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中全會的政治訊息│姜新立
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於10月20-23日在北京召開。從時間節點和中國大陸所面臨的內外情勢來看,四中全會的召開有其特別政治訊息值得重視。第一個訊息是全會聚焦「十五五」,制定未來五年國家發展問題;其次是對中央軍委人事調整做出審議與通過。
關於「十五五規劃」
「十四五規劃」(2021-2025)是中國大陸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後,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中國征程,並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建設與實踐。而中共及時推出《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下稱「十五五規劃」),是為中國未來五年的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指引方向。其重要性不僅在於它對「國家發展」邏輯具有承先啟後的歷史任務,更重要的是彰顯在習近平領導下的中共,為實現社會主義中國現代化目標,所建構出的新藍圖已進入中程實踐期。
習近平在中共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到了「2035年中國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並說二十大閉幕起,中國就開始進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新發展階段」。因此「十五五規劃」屬於最後二里路征程階段。從習近平在會中對前述規劃的說明,看得出這幾年來在他領導下的中共,如何努力地帶領全中國人民完成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具體成效,但同時也得知中國在新發展中,因面臨經濟轉型而出現許多新矛盾、新問題和新挑戰。這都是生產關係(經濟結構/上層建築)與生產力(物質生產/下層建築)發生矛盾所致。基於此,四中全會推出「十五五規畫」顯示,習近平為領導核心的中共對未來五年的國家發展在做戰略調整。從戰略調整上看,整個「十五五規劃」可以發展與安全四個字加以概括。
發展與安全
關於未來五年中國社會發展,在「十五五規劃」中總體定位在以「新質生產力」做出高質量發展,藉此成為製造業強國。這種新五年國家發展規劃的部署,明顯地是走上以AI為主導的第四次工業革命世界發展邏輯。為完成這項戰略性任務,這次規劃中提出策略方針如下:其一是科技自主與創新驅動。此指新的/高質量的科技發展將以建構自主產業體系為標準,不再受制於西方發達國家,尤其是美國的科技霸權壟斷與控制。創新屬軟實力的高度腦力心智激盪,需有驅動力才能方便實現。規劃提出新驅動力,是以大基金型態將國企民營一起入股AI/半導體產業體系,以「國家主導、資本聚集」模式,將創新與驅動辯證統一起來。其二是以內需再擴張與消費再升級帶動經濟再發展。其三是落實碳中和進程和綠色轉型。其四是進一步落實社會保障體系和民生高質量改善,這也是社會主義以人為本、追求均富社會的「非資本主義」社會價值觀的充分實現。
整體而言,「十五五規劃」的四大策略面向,從戰略意圖上看,是針對內在發展困局與外在實存挑戰而發,其中科技自主是策略核心,以此解除美中科技戰中美國對中國的壓力,從而尋求中國高科技發展上的戰略安全,並以此統籌新時代下的國家發展總體安全。
關於中央軍委人事調整
10月中旬,大陸國防部便宣布何衛東、苗華等9名解放軍上將落馬。這次四中全會通過審議並發布公報指出:何衛東(中央軍委副主席)、苗華(中央軍委政治部主任)、何宏軍(中央軍委政治部常務副主任)、王秀斌(中央軍委聯合作戰指揮中心常務副主任)、林向陽(解放軍東部戰區司令員)、秦樹桐(解放軍陸軍政委)、袁華智(解放軍海軍政委)、王厚斌(解放軍火箭軍司令員)、王春寧(武警部隊司令員)等9名上將經中央軍委及黨中央批准立案審查,隨即審議通過「開除軍籍、黨籍」,並「移送軍事檢察機關審查起訴」。會上隨即通過由中央軍委張升民上將(原中央軍委紀委書記)接任中央軍委副主席。
在「堅持黨對人民軍隊絕對領導,貫徹軍委主席負責制」,習近平毫不徇私地將自己軍中人馬拉下,說明他大公無私嚴厲治軍,也讓世人洞察到「習近平治軍思想」下的「堅定不移開展(軍中)反腐敗鬥爭是來真的。從毛澤東、鄧小平到習近平,都強調人的因素對事務處理與掌握具決定性作用,中共軍史上有名的紅軍/人民解放軍都是不貪生、不怕死、不貪腐的人物,這次清洗是回歸紅軍軍紀傳統,有利於「高質量推進國防/軍隊現代化」。
結語
四中全會公報指出,「十五五」期的中國發展環境將「面臨深刻複雜變化,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並存」,此指大陸未來五年「發展」會有「黑天鵝式」卡點與瓶頸。但四中全會對此預測已提出因應對策,那就是新時代的中國式社會主義現代化要靠「科技現代化」做支撐,要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加快高水準科技自立自強,引領發展新質生產力。這說明北京已將社會主義現代化與第四次工業革命緊密接軌,朝「AI+」大趨勢時代邁進。有了這種新質生產力下的高質量發展,新質軟實力也必然建構出新質硬實力,國家安全屏障自然更加鞏固。
「十五五規畫」強調持續深化改革與擴大開放,此對持續增強中國發展動力與社會活力有大助益,也顯示出中國下一步的「發展」是面向全球化,以多邊主義型態超克美國去全球化與單邊主義的發展路徑。最後,「十五五規畫」的推出,對中國式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最終實現,在征程中所扮演的關鍵中程角色,其作用讓人樂觀以待,也自然會影響兩岸關係與國家統一。
(作者係中山大學名譽教授)
附加資訊
- 作者: 姜新立
- pages: 44
- 標題: 四中全會的政治訊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