM-120,飛彈的設計與發動機必優於AIM-120飛彈。
霹靂12飛彈(PL-12)
霹靂12約出沒在2005年,是大陸中航技術進口公司開發的飛彈。3.93公尺長的彈體,最大射程約70-100公里,配備主動雷達導引,作戰速度為4馬赫,傳統的殲10、殲11戰機皆有配備,以殲10戰機有近800架的規模,配合殲11的450架戰機,解放軍空軍在中程制空作戰上,和周遭空軍力量相比,已能取得局部空優。
解放軍又改良了霹靂12,分別為雷電-10反幅射飛彈,主要是針對敵方雷達進行攻擊的飛彈,有效射程約80公里;另一款為地空10防空飛彈,射程約50公里,射高達到2萬公尺。
霹靂15飛彈(PL-15)
霹靂15長程空對空飛彈被美軍視為最大的威脅之一,主因在於PL-15飛彈最大射程約200-300公里,美軍現役的空對空飛彈仍無法應對,而無論是傳統的殲10、殲11、殲15、殲16戰機,或是第五代匿蹤戰機殲20,與未來大量服役的殲35皆會配備,解放軍在長程制空作戰上,對周邊威脅已具壓倒性的優勢。
霹靂15於2015年正式服役,彈長為3.99公尺、直徑為20.3公分,配備主動雷達系統導引,能有效快速地掌握空戰目標,加上飛彈飛行速度為4-5馬赫,能有效抵銷現代戰機的飛行速度。霹靂15的研製成功讓解放軍在未來空戰取得許多優勢,包括射程、數量,會廣泛部署在各型戰機中。雖然陸方資料未見外銷紀錄,但陸方能大量生產並改良缺失,最新的衍生彈種在2024珠海航展中已亮相,型號PL-15E飛彈具備可收縮的摺疊尾翼,據推測該功能是配合未來服役的殲35戰機的內置彈艙,殲35戰機能同時攜帶6枚PL-15E飛彈執行作戰任務。
中美兩強已進入戰略競爭階段,各式裝備將會持續改良,制空權已不再仰賴戰機或匿蹤戰機,而中長程飛彈將是獵殺敵軍戰機的最終武器。
(作者係淡大戰略所博士候選人)
附加資訊
- 作者: 宋磊
- pages: 74
- 標題: 中美兩國的中長程空對空飛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