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NO. 138 │ 藍白合大戰民進黨

2025年2月|NO. 138 │ 藍白合大戰民進黨

在全球化和資訊化的浪潮中,年輕一代正逐步成為推動社會變革與文化交融的中堅力量。在兩岸關係的廣闊舞台上,阿法世代正悄然崛起,成為連接兩岸文化的重要紐帶。儘管其直接影響力尚顯稚嫩,但憑其潛力、特質及成長環境,無疑將成為推動兩岸文化深度融合的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 阿法世代獨特身分與特徵 阿法世代(Generation Alpha),即2010年後出生的一代,被譽為「數位時代的原住民」。他們自小便沉浸在數位技術和媒體服務的海洋中,通過分享生活、學習與文化體驗,增進與他人的理解與信任。 一、數字原住民的先天優勢。阿法世代自幼便與互聯網緊密相連。據統計,他們平均觸網年齡低至4.8歲,68%的個體在小學前便已接觸網絡,人均擁有3.9個電子設備。這一代人從小接觸智慧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設備,不僅能熟練使用各類社交媒體和線上平台,更能在虛擬空間中自由穿梭,紮根地方,又熟練連結周邊世界,成為文化傳播的重要主體與對象。他們憑藉獲取資訊與傳播資訊的優勢,能快速吸收並分享兩岸的文化精髓,有力促進文化的交流與融合。…
作者: 柯力 頁數: 82
位居後山地區東海岸的成廣澳,在清代「開山撫番」後,除了吸引漢人來此貿易及登陸拓墾,也成為花蓮、卑南(今台東)兩港間花東海岸的軍事和經濟的重要中繼點;在原住民發動反抗日本殖產興業的抗爭失敗後,被徵調修築海岸道路及建設今成功鎮的新港漁港;今日三仙台、石雨傘、烏石鼻的自然景觀,長濱鄉和卑南鄉杉原灣的山海美景、原住民文化的保存等,造就了東海岸豐富的觀光資源。 本文所稱的台東海岸指的是從卑南大溪到接近秀姑巒溪的東海岸。位於台東市以北約50公里的成功鎮隸屬台東縣,其「港市發展」的建築沿著起伏的市街櫛比鱗次,直臨海岸,繁榮程度為東海岸之最。其北方約3公里有東海岸著名的地景─三仙台,因島上有三座小山峰而得名。再往北有石雨傘、烏石鼻的自然景觀,昔日原住民以此作為番社的社名。而接近花蓮縣長濱鄉的水母丁,有八仙洞的史前文化遺址。這樣豐富的自然人文,激起筆者探訪它的前世今生。 清朝先民的篳路藍縷 從下頁清光緒5年(1879)夏献綸編撰的《台灣輿圖》中〈後山總圖〉(以下稱《輿圖》)左方可看到光緒元年,在日軍侵台的牡丹社事件後,清廷在位於卑南大溪右岸的卑南(今台東市)設綏靖軍與招墾局(招撫局)以撫番,並招民墾荒。隨後,在市街內形成寶桑庄的漢人聚落。中間有一「成廣澳」的地名。成廣澳海灣的形狀類似螃蟹的左右箝子相連接所形成的小灣,故以閩南語稱為「蟳廣澳」,後以諧音雅稱為「成廣澳」。在該處下方還註明「南風灣,水深二十餘丈,西南風可泊大船。」因該海灣的南端有三仙台呈半島狀,延伸入海以為屏障,可避風浪,能停靠有風帆的戎克船,吸引漢人來此和阿美族及平埔族貿易及登陸拓墾。漢人也逐漸在該處居住,形成東海岸唯一的漢人聚落。 而以「成廣澳」為中心所發展出的原住民番社。可從《輿圖》右方看到依序有「水母丁社、大竹湖社、石門坑社、大掃別社、小掃別社、彭仔存社、烏石鼻社、石雨傘社。」為成廣澳沿海八社,大部分為平埔族人。大掃別社和大竹湖社等為今長濱鄉的竹湖社區;象山山腳下的石門坑社,應是國學大師胡適尊翁胡傳南巡稱的「加走灣社」,即今長濱鄉鄉治所在。…
作者: 張健豐 頁數: 84
北港鎮舊稱「笨港」,位於雲林縣西南方,是台灣媽祖信仰中心之一,雲林三大區域中心之一,雲林海線的門戶及政經中心。北港朝天宮每年上半年香期帶來可觀的進香人潮,結合周邊北港老街、水道頭園區、北港女兒橋、北港糖廠、美食小吃等觀光資源,造就了北港商業機能發達。 北港開發歷史及變遷 明朝天啟年間(1621)漳州人顏思齊登陸築寨,鄭芝龍招閩籍墾戶拓墾,陳衷記、許友儀、林天生等漳泉墾首跟進,陳立勳建立笨港街,清雍正之前港市盛極一時。早年笨港巷道迂迴,易於迴避官兵,成為先民入墾台灣渡口之一。商業上,笨港因依畔笨港溪而興起,康熙年諸羅縣志記稱:「笨港街,台屬街市,此為最大」,乾隆年府志記稱:「笨港街、俗稱小台灣」,此外有「一府二笨」、「一府二笨三鹿港」之說。 北港溪一如台灣其他溪河非潦即旱;加上河道日益淤淺,離海愈遠。1750年因河道南移,將古笨港街一分為二;北街(即北港鎮)商業繁榮,南街(今嘉義縣新港鄉)為官衙兵營所在地。至日據時期海關撤站始喪失貿易功能。 北港觀光大橋連接北港朝天宮和新港水仙宮間的交通,於2001年8月動工,耗資新台幣1.4億,2003年11月完工啟用。主橋長268.5公尺,採用紐爾遜式提籃型設計,外觀呈三孔紅色鋼拱橋,每孔橋身是以黃色鋼纜之麟片造型,每條鋼纜有七根鋼索絞紮。造型設計上有著龍的形體,有景觀照明,可配合文化活動的燈光投射,或對周圍造景意象提供夜間照明,象徵北港的地標。在周邊打造生態與運動公園,設置觀景台、自行車道、沿岸步道。…
作者: 林清治 頁數: 87
第 3 頁,共 3 頁