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國際現勢看美國的衰退│徐勉生
在人類歷史上,國家由平凡走向興盛,再由興盛走向衰退,是一種常態。二次大戰及蘇聯解體後,美國成為全球獨霸,然而,強盛的美國如今已經呈現衰退的跡象。從俄烏戰爭、以巴紛爭中,可以看出美國的影響力今非昔比。
美國無力終止俄烏戰爭
俄羅斯在2022年2月對烏克蘭發動軍事攻擊後,立刻引來美國的強烈譴責,對俄國祭出制裁措施,同時提供烏克蘭大量軍援。歐洲國家也紛紛跟進。但是,美國的號召除了西方傳統盟友之外,並未獲得普遍的響應。
美國總統川普在競選時聲稱,若當選總統將在24小時內結束俄烏戰爭。雖然此話過於誇張,卻顯示川普有促成俄烏停戰的意圖與決心,並且確實在就任後積極與俄羅斯及烏克蘭協商。由於俄羅斯在戰局中居於優勢,川普迫於現實,曾多次表示,俄烏雙方交換領土將是終結戰爭的一大關鍵。然而,俄烏戰爭持續至今,俄羅斯沒有停火,烏克蘭也拒絕和談。美國的斡旋顯然沒有產生決定性的作用。9月23日,川普在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會談後表示,烏克蘭在歐盟的支持下,有能力奪回原有的領土。
美國立場出現如此大的轉變,明顯透露出消極態度。外界解讀為美國似乎傾向置身事外,不再為俄烏戰爭投入更多心力與資源。然而此一情況,何嘗不是顯示美國對國際局勢已不再有決定性的影響力。
孤軍力抗巴勒斯坦建國
中東巴勒斯坦地區自中世紀以來由鄂圖曼帝國統治,一戰後國際秩序重組,國際聯盟決定將巴勒斯坦交由英國託管。二戰後聯合國通過分治方案,主張按分布與比例分別建立猶太與阿拉伯國家各一。1948年以色列宣布建國。巴勒斯坦國則於1988年宣布獨立。
巴勒斯坦國宣布獨立後,眾多新興國家給予外交承認,但以色列堅決反對巴勒斯坦獨立建國。美國也始終拒絕承認巴勒斯坦國。影響所及,使西方主要國家也遲遲沒有承認巴勒斯坦國。但情勢在今年發生重大變化。
聯合國9月22日召開「和平解決巴勒斯坦問題與落實兩國方案」高級別會議。原本預計有10個國家在會議上宣布承認巴勒斯坦國。但英國首相施凱爾卻在21日提前宣布承認巴勒斯坦國,隨後則有法國、葡萄牙、比利時、盧森堡、澳洲、紐西蘭及加拿大相繼宣布承認巴勒斯坦國。
西方主要國家一向以美國馬首是瞻,對國際間重要議題的立場都與美國一致。然而,在巴勒斯坦國議題上,美國傳統盟友的立場卻與美國背道而馳,呈現出一種前所未有的情境。主要原因是聯合國正式認定以色列在加薩進行種族滅絕後,川普仍然偏袒以色列,將所有責任歸咎到哈瑪斯身上。美國此種偏頗的立場讓其他國家無法認同。傳統盟友紛紛背棄美國,再加上新興國家的公然對抗,再度顯示美國的國際影響力已今非昔比。
加薩能否和平有待觀察
10月13日,美國、埃及、土耳其、卡達四國元首在開羅簽署「加薩宣言」,使以色列與哈瑪斯歷經兩年的戰爭告一段落。表面看來,此一停火協議為加薩和平帶來曙光,也獲得加薩地區巴勒斯坦人民的歡迎。然而,暫時性的停火協議能否為加薩地區帶來長久的和平,還有待觀察。因為以色列與哈瑪斯都不是簽署方,以巴紛爭的根本問題也沒有徹底解決。
哈瑪斯接受美國提出的和平建議,表面看來是美國發揮了決定性的作用,但哈瑪斯並不是主權國家,自身實力有限,端賴外部勢力援助才得以存活,自然難以抗拒美國的強力施壓。加薩停火是一個特殊的事例,並不代表美國對國際事務仍然具有往昔的影響力。
眾人皆知,川普為了爭取諾貝爾和平獎,近來強力介入國際爭端,包括前述的俄烏戰爭、印度與巴基斯坦衝突,以及以色列與哈瑪斯的戰爭。但是相關各方停火,未必是基於美國的國際影響力,而多半是為了保護自身的國家安全與利益。在美國影響力日益衰退的情形下,如果繼續不公平地對待以色列與巴勒斯坦,恐怕難以為中東地區帶來長久的和平。
治理能力決定國家發展
有論者指出,在美歐用普選方式選擇政治領袖的國家,政府各階層的首長絕大多數都不是治理人才,而是操弄政治的高手。這是中西方政治制度最根本的差別。通過選舉產生的政治領袖,其專業是贏取選舉,而不是治國。川普能當選美國總統,充分印證了前述論點。
9月23日,川普在第80屆聯合國大會發表演說,對著在場各國代表稱:「你們的國家正在走向地獄」,並且再度指稱氣候變遷是「有史以來全世界最大的騙局」。習近平在聯合國大會的視頻演講則承諾,未來10年內,會再減少7%到10%的溫室氣體排放量。
川普身為一個大國的元首,竟然當眾發出此種不恰當的言論,實在是匪夷所思。英國《衛報》因此認為,世界再也不能指望美國提供強有力的領導,因為川普的演講內容褻瀆了聯合國的價值觀。對照北京九三閱兵及習近平的演說,「東升西降」確實反映了當今世界的局勢。
(作者係退休大使)
附加資訊
- 作者: 徐勉生
- pages: 38
- 標題: 從國際現勢看美國的衰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