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建設」是鄭麗文的首要之務│朱駿
在世代交替與反老醬缸建制派的浪潮中,鄭麗文脫穎而出,當選國民黨主席,是天賜該黨一次重新更始,開創新局的良機,落伍多年的百餘年老店要除舊布新,跟上時代,再起風雲,引領時代,必須從扎實的「黨的建設」入手,除此而外皆是空談。
此次國民黨主席選舉真正的主軸是「世代交替」與「反老醬缸的建制派」,兩者高度重疊,分別以鄭麗文與郝龍斌為兩種陣營的代表,競選歷程為歷來最激烈與結果最出乎意料的一次。
由於老醬缸作風與組織結構已令國民黨陷入困境,令老少黨員厭煩甚至反感,激起世代交替夾雜反建制派的浪潮,郝龍斌以建制派代表之姿逆世代交替,不敵年輕世代、作風素來潑辣、善於以清晰口條激盪人心的鄭麗文,應不冤枉。鄭的當選當然給了建制派一記重拳,也敲響了老醬缸作風的警鐘,還意外地打臉了透過各種方式挺郝的黨內大咖,特別是已被黨內多人指名2028不二人選的盧秀燕。盧看不清政治形勢,抓不住社會脈動,判斷力將會逐漸遭受質疑,面臨尷尬的處境。
「黨的建設」比什麼都重要
此次選戰中,每個人都反覆提到「藍白合」,誓言落實藍白合,爭取2026與2028勝選,言下之意,都以為藍白合是藍營振衰起敝,重返執政的不二法門。須知「打鐵還需自身硬」,任何政黨的強弱在於自己的實力,要與人合作也必須建立在實力的基礎上,否則,難以產生積極性的成果,可能還會受到傷害。自身硬不硬是自己決定的,這是做不做或能否搞好「黨的建設」決定的。如果只寄望與他人合作,而忽略了「黨的建設」,就是沒抓到重點,肯定抓空或瞎抓,被一心屬意合作的對象耍弄的風險很高。
可惜沒有參選人深入論述「黨的建設」,只有張亞中多次提到黨德與黨魂。然而,若無「黨的建設」有效訓練黨員的思維能力、思想內涵與實踐的行動力,並樹立堅實服人的黨紀,何來黨魂與黨德?
鄭麗文為國民黨開創了一個歷史機遇,自己也因此站上風口浪尖,無法閃躲橫在眼前的客觀挑戰。鄭必須大膽迎向且抓住歷史機遇,革除壞制度,創立好制度,建立制度的穩定性與權威性,改變黨的形象。中常委連記法是反民主的選舉方式,必須廢除。主席指定中常委也是長年的積習惡規,要當中常委,就必須自己選上才符合民主原則。一言以蔽之,國民黨必須應合民主時代的要求,讓該黨站上民主正當性的戰略制高點,才能高屋建瓴,號召人民,引領風潮。
國民黨目前有碎裂成幾十個類似割據之藩鎮的地方派系山頭,皆為一己之地方利益汲汲營營,各唱各的調,難於統籌結合。鄭麗文應鼓勵黨內發展幾個全台性派系,好比昔日的黃復興黨部一般,有實力在各縣市駐點扎根發展,這些派系自然會透過黨內選舉把成員送到中央,成為各地方與中央聯繫商量的橋樑與紐帶,徹底改變派系的體質與性質,有利於提調整合全黨的力量。
兩岸路線依然困在泥淖
這次選舉各個參選人都說要反台獨,強調爭取兩岸和平與恢復交流,多人重新搬出「九二共識、一中各表」或「九二共識」,結果被張亞中多次打槍,指責其他人不清楚「九二共識」的內涵,亦有人另提「一中內涵」與「二五共識」新口號,張亞中仍執著於「兩岸和平協議」。
國民黨自2014年從「九二共識,一中各表」或「九二共識」維持現狀一路潰敗,迄今未能翻身,而且找不到兩岸論述的出路。從這次候選人之間分歧的程度可看見,兩岸論述依然陷在泥坑,都在重複空話與幻想。鄭麗文提到「兩岸不可能只停留在九二共識,要與時並進」,確實點到了別人沒說到的要害,鄭應系統性地論述該如何「與時並進」。
要集體領導、要年輕化
國民黨主席一言堂為人詬病已久。這次很多參選人都提到集體領導與擴大決策圈,但未申論。趙孟之所貴,趙孟能賤之,如果集體領導只建築在主席的主觀需求或判斷的授權上難以服眾,因主席可以隨時改變授權,本質還是主席一言堂。集體領導必須建立在明確穩定的制度上,參與者的職權與權力寫在黨章,地位受到一定程度的保護,形成非主席個人意志可剝奪的制度,大家都對制度負責,才名副其實。由於國民黨從來沒有集體領導的經驗,集體領導恐怕是鄭麗文與國民黨推動「黨的建設」中最重大的課題,沒有之一。
許多國民黨人不斷吹擂國民黨近年已大量啟用年輕人,本屆立委平均52.83歲,而40歲以下的有12位,其中9位是國民黨籍,民眾黨也意外地成為平均年齡最高的政黨。然而,ETToday10月的民調仍顯示,國民黨最為人詬病的問題就是「年輕族群支持度偏低」。從一年半多的實際表現來看,國民黨依然是不具活力的政黨,問題出在醬缸文化依然發揮強大力量,年輕人只是黨領導的樣板工具。鄭麗文必須做到黨文化的新生換代才會有效,若換人不換文化,世代交替必將一場空。
國民黨應給予年輕黨員常規訓練,培養其分析判斷的能力,令其養成隨時分析、判斷、總結新情勢與新經驗,以及自我鍛鍊新思維的習慣。黨人的年輕與否不在生理年齡,而在思維素質。美國民主黨參議員Bernie Sanders已84歲了,卻能說出年輕人想說卻不知如何表達的論述。國民黨若把重點置於青春的肉體,忽視新生力量的思維能力,是搞錯事物之本質,會誤導年輕人,國民黨也難以振衰起敝。
鄭麗文當選主席是國民黨重新更始,跟上時代,引領時代的契機,凝聚黨內各種意見、除舊布新特別重要。欲達此,必須先讓各種意見有機會在正式場合與平台公開表達。鄭應舉辦黨內路線大辯論,讓黨內基層有發聲表達意見的機會,若能適度向社會群眾開放效果更好。辯論的事項除兩岸路線外,還應針對社會經濟與黨務發展等,這樣的辯論有利於整合意見與抓住黨內外脈動。
(作者係政治評論員)
附加資訊
- 作者: 朱駿
- pages: 10
- 標題: 「黨的建設」是鄭麗文的首要之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